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玩也是系统的学习

2016-01-25 19:16评论(0) 浏览(90)
纯玩也可以是系统的学习 纯玩也可以是系统的学习 搜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1/22 10:36:37     寒假来了,怎么带孩子玩更好?更有收获?纯玩是不是浪费时间?   植物学博士、少儿科普专家史军认为,纯玩一样可以有很多收获,而且不一定要去非洲草原,不一定要去博物馆,其实生活中一样有很多可以边玩边学习的玩也可以地方。   大家带孩子玩的出发点很多,教育、健身、亲子、还有睡觉……这都是好事儿,但是我的建议是,我们要明确玩这个活动的核心就是“玩”,千万不要以教育为目的去“玩”。如果带上了功利色彩,大人孩子都会很难受。所以,如果我们的出发点就是“玩”,那就尽情去玩就好了,不要附加什么条件。   有教育类型的出游么?有!我也带很多这样的出行,比如去广西研究白头叶猴的行为,比如去调查西双版纳雨林的多样性,比如去东非肯尼亚草原学习动物大迁徙。但是前提是,孩子认同这是一次学习型的出游而不是纯娱乐。   教育类型的出游自然更贵一些,比如我们去一次肯尼亚就要三四万,你说贵不贵?肯定贵!对一个工薪阶层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是,很多人一年花在作文补习班的钱,应该不比这个少!   但是当孩子看到这种景象的时候,他们的感受是会伴随一生的!过了这个年龄,技能还能培养,但是这样的成长过程已经没办法再重演了!   好,问题就来了,很多人头疼孩子写作文的事情,总觉得孩子写出的文章不像样子,不好看。我想说,孩子连真正的草原和大海都没见过,怎么能让孩子们用出“草原辽阔,大海博大”这样的类比呢?   经历到了,文章都是好看的。    至于目的地的选择,也不一定非要非洲草原,热带雨林,很多地方都可以去,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甚至咱们家边上的菜市场都是一个很好地接触自然和学习自然的好地方。   有人说,菜市场有啥好玩的。可是您别说,我的系列讲座里面最受欢迎的就是《餐桌上的植物学》。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讲科学,不是所有能讲科学的人都可以跟孩子讲科学。而史军,恰恰就是一个最会跟孩子讲科学的科学家。周四晚,史军老师最受欢迎的课程——“舌尖上的植物学”就要在博雅小学堂开讲了。   这里的知识太多了——   比如我们吃的莴笋,生菜,油麦菜其实是一个种;   比如我们吃的橙子是柚子和橘子杂交的后代;   比如皱皮的辣椒更辣,是因为里面的木质素少,辣椒素更多……   孩子们一定会提出很多很多问题,比如洋葱是不是长胖的大葱啊,毛豆和大豆是不是一个东西啊。   这个时候,家长们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这是中国家长的通病,有时我也不能免俗,但是,每到这个时候,就应该明白地跟孩子承认,这个问题我不清楚,咱们一起去查查资料,或者一起去问问专家。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他是动物学博士,所以每次碰到不懂的动物学问题,就告诉儿子问张博士去。有时候过了很久,我都忘记这事儿了,他们一见面就问上了。   中国教育最缺的就是文献检索能力,还有资料的分析整理能力。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划重点,做重点题,背重点概念,其实到真正工作了,你会发现这些都没用。重要的反而是收集整理线索和信息的能力,但是学校完全都没有教给大家。   是的,中国的教育在改变,但是我们特殊的国情不是一下子能完全变理想,但是真的在变。最大的推动者不在学校,不在教育部,而是在我们家庭之中。 扫码下载智慧云人人通,千万积分好礼抢不停!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