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教育头条

2017-03-02 17:52评论(0) 浏览(27)
新学期如何给孩子确立新目标?你只需要这三个步骤!(父母都该好好看看)
  新学期少不了新目标。但不少孩子、老师、家长认为,定目标、订计划是老一套,没有多大意义,往往敷衍了事。还有更多的,不明白怎样有效地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目标和计划到底有没有用呢?

  正月初九,我专程拜访了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蔡先生在与我聊治学之道时强调:“光有努力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一定要想清楚目标是什么。举例来说,如果我已经买好了4:30的飞机票,那么我就会给自己定一个必须在2:30出发,3:30前达到机场的任务,就会明白中饭后该做哪些事,就会抵挡住去机场路上沿途的各种诱惑。”

  在我看来,目标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标杆,它犹如导航仪中目的地。唯有输入目的地,有了卫星定位后,它才会按选择的行走路线,导引我们到达想要去的地方。标杆是方向,标杆出方法,标杆生动力,方向明,路子清,动力足,标杆成就新学期的新业绩。

  那么,怎样确立新学期的标杆呢?



  第一个标杆:新的自己

  孩子个体有差异,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确定新的目标前,要和孩子对自己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引导孩子回答好三个问题:“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新学期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的优势和不足有哪几点”。然后画一张表格,表格主要有三栏,分别是“现在的我,期中后的我,期末的我”,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等方面,为新学期新的自己竖起具体可行的标杆。

  定目标时,不宜大而多。但是,“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目标应适当高于自己实际水平。“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孩子心中有了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学期标杆,就为他每个星期、每天实实在在的行动确立了方向,增添了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动力。



  第二个标杆:身边人

  法国作家卢梭告诉我们“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身边的榜样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真真实实,最容易模仿和借鉴。就像1000米长跑一样,一旦孩子前面有一个他经过努力可以跟得上的目标,他就会咬牙跟紧。只要还有一点点力气,哪怕到了最后50米冲刺,他都会奋力赶超!这就是榜样给予的巨大力量。每位孩子内心都有“学好”的愿望,新年刚过,孩子充满憧憬。家长和老师需抓住学期伊始的契机,引导孩子找准身边的标杆,形成心中的坐标。身边的标杆,可以是同学,可以是学哥学姐,也可以是老师和家长。

  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所以选择的“标杆”的首要条件是积极向上、品行端正。标杆的学习成绩因人而异。有的孩子遇强则强,标杆就可以是“学霸”类的。有的孩子基础较弱,找的标杆就应是班上成绩比他前三到五名左右的。每次考试后,我都会请成绩冒尖的、中等的、进步明显的孩子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孩子们说,从中考第一名李家豪身上学到的是”每一次做作业就像对待考试一样”的学习品质。而成绩中等的、进步大的榜样的做法同样很受欢迎。



  第三个标杆:书中人

  按照两条标准选好“书中人”:一是孩子心中的偶像,二是能传递正能量的人。第一步,和孩子讨论一下,他心中最喜欢、最崇拜的名人是谁,说说喜欢他的原因。第二步,和孩子一起读读有关他的传记或资料。第三步,总结出他最值得孩子学习的精神。如孔子、王阳明如何从小立志,玄奘怎样克服层层艰难险阻,成功地取回经典。还要梳理出可以从他身上学到的具体方法。如富兰克林传中写到的他准备了一个小册子,列了13个要达到的小目标,每晚自查。山田本一自传中介绍的“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击。40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

文章来源:教育之江

想获得更多最新教育资讯,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智慧云人人通


前一篇:
转发教育头条
后一篇:
转发教育头条
分类:
教育教学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1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