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法子,能控制妈妈暴脾气,改掉孩子坏毛病!

2016-05-25 14:23评论(0) 浏览(146)

试试把握这“黄金60秒”,也许你能控制自己的坏脾气。

当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
1-6秒:
控制情绪

先把所有责骂的话语都吞进肚子,试着深呼吸,平稳自己的坏情绪。

6-10秒:
判断事态

判断孩子做的事情是否安全,一定要保证孩子安全第一。如果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容易造成人身伤害,那家长一定要快速反应,马上制止。如果是非安全类的生活琐事,家长不妨冷静一下,观察下孩子的行为。


10-20秒:
准备互动

当你调整情绪后,不妨像往常一样走到孩子身边,轻描淡写地问一句:\"你在做什么?\"尽可能用语气和眼神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停止刚才做的举动。不管你再怎么想发作,都一定要告诉自己:这是件小事,我不能太生气。
20-30秒:
了解问题

可以在孩子沉默或者回答的时候,想清楚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一个孩子平时不爱收拾,可能是因为他太依赖父母,认为父母肯定会包办一切;如果一个孩子大半夜就想要吃零食而哭闹,那你就要反思是否平时会因为孩子哭闹而迁就对方,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只有了解问题,找到源头,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0-50秒:
声明态度

告诉孩子做错了什么,同时补充怎么做才是对的,然后趁机阻止他的错误行为。比如当孩子看动画片看得着迷,家长可以说:\"不能再看动画片了,先把作业写了,免得待会还熬夜,写不完就不好了。\"然后趁机把电视关掉,再鼓励孩子:\"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愿意去写作业。\"
比如孩子起床很磨蹭,家长可以说:\"我们弄完就出发了。不然迟到了,让老师批评就不好了。\"然后趁机给孩子设置个\"人工倒计时\"(如两分钟倒计时要穿好衣服,两分钟倒计时要收拾好书包),慢慢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握好时间,并且鼓励他完成得很好,让孩子更有自信。


50-60秒:
强调规则

当孩子有些犹豫,甚至试图反抗时,一定要强调你的规则。比如孩子贪图看电视不去写作业,当孩子处于三年级以下时,比如当家长关掉电视后,孩子却挣扎着重新打开电视,或者哭闹时,一定要告诉他:\"我现在再说一次,先把作业完成了,不可以看电视了。\"

如果孩子已经读三年级或以上,你还可以跟他谈条件:\"如果你继续看电视,那我只能惩罚你了,你上次说要去游乐场,我就不带你去了。你想想,要不要为了看电视接受这个惩罚,而且作业写不完还会被老师批评,这个是你自己的事情了,爸爸妈妈已经提醒过你了。\"当孩子出现片刻犹豫时,立马抓住机会再鼓励他:\"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不会为了看动画片忘记写作业的。\"



孩子也有喜怒哀乐,家长没必要因此火冒三丈。成年人都会在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面前表现出最\"坏\"的一面,何况是孩子。只有真正愿意去懂孩子,才能改正他们的坏毛病。

分享到:
分享 转载(1)
9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