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如何上好美术课

2014-01-26 20:53评论(0) 浏览(105) 转自:孙志霞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画画玩玩,学生有兴趣,上课又轻松。”我只能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新课程实行后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转眼,进入美术教育这行已经有十多年了,如何使教学有效,我深切感受到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教学环节值得重视和改进: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应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兴趣点,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情境点,分析本课的美术学科要素,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

在我教学的初一美术课中,教材是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体上教材以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搭配、版面设计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一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本更多地给他们多选择的作业形式,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二、情境创设

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特别在美术课上可以提设兴趣导向的问题,如:可以问“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创设情境氛围。如今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把音乐的感情色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在指导学生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去感染学生,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教学手段。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学生自觉参与又能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三、教学资源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四、学习形式

在一节美术课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课堂里用可相机抓拍学生瞬间开心的表情。这样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也除了是一个美术教学内容以外的一个集体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当然一味地肯定是不可取的,在一些画面不整洁或比较潦草的绘画作品中也给予否定的态度,这部分的同学可能是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个性的所然,只要教师细心的观察,从中也可以从反面挖掘闪光点,燃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我们作为身处这一特殊时期的美术教师,更应该了解美术教学的动态趋势,在积极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本,研究学生,研究自身的教学环节,把教育新理念运用到课堂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