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好读书

2013-06-06 23:21评论(0) 浏览(212)

  有一个小男孩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因为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农活。有一天,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的目光延伸到远处而出神。

  一旁的父亲问他在想什么,他说:“我在想,远处到底是什么呢?”父亲说:“远处是大城市。”

  他遐想着说:“将来我长大了,不用种田,也不用上班,等待城市里汇钱来。”

  “荒唐,不可能。”父亲微笑着说。

  上小学后,这个小男孩从课本中得知世界上有金字塔。他满怀期望地对父亲说:“我长大了一定要去金字塔。”

  “荒唐,不可能。那地方你能去?”父亲疑惑地说。

  多年后,这个小男孩真的应验了他小时候的梦想——不用种田,也不用上班,城市里源源不断地给他邮寄钱来了!他不仅到了埃及金字塔旅游,还到了世界其他许多地方游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分配到现在的学校任教,有幸结识了王老师。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得以到北京参观学习,那时我们一帮人的梦想就是去看天安门升国旗、登长城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可王老师却不然,只见他每天带着小女儿出入于清华、北大、博物馆之间,完全不受我们的影响。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几个小年青逗王老师的女儿玩时,问她:“到北京看了这么多大学,你喜欢哪所学校呀?”

  “我喜欢有飞机的那所大学!我要到那里去读书。小女孩依偎着爸爸,羞怯地回答我们的问题。看得出,父女俩还沉浸在“有飞机的那所大学”的憧憬中。

  多年后,想去“有飞机的那所大学”读书的小女孩应验了她小时候的梦想——她考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那位小男孩叫林清玄,台湾人,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凌晨4点钟左右就起来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字,一年下来就积累了100多万字。这样坚持不懈的结果就是,父亲口中的“不可能”都被他粉碎了,他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那位小女孩叫小芸,家住邛海湖畔,听王老师说,每天回家后,小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书本跑到邛海边,读书、写作业、练习英语口语、玩航模……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走来,朝着她的梦想迈进,高考结束,毅然填报了“有飞机的那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道酬勤,小芸如愿踏进了北航的大门。如今,小芸正在为之倾心的航天事业奉献着……

  林清玄在一次大学演讲中告诉大家,人生中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有了梦想,就有了追求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有了梦想,要自己不懈地去努力实现。

  去年暑假,我送孩子赴京求学,借住小芸家,晚间,聊起二十多年前北京之行的往事,自然谈到了小芸考入北航的这段佳话。望着窗外的星空,小芸笑着说,当时自己就喜欢“有飞机的那所大学”。

  凭借少年之梦,小芸已成为了我国的航天专家。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