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上课记下这五点,比听懂老师更重要

2017-01-13 01:07评论(1) 浏览(46) 转自:
导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做好笔记。那么一份合格的笔记到底应该有哪些内容呢? 1 记框架提纲 老师备课时都会列提纲,在讲课时会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框架脉络等列在黑板上。 这些提纲延展开的内容便是课程的主要结构和主要知识点,记下这些框架提纲,便于课后回顾复习,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2 记疑难问题 听课时,难免有听不懂的地方。可能是一个知识点,也可能是解题过程的某一步。 课堂上来不及深入思考,就把不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彻底把问题弄懂弄通,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3 记规律方法 重要的解题技巧、方法及思路,对于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因此,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分析也应该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加以消化和复习。 4 记错误反思 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记下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记下错误的原因,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还是粗心大意错的,并用红笔醒目地加以标注,以警示自己。 同时标注正确的思路及方法,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5 记归纳总结 讲完一节课,老师会把本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作一个小结。记下每节课的小结,有助于更好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及知识间的联系。 另外,老师的课后小结,一方面是“承上”: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启下”:布置预习任务或点明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好笔记可以提前明确目标任务,做好预习准备。 记笔记,并不是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要有筛选地记。要想取得好成绩,光记是不够的,还要多看,因为笔记的内容是重点、难点、易错点等,是考试常考的和自己掌握不牢的地方,只有反复强化记忆练习,才能把知识学扎实。
前一篇:
转发文章
后一篇:
转发文章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