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课 稿

2014-01-16 19:01评论(0) 浏览(90)

执教教师

王静芬

夏雨虹

学科

语文

地点

高亭小学多媒体

高亭小学—长涂小学共同体课外阅读研讨活动反思

1223日,高亭小学—长涂小学共同体举行课外阅读专题研讨活动。高亭小学王静芬、夏雨虹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我的郊外观察日记》和《神奇的海豚奥莉娜》两节读书会研讨课。科普类书籍知识性强、内容容量大、语言描述比较理性,学生阅读兴趣不强,老师对这类书籍的阅读指导也比较空白。听课前,我在思考:两位老师执教这类知识性强的科普类科幻儿童文学作品跟以前经常听到的故事性、人文性较强的文本,在操作时会有何不同?在课中,她们又如何达到“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训练?听完两堂课后,个人觉得这两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选择读本关注学生的学情。与课文阅读相链接。如王静芬老师的《我的郊外观察日记》的教学,就比较符合三上第四单元的主题:细心观察,通过这组内容的教学,初步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地观察方法。而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符合这单元学习的延伸。

二、关注学生的年段特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1、提升学生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一特点,两位老师在课中都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加强了指导与锻炼。如夏老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自主探究来画一画“海豚的知识结构图”,告诉学生在学习比较零碎的知识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归纳整理。王老师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后,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中,然后通过分类张贴设计便利贴的方法,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2、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夏老师在集体反馈环节,小组代表发言时,教给学生表达句式:“我代表小组发言……我们认为……”,并能适时发现学生的表达亮点进行点评,树立模仿的例子。王老师在指导学生交流时,建议学生用上“我知道了……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这样的句式,辅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表达。

 

另外,个人觉得这两堂课中也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其实也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欠缺的地方:学生的倾听能力有待加强。主要反映在组际交流时,一组学生在进行交流时,下面的同学还在组内进行交流。如果老师能运用各种方法,组织学生更有效地倾听,那么互动的时候可能会更精彩。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