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孩子后面,倾听孩子心声

2015-05-25 15:56评论(0) 浏览(81)

“走在孩子的后面”——这是“儿童的发现者”卢梭的话,也是他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长期以来,儿童期的独特价值向来不被成人所重视,儿童期的典型特征也鲜有人研究。人们常常以为,孩子坐在教室里,就是准备好了接受老师的教育。殊不知,教育从来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信息传递。换言之,有效教育发生的前提是真正了解每个活生生的孩子。



《走在孩子的后面》一书最有价值之处,与其说是讲述了60个生动鲜活的教育故事,不如说作者主动了解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教育姿态。 放下姿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尊重孩子的个性,是蔡兴蓉一贯使用的教育策略。这种策略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即卢梭所谓的“多了解孩子,多去发现孩子,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而找准了与孩子沟通的起点,教育之门也便徐徐打开。实际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心心相通的教育是轻松而快乐的。



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看到很多教师不顾孩子的身体状况,依然慷慨激情地大讲特讲,这样单向的知识灌输不仅使得师生都疲惫不堪,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其实,真正精彩的教学一定是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学生已有经验与未知经验的交相呼应,能充分调动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机智,同时更能使学生心灵自由、想象勃发,好比师生漫步,遇到一个美丽或有趣的景点就停下来共欣赏。



书中《深入寂寞》的故事给我的震撼也很大。寂寞的男孩,讲狗的故事,孩子需要倾诉,黏在蔡老师后面,甚至跟进卫生间,不停地说。而蔡老师的倾听,就像巴林学院的小林校长。为什么孩子这么多话不肯说给家长听呢?因为家长根本就没耐心听,认为孩子说的是废话,疯话。中国的孩子幼时最需要倾听的时候,家长不曾舍得时间听(有很多是认为没必要),当孩子长大了,家长想要和孩子交流,孩子嫌唠叨,少一种融洽。节假日团聚,也是各玩各的,孩子闷在房间玩电脑,埋头看手机,也不愿和父母交流。



诸多教育故事的背后都蕴含着了解孩子、因材施教的理念,暗含着卢梭走在孩子后面的思想,毕竟跟随而不是牵引,才能更好地观察、督促和陪伴孩子,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收获充满趣味的高效课堂。



 当教育充满趣味,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



这是一个家教老师的观察笔记,讲述了60多个孩子的真实教育故事,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如何面对这一代孩子。



作者从家教老师的特殊视角,以卧底精神和文学手法,揭秘新一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真实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现实,读来令人触目惊心、感慨万千。书中还记录了作者一系列新颖、有趣的教育尝试,以及许多优秀家长的教育良方,可为教师和家长提供诸多启迪。

分享到:
分享 转载(1)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