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要什么样的家长会

2014-01-03 10:14评论(0) 浏览(101)

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会就是促进家长与教 师互相了解、互相支持的一座桥梁。但现实中,很多家长会严重变了“味”,本该互相沟通的家长会却成了“告状会”“责怪会”“批评会”“邀功会”“摊派会” 等。这样的家长会不仅不能有效地沟通、引领和指导,很多时候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 这样一个案例,在初中新生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反复强调初中生学习紧张,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建议家长每晚给孩子听写生字词、提问知识 点、检查作业,如果孩子遇到难题,家长还要随时帮孩子解决。有位妈妈把老师的指导奉若神明,为更好地做好辅导工作,这位妈妈还专门买来初中课本自学起来。 就这样,这位妈妈天天晚上看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一遇到难题,妈妈便马上辅导讲解。而当孩子升到初中三年级时,问题出来了: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越来越 差,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而妈妈呢,面对初三孩子的试卷,真的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 是谁的过错?是家长么?不,家长白天辛辛苦苦工作,晚上辛辛苦苦辅导,一坚持就是两年,两年内,家长放弃了休息和娱乐,难道这样的家长有错吗?没有。那是 孩子有错吗?不,自从上初一开始,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就在身边盯着,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两年内,妈妈在孩子眼里变成了一个“监工”,孩子总 以为写作业就是给妈妈写的,并且,只要有了难题,妈妈马上就来讲,这样下来,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不降低吗?这样说来,孩子有过错吗?

孩 子和家长似乎谁都没有过错,不仅没有过错,他们还都是受害者,那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还要寻找最初的源头——家长会上教师的指导。如果当时老师明确提出学 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所有学习上的事情应该由自己的思考和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家长只负责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可以了,如果有了这 样的引领下,是否那位家长就不会再这样做,就可以避免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问题?

班主任,就要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要让家长知道,什么是家长必须做的,什么是家长不需要做的。

近段时间,我参加了一节家长会。这次家长会,我有很大的收获。

从内容上来说,家长会共有五个环节:班级基本情况汇报、期中考试情况汇总、学生代表发言、班级工作汇报、家校教研与交流等。从组织形式上来说,有教师引领,有学生发言,有家长经验介绍,具体情况如下:

班级基本情况汇报环节,教师向家长做了本班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等情况以及学生情况基本性别等方面分别做了介绍。

期中考试情况汇总环节,班主任老师从考试试卷制卷原则、各科平均分、科目成绩分析、学生成绩在年级分布、升降情况、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让家长对本次考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以上两个环节之后,教师安排了学生代表发言,有本次考试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有班干部对本班学习情况的介绍,和老师前面的内容起到一个补充和实例说明的作用。

班级工作汇报环节,班主任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前半学期班级开展的活动以及后半学期即将开展的活动,让家长了解这一个学期,班集体对学生在学生的思想成长以及学习方面进行了和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引领。

家 校教研与交流阶段,先是由家长代表介绍家庭教育观,之后班主任老师从家庭教育要重视德育教育、努力做学习型家长、客观看待学生的成绩、适当鼓励,激发学生 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营造和谐家庭,创建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培养良好的习惯、加强安全教育等方面向家长进行了指导。

这样的家长会,没有批评,没有责怪,有的是方法指导,经验共享。这样的家长会,开出的是敞亮,开出的是信心,开出的奔头,开出的是希望。这样的家长会,才是家长最需要的。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