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孩子的进步,取决于妈妈的态度

2016-03-25 21:21评论(2) 浏览(92) 转自:王烨的家长

   一直在一线教书,少不了和学生家长打交道,也少不了因为学生的问题叫家长。总听家长们无奈的说,让老师好好管管吧,孩子怕老师,或者听老师的话。殊不知,妈妈的态度才决定孩子的进步。

    新学期伊始,大家都说有的孩子因为新鲜,会乖乖的学习一段时间。可是没等到新鲜劲儿过去,一个明显练习过硬笔书法的小男孩儿,就按捺不住驿动的心,想试试老师水深浅,不仅不认真写作业,而且拿旧作业顶替新作业。怒不可遏之际,当日下午便叫来孩子的妈妈,拿出作业本让妈妈看。

    紧接着孩子来到办公室,一眼看见和老师攀谈的妈妈。脸“唰”的一下白了,战战兢兢的来到老师面前,不敢看老师,更不敢看妈妈。奇怪的一幕发生了,原本还在对面坐着和老师攀谈孩子情况的妈妈,突然搬过凳子,坐到了老师身边,铁青着脸,一言不发,任凭老师口气严厉的责备孩子。而孩子时不时的用眼睛瞟老师,更不经意的是看他的妈妈。

    终于,孩子 在老师的狂轰乱炸中,脸色苍白,冷汗直流。这时作为老师的我反倒有点后悔,是不是自己小题大作,把孩子吓着了。可是自始至终,妈妈没有看孩子一眼,只生气的坐在我旁边。

    孩子走后,妈妈满脸悔意,对我说,都是平时太惯着孩子了,认为孩子很听话不需要管,对孩子也基本上没要求。可今天这么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并表示一定按照老师指点去管理孩子,问我该怎么办!有了家长这句话,我信心大增,嘱咐家长说,回家后不要找孩子谈话,表明自己很生气,先冷处理一下,给孩子在家中形成冷气压。给孩子作业的签字点评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夸奖,让孩子心里忐忑,让他心里担心妈妈不满意,自然学习就不敢懈怠了。我对妈妈说,希望妈妈坚持一段时间,直到孩子养成认真作业习惯,有了明显进步再逐步夸奖孩子,那时孩子就会在妈妈的夸奖中,改变学习态度,取得进步!

    或许是家长认同我的建议,或许是家长在赌气,在以后孩子的作业本上点评再不轻易的表扬孩子了,哪怕孩子再认真写字,也只是淡淡的签字。而我则适时进行表扬,并且发挥他的长处让他当老师,教写字差的同学写字。没想到,得到重用的小家伙,异常认真。不仅给徒弟写上例字,还予以指导,指导徒弟怎么能写好字,让卷面更美观!而自己不仅作业越来越好了,上课的态度也变端正了。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质疑。这不禁让我心花怒放,一方面感念孩子的可塑性,一方面赞美妈妈的智慧。

    本以为出师告捷,可依葫芦画瓢,依样处理另外一个小男生。不料却遭遇了工作以来最憋气的批评。

    那是一个聪明的小男生,一看小眼神就知道这孩子灵气十足,唯一不足的是,孩子眼高手低,没养成踏实学习的好习惯,就会在课堂上和老师对答。于是我让班主任也请来了小男生的妈妈。妈妈既端庄又有气质,态度温和,让人好感顿生。在批评孩子之前,我首先和妈妈进行了交流,指出了孩子的毛病。妈妈也是十分配合,说回到家里一定严格管理。不一会孩子慢悠悠的过来了。我的火“腾”的就上来了,声音严厉的批评小男生。令我憋屈的是,我每批评一句,妈妈就打断我,把我要批评的语言用她温柔的语言再复述一遍,刚开始我还浑然不觉,可继续往下说,就有一种有劲儿使不上的感觉,似乎我的千钧之力,都未能砸在石头上,都被妈妈温柔的语言和随和的态度给化解了。她这一记“化骨绵掌”使原本战战兢兢的孩子增添了面对老师的勇气,母子俩你说我点头,弄的我着实郁闷,仿佛自己成了一个多余人。眼看多说无益。无奈的我终止了妈妈对孩子的嘱咐,让孩子回到教室。此时,我感到是那么无力与无助,咬着牙对妈妈说,今天的教育没起到作用,您为什么要一直给孩子解释老师的话呢?唉。。。我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心情沮丧的回到了办公室。只觉心中一团郁闷之火无处可安置。为什么明明可以震慑孩子的方法行不通呢?

    果然,以后小男孩儿脸上依旧挂着愉悦的笑容,能写好的作业依旧丢三落四。直到我为他从同学中找到一个老师,让老师带着他学习一段,才慢慢开始进步。

    两个妈妈,两种态度,一个和老师站到同一战线,一个和儿子站在同一战线,一个默不作声,支持老师批评,一个苦口婆心,呵护孩子心灵。可最终的结果为什么这么不同呢?其实妈妈们不知道,自己的态度才是孩子态度转变的关键!希望正在上学的孩子们的妈妈,能选择最聪明的做法,不要让自己的爱,成为孩子坏习惯的依靠!

分类:
教育专刊
分享到:
分享 转载(1)
4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