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发展史4 水彩画patr1

2011-11-23 07:37评论(0) 浏览(267)
 

水彩画——微熏薄醉的感受

水彩画概述

水彩画是艺术实践的一种手法。由于水彩画颜料比较便宜,使用方便,

而且色彩感觉也很理想,所以一般人都乐于使用,从小学生到美术工作者,

或多或少都用到过水彩。

水彩画之所以能经久不衰,而且越来越受大众的喜爱,并不仅仅是颜料

便宜,使用方便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具有着十分迷人的魅力。水彩画

画起来清爽神俊,不管是浓还是淡,不管是针对什么对象,都充满着一股清

新鲜嫩的气息,都具备潇洒风雅的格调。水彩画颜色的透明性、重色彩技法、

干湿技法运用,使画面显得水乳交融,带着令人微醉的特殊风韵,对观众来

讲就像吹过一阵清风,十分爽朗。

水彩画是艺术创作活动的一种形式,是艺术情感流露的语言中的一种。

画面中水的渗化作用,流动的性质,以及随机变化的笔触,让人感觉得到那

种光波的流动。这种意境是其他画种难以比拟的。

什么叫水彩画,从字义上来看,所谓的水彩画就是用水作为稀料来专门

调合能被水稀释的颜料,所绘制在特别的水彩纸上的图画。由于它们采用的

工具与所用材料和制作过程的特点,水彩画与其他各种绘画有着显著的区

别。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材料的增多,用水作为稀料的颜料又多了水

粉、丙稀、透明水色等。这样我们就得对水彩画的概念重新下定义。从水彩

画的特点下定义,水彩画并不单指用水调和颜料这点而言,水彩画有着自己

丰富的内涵和一整套与别的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水份多少的控制,水份与

颜料的比例,水份在纸上留下的痕迹都成为画面韵律形式及体现的表素。总

之,水份是水彩画的生命与灵魂,它起着支配画面效果的主要作用。从两三

百年前到现代,水彩画的概念有所拓展,内涵更广,内容更丰富,大大拓宽

了原来的含义,认为只用水来调合颜料画在纸上,画面色彩节奏由水份含量

来控制就称之为水彩画。因为现代水彩不仅用水彩色,也用水粉色,丙烯色,

国画色,透明水色,局部甚至还用油画色、油画捧、油漆、食盐、沙石..

等等,也有几种颜料混合使用。总之,水彩画发展的每个阶段的共性就是整

个画面的节奏、关系、色彩都是通过水份含量的多少来体现的,画面效果是

通过对水份的控制达到的。

水彩画并不是一开始便为人们所认识的,在水彩艺术的早期,人们认为

水彩画没有油画那样丰富,缺少美学价值,也没有版画那样的经济价值,是

用来速记色彩或勾勒草图,是一种附属、低级的画种。油画优越论占据了人

们的心理,水彩画只被看作绘画的偏门末技。

在水彩艺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很多的水彩艺术家曾借用油画的绘制技

巧,他们想以油画技巧提高水彩画的表现能力。但到了后来,水彩画艺术在

自己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的时候却是在完全摒弃了油画技法的影响之后,才逐

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独特的技法,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画种。

如今我们在许多优秀的水彩画中,很难再看到修改、揩擦和小毛点彩的

痕迹,更少看到油画技法的影子,因为水彩画的特性就是在第一笔中便饱含

了自己的特色——颜色纯净、透明、清晰、自然。

水彩画一般分为透明水彩画法和不透明水彩画法两种。透明水彩画法就

是用水调和颜料,薄薄的涂画一层,使画面上的色彩清晰明快,具有透明的

感觉,不透明画法除清水之外,还可用树胶,使画面色彩更微妙,更柔和。

由此可以想到,随着观念的更新、题材和技法等领域的拓宽,水彩画的概念

将更加广阔和深远。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