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发展史6 书法part1

2011-11-23 07:44评论(0) 浏览(303)
 

书法——东方艺术的奇葩

书法概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

和图画一样,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

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

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发展变化的,许多书法家都是继承

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想要欣赏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一些书体

和书法源流的知识。

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从儿童上学的

第一天就要学写字,写字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还能反映一个人的

品行修养和素质,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又高

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

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之

后,在书法研究和学习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力。为了提高世

人对书法的重视,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将古代中日书法家的名帖碑刻

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书法集《书道全集》,我国

不少当代书法家还是从中获益者。近些年来各类书法字帖、大型法帖、书法

工具书、速成字帖、各体书法字典,层出不穷,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许多方

便。

中国自有文字以来,书法便受到重视。汉末魏晋时出现了以艺术教育为

主的诸侯贵族学校,书画艺术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对书法艺术的提高起了

重要的推动作用。隋唐之后,开科取士,选贤用能,考试考察内容主要是身

(形体)言(语言表达)书(书法)判(推理)四大项。而且唐代的皇帝大

都注重书法,这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创作,还为书法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

的环境和入仕升迁之途。宋元以后,书家辈出,碑帖众多,一般的人也有条

件研读古人书法,要读书作官,就必须先练出一笔好字。渐渐“馆阁体”风

行,书法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在这一时期,书法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

过其艺术性。

各种字体的演变

一般把中国文字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每一

大类中又可细分。这些书体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形成和发展的。了解各种书

体的特征和发展概况,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