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国古代经典名句

2014-01-07 19:53评论(0) 浏览(161)

诗经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奢求。高远的苍天啊,是谁把国家害成这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衣领颜色青青,日日思念在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美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去前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送我木桃,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不能算报答,是为了能用结为好啊。(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孟子》中的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ǔ)。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 『孟子语录』★经典全收录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时的战机,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3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32)故曰,域民不以疆界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庄子》中的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了,好多鱼被困在陆地上,相互用嘴吐气,用吐沫相互沾湿,这就莫如在江湖中生活自由自在,相互忘掉。)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 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的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聪明;带头先进入屋里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1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老子》中的名言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的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2、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4、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5、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6、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二十二章) 
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三十三章) 
认识别人的是机智,了解自己的才算高明。 

8、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丰富的藏货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9、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 
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 
10、 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五章) 
清静无为可以做人民的模范。 
11、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祸患没有过于不知足的了;罪过没有过于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为止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2、 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 
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了。
13、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 
智者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就不是智者。 
14、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 
1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 
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之中。 
16、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 
轻易允诺的信用一定不足;把事情看得太容易时遭遇的困难一定更多。 
1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堆泥土建筑起来的;千
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 
18、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 
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19、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第六十九章) 
所以,两军相当的时候,慈悲的一方可获得胜利。 
20、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音贺)而怀玉。(第七十章) 
了解我的人越少,取法我的就很难得了。因而有道的圣人穿着粗衣而内怀美玉。 
21、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七十二章) 
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22、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第七十八章) 
承担全国的屈辱,才配称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难,才配做天下的君王。 
23、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八十一章) 
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真正
了解的人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了解。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