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要做怎样的教育

2016-03-16 09:40评论(0) 浏览(58)

我们到底要做怎样的教育

最近在读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系列丛书》,其中叩打我心灵的文字顺便摘录一二。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叙,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另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另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教育的任务首先不在于教会受教育者多少本领和知识,它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他们如何去发现世界中的真诚、善良和魅力,教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

为什么说它会撞击我的心灵?首先是它在逼问着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促使我们努力地反思自我。如今我们学校教育走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心中还存有梦想吗?他们的头脑还会苦苦思索吗?他们的心中还存有敬畏吗?他们的精神世界究竟如何?这一切的反思,让我们不断追问,今天我们所谓的好的学校,给予学生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育?

联系到当前的教育现状,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中考、高考,唯分数论英雄,唯名校为追逐目标,于是孩子们奔波在各种补习班,家长们想方设法择校,学校千方百计创名校,可是孩子们真正内在的成长、孩子们们真正的快乐并没有得到重视,教育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很功利的东西。后果很可怕,我们可能教育出没有信仰、没有敬畏的一代,我们可能教育出文化素质高但心灵扭曲的一代……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我想好的教育还可以理解为学生认为的好,是对学生充分的成全。学生的好包括三要素:健康、和谐、充实。我们还可以坚持这样独特的见解:坚持民主、自由、独立、尊重、开放并贴近自然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让教育亲近自然,让教育充满自由,让孩子自由生长,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之心,让学生慢慢成长为一个精神独立的人……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好教育,没有精神独立就没有好发展!

且学且思,渐行渐明,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成长在路上,好的教育的打造也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思考和行动。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4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