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梅山武功的综合研究

2016-04-06 14:38评论(0) 浏览(129) 转自:黎明华

梅山武功的综合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梅山武功是我国长江中游湘、鄂、渝、桂一带现仍保留着较完整的一种复杂的体育文化现象,它以古朴,纯真、典雅、威猛、,健体的功能融会在民俗、礼仪表演等活动之中,并广泛流传于民间,为众多民众所痴狂、直至习练终身,传承不止,深刻地影响着这一区域文明的发展进程。因此,尽快的发掘这一民族珍宝,并赋予其新的历史含义和功能,已是我们这一代的神圣职责。

  2、研究方法

  实地考察、访问本课题组相关人员全面考察了梅山武功发祥的核心地区(新化、涟源、娄底、隆回、邵阳等地))的地方武师,武术教练、体育教师、体育干部、武馆老板、经理等,并收集了部分武术器械,多次观看了他们的表演并摄像存档。

  文献资料,查阅了有关梅山武功的相关资料、文献。

  问卷调查:共设计了五份问卷,分别从梅山武功的文化学起源与意蕴、梅山武功的结构体系与特征;梅山武功的器械类型与功用;梅山武功的人文价值与表现形式;梅山武功的传承形式与发展等三十六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78份,回收有效问卷446份。

  数理统计法。将相关资料用x2检验、t检查和归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分析

  (1)梅山武功的流传地域

  据证证,梅山武功现主要流传于今湖南的新化、安化、溆浦、隆回、新邵、新晃、通道、广西的龙胜、兴安、灵川,贵州的松涛、玉屏,湖北的公安、监则,重庆的珙县、古固等苗瑶、土家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发祥地为今新化、安化县的“梅山”地区,梅山为山名,在新化境内的称为“上梅山”,在安化县的称为“下梅山”。梅山武功因此而得名。在新化、安化、涂浦一带,到农闲时节,现仍流传浓厚的民间习武之风,武馆林立,所教学徒达数万之众,新化的晏西征先生为梅山武功的兴起鞠躬尽瘁,现已成为举国闻名的武林百杰之一,梅山武功也因此而成为我国十大拳种之一。晏也曾多次出国表演、讲武,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世事变迁,古梅山地区的少数民族现已大量迁往它处居住,梅山武功这种自成体系的古朴民俗、民风受到汉文化的反复冲击而有所淡化,但这一地区仍然以其独特的原始形态,巍然卓立于中华武林,并广泛地影响着这一地区人民生活的众多领域。故此,现已引起众多有识之士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直到现目前,仍没有一本完整的记叙梅山武功的祥尽资料的专著问世。所以,尽快发掘这一古老文明,让其更好地为建设我国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梅山武功的文化学渊源

  社会学研究告诉我们,研究每一事物,必须从其文化学渊源以至窥秘,才能度数其内蕴和真缔,揭示其事物发展的内含和本质,梅山武功研究亦应如此。

  清《宝庆府志》记载:“梅绢随吴芮入国长沙,以益阳梅林为家,逐世有其地,自汉至五代,皆称梅山”。古代,梅山地区(今娄底、邵阳、益阳、湘潭、怀化、长沙、常德一带)主要居住着百越、苗、瑶、巴(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这里山高林密,峰峦起伏,为烟稀少,猛兽出没,人们以渔猎、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食则烤肉,饮则引藤,出操戈戟,屈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为了求生和繁衍后代必须时刻准备与猛兽搏斗,并具有爬山涉水的强健体魄,以利繁育后代。原始的人性冲动和生存的需求,迫使他们必须不断习练和掌握一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绝技方法和动作技巧,这就是梅山武功的起源和萌发基础。伴随着岁月流逝,人们对这些原始的动作和方法不断加以改造和提炼,从而逐步形成完整的武功体系,并在与外界交往、改造的过程中形成为我国南方的一种山野文明和深沉的文化特征,而且,为了不使其外传于世,必须以言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和保留其文化内蕴,大体有如下来源:

  渔猎生活文化的升华

  民间流传,上峒梅山神张五郎专管围山打猎,中峒梅山神李宗伯专施架棚放鸭,下峒梅山神赵大王主管打鱼捞虾。梅山人的这种农耕渔猎生活直接影响着梅山武功的形成和发展方向。直到目前,这些技能与技巧仍然深烙着渔猎生活文化的印记,如:虎拳、五虎下西川、黄狗掰桃、仙人撒网、白虎拳、黑虎拳、朝天三柱香、单边钓鱼、猛虎坐堂、仙人指路等,都反映着渔猎生活的情节和形态,再如使用的器械及套路,则更为具体,有些器械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用具,如打猎用的虎叉、梭标,耕田的钉耙,上山砍柴用的板斧,日常生活的长烟袋、板凳、雨伞、木棍以及劳动之余擦汗用的汗巾等,处处都带有生活内容的提炼和生活艺术的升华,如棍术则有赶鸡棍、屋檐滴水棍、田字棍、公鸡啄米棍、老子挟伞棍、避风躲雨棍、栏草缠麻棍、乌龟脱壳棍、老子扫地棍、太公钓鱼棍、深山牛摆尾棍等,耙术套路则有九齿耙、丁字耙、一字耙、滚耙等。梅山人正是根据这种日常生活操作生活器具的具体体验,经过反复摸索而创造出众多的民间武功套路,才使它得以永久流传,保存于民众的内心之中,也使这种武功即充满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发端于生活的实践,既是广大民众平常劳作动作的具体演绎或重现,但又不乏技击的威猛风范和凶狠特点,防则可化解对手之功力,攻则必制对手于死地,外形不惊人,内则藏杀机。

  军事击技文化的移植

  史实说明,梅山的先民——“梅山蛮”属盘瓠的后裔。“武陵、长沙、庐江郡夷、盘瓠之后也。”自西周以来,古楚国已成为南方多民族聚居之地,“梅其首领”,在长期的冷兵器时代,由于梅山地区的独特环境,这里的山民勤劳、朴实,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渔猎生活,为抵抗外来的侵扰和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每至农闲之时练武之风日盛,所史料记载,公元997年,梅山蛮首领包汉阳、顿汉凌等,为扩大势力就攻打过潭州、长沙、武冈等地而震动朝廷上下,曾多次派兵镇剿,提出:“杀一人头,赏钱十千”都毫无效果。东汉汉光武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年,这里又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的征伐五溪蛮战争(五溪即湖南的辰溪、雄溪、横溪、无溪、酉溪)。梅山人凭借礤险恶地势和善跑能战的武功本领,都使敌人无法施展其开威,致使威武将军刘尚在辰溪、泸溪一带全军覆没,连伏波将军马援也兵困沅水中游的壶头山而死于军中。战争的残酷和梅山民族所取得的胜利说明,苦练武功则成为山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得以保障的重要手段,为保自己的家园,年轻一代山民都得刻苦习练武功,并学习对付军队的技击技巧。此后,三国时期的大将吴太常、潘竣,西晋时期的荆州刺史陶侃等都对梅山蛮进行讨伐,但由于梅山武功已经过一代一代人的改造和充实,有了一套具体对付军事技击的方法体系而屡屡得胜,仿军事器械的如长柄大刀(包括四门关刀、关刀、青龙偃月刀、朴刀、南岳大刀、王爷大刀等),梭标(六合梭标、迎风棱标等),方天画戟、梅花鞭、梅山锏、梅山尺、梅山刺、七星单刀、双神鞭、双尺、双锏等,这些已经过梅山人的嫁接和改造,并完全符合梅山武功的习惯而得以灵活运用。

  宗教祭祀文化的融汇

  巫教得梅山苗、瑶民族首创的原始宗教,梅山武功最初起源于梅山先民们的巫教活动。古代梅山人由于其认识能力和蒙昧所限,认为“万物有灵”,人死后会活在另一个世界的“限界”之内,并可永保子孙的幸福、长寿。人一旦遇上灾祸或生病是由于恶鬼、邪气所至,必须由执掌法力的巫师(又称法师)执法驱妖,巫师在驱邪除妖过程中要身披赭色长衫,头戴青布法冠,手持木印举行特别的仪式,曰:“瘪板”或“驱傩”(又曰“冲傩”)。/在驱傩过程中,巫师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比画多种动作,这些动作则成为梅山武功的萌芽。后来,梅山地区出了三位杰出的猎户,即梅山峒主符天锡、李天华、赵天祥,这三位峒主不仅不巫师的降魔服妖本领,而且武力超群,人们则将他们“装车挽弩”、“游出弋猎”、“钓鱼打网”的技法进行提炼,逐渐演化成为以“拜梅山”为核心的梅山武功原始动作,这就是梅山武功的原初形态。后来,荆楚的道教思想开始渗入梅山这一“蛮夷”之地,梅山武功又吸取了道教“神仙养生”,和“以柔克刚”的方法技巧,使其更趋完善和丰富。汉代,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在中原曾一统天下,但由于梅山地区山高路险历来不与外界通的“伊甸园”式的封闭状态,从而形成巫、道、儒多教共存,苗、瑶、汉、巴(土家族)同乐的和睦升平景象。梅山武功的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中,形成了既具“武当派”内力又兼“峨眉派”风范的南派武功体系。这种武功,套路繁多,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既适合于单个格斗,狭路相逢的生死拼争,又适合于群体作战,相互协同的防卫和进攻,动作朴实,华而不花,以拳击、手搏为主,手、脚兼用,与北拳长于用腿形成鲜明对照,动作讲求“意、气、神”结合,发功时力求作到“以意导气,以气促力,心与意合,意与气和,气与力调”,力发必中,中则必伤。招招式式都追求击技技法的技巧,躲闪灵活,柔中见刚,进如闪电,招招伤人。正如拳谱所云:“冲拳为三角,挑拳似牛角,相打紧随前,拳法似九镰,好打前后心,左右开弓打两腋,出手如闪电。对方来得凶,我即把手冲,急来用滚子,闭上需前行,九斩九金刚,十斩十金刚,上用打,下用穿,上打雪花盖顶,如乌云罩地,似雷火烧天,下打古树拔根,似席地而卷,连根拔起。”这些拳主要体现在手型、步型、手法、腿法、身法上。手型以三角拳、钻子拳、柳叶拳为主,步型以坐、箭、丁三桩为主。手法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克生变化为原理,结合“刚、直、柔、横、斜、虚、实”七种冲量的变化,讲求“上护胸、下护裆、出手必胜”。攻击方式有“摆、冲、砍、劈、标、贯、封、抓、格、盖、扣、牵、拉、卷、擒、套、撞、提、斩”等技法。步法有“游龙步、追赶步、躲闪步、撤退步、跨跳步、纵步、插步、盖步”等。腿法有“单踢、横踹、前踢、前铲、侧踩、横踩、半腿、低腿、冷腿”等。身法则讲求“头正、劲直、沉肩、挺胸、塌腰、提肛、脊居其中,两膝内扣,十趾抓地。”做到“静态目视手,动态眼相随。”提倡“手到、意到、神到、眼到、身到、腿到。”全身各关节协调贯通,一气呵成。使“拳出如流星,顶肘如飞标。”脚手并用,随机而变,凶猛异常,充分体现梅山蛮的刚烈性格。

  移民习俗文化的综合

  在梅山文化发展里程中,我国历史上的几次移民对梅山武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梅山地区有几次大的移民和迁徙,一是楚怀王时期(公元前328-前299年),仆人(即百仆人,楚族中之一族),庄桥赵反楚,“庄桥起,楚分为三、四”,后来楚人大举进攻荆楚蛮,造成梅山人三次外迁,西至黔、桂、渝、滇等地。到魏晋南北朝时,由于连年战乱,我国由北至南大量人口流动,梅山地区形成多民族聚居状态,梅山武功也杂揉着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公元566年,北周统治者大举征伐南蛮,北方民族又充实梅山地区,到了公元1072年(宋熙宁五年),章惇开梅山,设新化、安化二县时,大量汉民族从北而下定居梅山,梅山的少数民族外迁贵州、广西一带,使少数民族数量急剧减少,特别是到了明代,江西、泰州等地民众移居梅山,从而使这一地区形成多文化纷争斗艳的景象,正是这种之元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使梅山武功达到更加光彩夺目的境地,技法、武艺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元兵南侵,新化峒主张虎、周龙率众举兵抗元,一举收复附近八县而成为名噪一时的抗元英雄,到元朝末年出现了罗、杨两家武林高手,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新化大旱,武侠李庭禄揭竿而起,率众抗税争粮,使朝廷奈何不得,清朝期间,这里武林高手不绝,直至今日仍然武馆林立,练武之人达数万之众,梅山武功已独树一帜扬威于中华大地。

  巫药医疗文化的扶持

  梅山武功的一种独特现象就是在其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始终得到梅山巫药医疗文化的辅佐。这种医药文化直到目前仍然具有神秘的色彩,它以中草药为主要施疗方式,加上针灸、火罐、推拿按摩。方法简单,效果极佳,为广大练武爱好者十分喜爱,正所谓“要练武功,必练药功”,“没有药功,练武成空”。梅山药功起源于巫医,主要用四种方法施治:一是“祝由法”,即口喷一碗清水,念动口诀给人以精神治病的方法。如刀伤止血、鱼刺卡喉、妇女难产、脚踝扭伤等。二是“汤液法”,即将中草药煎成汤液内服,疗效如神。练武之人一旦遇上内伤,内服几剂汤药可药到病除。据传我国医圣张仲景时任长沙太守时正是根据梅山蛮山民的医疗实践而编著了《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两书,由于梅山地区山高水寒,海拔相差悬殊,植物品种繁多,中草药资源相当丰富,使梅山武功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支持条件。三是“药酒法”。梅山地区的人们至今仍有饮用药酒的习惯,《汉书·食货志》上说“酒乃百药之长”。《礼记·射义》上亦说“酒者,所以养志也”。梅山人好酒,特别崇尚药酒,一旦练武受伤则用药酒涂抹患处,内则饮用,内外结合,疗效极佳,直到现在,这里药酒的验方、偏方、祖传秘方不计其数,壮骨祛风、养胃、健脾、滋阴补阳的药酒比比皆是,为推动梅山武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梅山武功的套路特征及结构

  梅山武功套路有其独到的特点。一是短小精悍,动作简洁,不拖泥带水。讲求技击的一次性功效,一步到位,要么不出手,出手必制对手于死地。二是以身手功夫为主,很少腿搏、脚踢的大幅动作,偶尔用之,则为身手动作作铺垫而用,且腿功麻利,腿到必胜,胜则讲求德艺双赢。三是动作幅度小,具有南方拳种的共同特点,体现我国南方民族身手灵活,头脑机敏,处理果敢,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巧劲。四是以家庭常熟悉的用具,特别是渔、猎、用具,如砍柴的板斧、柴刀、挖土的锄头、铲子、打猎的虎叉、钩子、绳索。日常生活中的长烟筒、板凳、桌子、长汗巾等做为练习工具和手段来打击入侵者,充满浓重的乡土气息。五是言传身授,不让其流传于外族。

  其套路结构大体如下:

  徒手套路:含基本功套路、拳术套路两种。

  器械套路:短器械如铁叉(七星叉、梅山叉、四门叉、打虎叉)、铁尺、双锏、单刀、单剑、匕首、八齿钩、铜锤等;长器械有棍、耙、板凳、棱标、方天画戟、长烟筒等;软器械有绳索、流星、花柱、腰带、九节鞭、三节棍、梅山双神鞭、梅山花鞭等。

  梅山武功的发掘与发展

  由于梅山武功的历来靠老一代向年轻人言传身授的古老传习方法进行,从而使得现在既无可供查阅的原始资料,而且这些传承者大都年事已高,身居乡镇,所以,全面、准确地搜寻各种软、硬件资料,精确地掌握其全貌是搞好这一工作的重点所在,同时要收集各县有关地方志,书中有关梅山武功的相关记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进行研究以构成对梅山武功的全面认识,并组织人力,深入乡镇村寨,实地采访,拍照、录像,以取得实证性的材料,进行归纳、储存,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应专家学者进行论证,联合攻关,以期在短期内做出突出的贡献。而且,在疏理这些材料时,必须善于鉴别,防止把非科学的带有迷信色彩的文化垃圾当成民族文化,用科学战胜愚昧,让古老文明唤发出新的活力。

  梅山武功的抢救与发展几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一种古老原始的民族文化而言,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新的生命力,故此,要组织相当的人力、财力深入研究梅山武功的现代社会价值,对其技能体系要进行科学的分类,以寻求其促进人性的发展现代思路,对不同性别的习练动作就有所区别,在发扬其技击技巧的基础上发展其健身、美体、娱乐、医疗功能,扩大其社会中的传承群体,使之成为一种更广泛的大众性运动,为中华文明和建设小康社会发挥更大作用。让梅山武功在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与现代文明融入一起,成为一种独具风貌的民族文明,在现代人的娱乐、健身、美体、陶情过程中成为人们生活化必须的内容和形式。

  陈文卿:作者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已在国内外多家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0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7篇,从事梅山武术研究工作十余年。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1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