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给学生一个支点

2016-10-16 22:47评论(1) 浏览(39) 转自:🌻向日葵🌻

      有一次我上下午第一节课,这节课快要下课了的时候,班上一个屡次违反纪律的男生小张正咧着嘴趴在桌子上睡得正香呢!于是,我轻轻地走到小张座位前,好家伙,口水正从嘴巴里顺着垫着脸的手背流着,一直流到桌面上,右手还装模作样地拿着笔。当时我感到既好气又好笑,伸手拔出他的笔。小张醒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口水还在嘴边挂着,他竟露出不解的神情。同学们都忍不住笑了,我掏出两张餐巾纸,一张递给小张,做了个擦拭的动作,拿另一张纸去擦他流到桌上的口水。笑声打住了,小张也顺着大家的视线望向了我,先是一愣,接着脸涨得通红。突然,他一手按住我在桌面上擦着的纸一起擦起来。随后,起身低着头走到教室前,将纸放进了垃圾桶里。他的胳膊顺势在嘴角一擦,回转身慢慢走到我面前,把没用过E的纸往我手里一塞。他的手却没有收回,想擦又不敢擦地窘在那儿,又说不出话。我见此状,将纸放进口袋,很轻松地说:“没事儿,坐好吧。”
从那以后,小张坐得像开学第一天的新生……
      由此可见,问题学生心灵之门的打开与否,不在于教师声音的高低或惩罚力度的强弱。因为它究竟不是门而是心,是一颗潜伏着自尊而又可能不太懂事的心。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我们用的是惯常的批评方式,恐怕学生也不会就此改正,甚至还有可能冒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理由来狡辩,反倒会显得老师的说教苍白无力。而这种以帮学生擦口水的方式使他感到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种爱惜,使得学生的自尊心、羞耻感以及知与行的动力就在这一瞬间激发了出来。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那么,扭转学生心理偏差,也要靠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必须靠近学生的心,做学生的“贴心”人。由此看来,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应该是梦找出一些沟通心灵、转化心理的契机的。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3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