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文章

2017-01-06 14:26评论(0) 浏览(31)
转发刘雪玲上传的文章 各位书友早上好,我们前边讲到,芸娘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与沈复一家人“一室雍雍,悠游泉石”,她渴望过陶渊明那样与世无争的生活,归隐田园,半耕半读。可惜她这样的理想未能实现,就已经与世长辞。 从她人生中数得着的几次出游中就能看出,芸娘尤其喜欢游览名胜。 一次芸娘跟随沈复游虎丘山,她喜欢千顷云的高旷,坐着观赏了很久。还有一次,芸娘偷偷溜出来,跟着沈复游太湖,面对着水天一色微微出神。而与沈复一起去仆人的农家避暑,他们登上土山,看晚霞夕照,随意联句吟诗,无疑是他们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慨叹,如今我倒有了做这些事的余地,但是那个最懂我的芸娘啊,你去了哪里?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今天我们翻开《浮生六记》的最后一章,“浪游记快”,跟着沈复看看他这三十年的宦游生涯,姑且弥补一下芸娘的遗憾吧。 1 为了生计,沈复不得不四处奔波,三十年以来,他没有去过的地方只有四川、重庆和云南。但大多都是马不停蹄、随人奔走,所以一般都只是走马观花,过眼云烟。 偏偏沈复这人,还喜欢独出己见,不喜欢跟着别人的观点走,在他看来,所谓的“风景名胜”,最重要的还是心中有所得。 这么看来,沈复要是放到现在,应该也是一个旅游达人、资深驴友了。下边我们就来听听这位驴友分享一下他的旅途故事。 沈复十五岁的时候,他跟着父亲到了山阴,有一次外出到一个叫吼山的地方游玩,山路陡峭,只能驾船走水路,到了山脚,看到一个石洞,顶上有成片状的石头横着裂开,进洞后发现里边豁然空旷,四面都是峭壁,游览完后,他们在水阁里饮酒作乐,让人在洞里放爆竹,轰然一响,回音巨大,好像霹雳一般。 从此开始,沈复爱上了游山玩水。 在杭州求学的日子,他游遍整个西湖,他和同学在西湖边的崇文书院考试,在紫云洞纳凉,清明节的时候还跟着老师一起去郊外游玩。 2 乾隆四十九年,沈复的父亲重病,以为大限将到,于是将沈复托付给他的义弟蒋思斋,学习如何做幕僚。 在苏州的时候,他认识了跟他一起学习的同学蒋鸿干,他们俩经常相约游玩,有一次他们相约去姑苏城外的寒山寺游玩,那时候芸娘还健在,但是家里请了女伶人来演剧,芸娘不方便出门,只能为沈复整理行囊,装好酒局。 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而闻名。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夜宿枫桥,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寺里的钟声,羁旅之思、家国之忧涌上心头,感慨之下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沈复和蒋鸿干去寒山却不是为了寒山寺而去,他们登上高山,却过寺门而不入,要去寻找适合隐居的地方。——由此可见清朝的隐逸之风有多盛。 他们找到明末隐士隐居的村子,那个村子在两座高山的夹道中,隐士居住过的园子就在其中,园子里的亭榭窗栏,都极为朴素,竹篱茅舍,不愧是隐居的好场所。 他们在园子附近的山上喝酒长啸,兴尽而归。回到家里,沈复给芸娘叙述这一天游览的风景,芸娘神往了很久。 列位看官,这正是那个时代女流之辈的悲哀。 她们不能像男人那样拥有诗和远方,她们只能苟且,芸娘的羡慕嫉妒恨,恐怕是作为男子的沈复也不能理解的吧! 3 之后,沈复又跟着老师蒋思斋去了扬州,这又是一个人文风景荟萃的城市,关于扬州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比如宋代词人姜夔,就曾经写过脍炙人口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那句我们现在仍然能倒背如流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就出自于此,清朝初年的诗坛盟主王士祯也曾经在这里留下过“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 沈复到了这里,自然也是如鱼得水。恰逢乾隆马上南巡,各处工程都已经竣工,他非常欢畅地一一游览,品鉴扬州著名的园林平山堂,荡舟而过,欣赏“长堤春柳”的景致。 这其中他对于平山堂的品鉴,对于各个景点的点评,都非常的专业,颇有大家之风,由此可见,沈复确实是胸有丘壑之人。 二十五岁的时候,沈复游览富春山,登上了严子陵当年的钓台,之后去了绩溪,对于绩溪的很多风景名胜也有很详实的记录。在绩溪的时候,他看见官场之中卑鄙无耻的情况,实在不堪入目,自视清高的沈复不愿意同流合污,选择了改行做生意。 可惜沈复并不是做生意的料,他们的货船因为兵乱,被阻隔在路上,赔了个一塌糊涂,后来只好又重操旧业,去江北做了四年幕僚。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沈复在外游历的这些年,芸娘只是偶尔陪在身边,大部分时间沈复都是跟同学、朋友或者同事一起。 热爱游山玩水的芸娘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想象着自己的夫君在各处风景流连忘返,然后根据沈复的讲述,出一下神,她是多么期待能够跟沈复一起去游遍名山大川啊。 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未必都很美好,只不过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远方,而是在一个我们完全的陌生的环境中,去发现自己,去觉醒,去改变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 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但是要忙的事情总是很多,时间总是很少,我们有时候需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问一问自己的内心到底要什么,人活一辈子,又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然,我们跟那个时代的女性,又有什么区别呢?
前一篇:
转发文章
后一篇:
转发文章
分类:
科普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