[转]人悦读,心越远

2016-11-22 19:49评论(0) 浏览(28) 转自: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什坊一位女孩子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在满目疮痍的瓦砾堆里,你却在死亡的阴影下用虚弱的双手捧起书卷。在中国地铁里没有看到的东西,在废墟里看到了。   书,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具有无穷的魔力。它能够让你左右纵横,上下跨越,可以让你思维的触角无所不在、无处不达。一本好书,常读之,细品之,识在其间,智在其间,趣在其间,情亦在其间。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的书。世界上有很多的财富,不可能永远佩戴,永远佩戴着的可能就是精神财富,那么书就是一个载体,是精神财富的载体。   阅读,是一个绚丽而神奇的世界,它总能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告诉你身边的难题其实早有答案。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当书成为你的知己,书中的话就成了你的思考的延伸和生活的印证。这时你会面对书本发出会心的笑,你会觉得书读不动了,因为它让你联想太多。这时你会觉得自己很笨,因为很复杂的事别人一句话说透了。这时你才觉得自己没话说了。   读书是与作者对话,一个人尽情流连在思想之海,或与历史和现实对话;或静静品味,与古往今来高贤大德交流。读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读一卷,就有一卷之乐,读一日,就有一日之益。雨果所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借助于读书,我们能默默地检视自己的灵魂,我做了该做的么?又或者是我做错了什么?还要做什么?   以书润心,在最朴素的笔墨中读出了最美丽最有色彩的图画,在最平凡的笔墨中读出了最感人最耐人寻味的感情。在静谧详和的夜晚,独倚床的一角,打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淡淡的油墨香味中,感受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走进由文字堆砌而成的精神世界,幸福的感觉,会由心底层层蔓延。合上书,唇齿间还留有余香,还留有一种心灵的归宿和宁静!   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而今天,我却要说,“世上若没有知书达理的女人,这世界肯定会少了十分之十的美丽和精彩”。在她眼里“阅读是一种高尚心智的锻炼”。换句话说,就是要有“玉精神,兰气质”的女人味。作一个“书囊三千卷,人品第一流”的美丽女性。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看书好,好看书,看好书。阅读是一种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沐浴。每一个不平凡的灵魂都在平凡的人生旅程中不曾停下求索的脚步。当悦读成为一种自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读书幸福的滋味、人生快乐的感觉,自然也会不期而至。一如陈年的美酒,凝重、厚实、柔婉,令人陶醉、使人振奋、让人感恩……   人书近,目光远,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西方有一句谚语:“上帝给了你小麦,做成面包却要靠自己”。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领地,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时间读同一本书也有不同的理解。一本红楼梦,有时读出的是文学,有时读出的是哲学,有时读出的又是儿女情长。读书的感觉不是作家写出来的,最终是读书人读出来的,随不同的阅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情绪读出不同的思想。安静下来,读的又岂止是书。(散文阅读www.8888ln.com)   手上捧书,目中有人。选书先选人,读书即是读人。人生一辈子,写自己让别人读,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本好书是一个朋友,一个朋友更是一本好书。男人是汉书,老人是史书,军人是兵书,圣人是经书,诤友是参考书。有字之书读的是学历,无字之书读的是阅历,书本是指南、地图、路标,而不是目的地。“无字之书”蕴含人生哲理。读有字之书,悟“无字之书”,书本包装不了天下。人看书,心阅卷。天下是大书,生活是无字之书,无巧不成书。   路为纸,地为册,行为笔,心为墨。字里行间,天下人间,有的书教我们生活,有的书教我们做人;有的书给我们一时欢愉,有的书让我们终生受益;有的书激荡感情,有的书催人奋进。书有多少种,不管哪本书,读到最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一句浓缩的话,在我们最薄弱的时候支撑起人生。   书本封面,生活画面,心灵页面,书的厚度不仅仅是薄薄纸页的堆砌,真正滋养心性的好书,对社会、事物、人心的记录和剖析,时常拿出来翻阅品读,生命的脚印,踩下去才能更见深度,才是一本书的最厚之处。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