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二年级家长必知的几件事儿

2016-09-03 10:19评论(0) 浏览(126) 转自:家长学校

  每年的新生入学季,很多新手小学生内心总是充满忐忑,爸爸妈妈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充满各种担心:

  孩子不喜欢小学生活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跟不上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能跟同学和睦相处吗?

  一、二年级是个转折,宝贝要面临很多变化,入学不适很正常,但千万不要让这种不适应延续下去。然而,现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孩子都已经上二年级了,但仍然不适应小学生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宝爸宝妈们应该怎样去帮助孩子呢?

  在这里,乐多多给您这样几点实用的建议:

  (说明:以下文章参考了相关教育专家文章。)

  1.了解孩子——了解他(她)所经历的变化

  

  从幼儿园到小学,每个孩子至少都要经历以下几种变化:

  老师的角色在变化。在幼儿园中,老师既会教他们一些知识,又会细心、温柔地照顾他们的生活;但在小学中,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老师一般不再照顾孩子的生活,而且老师们都会严格地要求孩子;

  孩子的学习方式在变化。在幼儿园中,孩子一般都是在游戏中学习;但在小学课堂中,孩子不但不可以做游戏,而且还要集中精力坐上45分钟;

  孩子所面对的压力也在变化。在幼儿园中,孩子不用担心迟到,也不用担心考试,而且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得到象征荣誉的小红花;但在小学中,孩子迟到了要受惩罚,考不好也要受惩罚……这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增添了很多压力。

  2.孩子所处的阶段——一二年级格外重要

  

  一二年级,是孩子人生的“幼小衔接期”——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科学地引导,那孩子的心理水平还将长时间地处于幼儿阶段;

  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期——如果孩子不懂得学习的真正目的,他就会把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劳役”;

  一二年级,是孩子习惯、性格开始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避免孩子坏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一二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的重要萌发期——在这一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性格是自信还是自卑;

  一二年级,是孩子智力开发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家长可以使孩子成为天才,也可以让孩子变成笨蛋。

  3.适应小学——宝爸宝妈这样做方法一:带孩子去熟悉小学环境

  如果孩子提前熟悉了小学环境,孩子很容易产生归属感。例如,熟悉校园环境的孩子可以像主人一般带同学们去厕所、带同学们去操场上 玩,这种主人一般的归属感可以帮助他们快些与同学们接触,而且还可以促使他们进入小学状态。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幼儿园大班时,家长带孩子去熟悉小学 校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方法二: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

  

  为了使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小学这种相对紧张的环境,家长不妨从孩子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跟他们一起玩“小学环境模拟”的游戏。例如,每天都要求孩子不早退、不迟到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

  方法三:有意识地锻练孩子的自理能力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例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一定不要麻烦老 师。如,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带瓶水,当口渴时不用再请老师帮忙;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例如,帮老师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长久如此,进 入小学后,他们一般都不会再被“自理能力差”而累,当然,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苛求老师的特殊照顾。对于这些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种状态将能很好地帮助他 们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

  方法四: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真正长大了

  在孩子还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一位家长就经常跟孩子玩答记者问的游戏:

  家长是记者,孩子是被访人。“记者”这样问“被访人”:“听说你快要成为小学生了,能谈谈你的心情吗?”

  “我的心情很激动,我为自己将要成为小学生而自豪。”被访人老练地回答道。

  “将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你会有什么心理负担吗?”

  “暂时没有。”

  “你觉得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呢?或者说,合格的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你觉得你能够适应小学那种与幼儿园不同的学习环境吗?”

  “你如何看待犯错后老师的惩罚?”

  我们可以说,这位家长非常聪明,他通过与孩子玩这种“答记者问”的游戏,不仅是在引导孩子去思考那些他们即将遇到的问题,而且还在 侧面促使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如果孩子能够把家长提问的这些问题都思考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孩子在入学的前一阶段真的遇到了困难,家长也不必太担心。因 为家长先前的教育已经使他们具备了承受这些困难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赋予了他们自己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

扫码下载智慧云人人通,千万积分好礼抢不停!

人人通二维码.png

分享到:
分享 转载(3)
7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