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交通事故是不是让学生走读

2011-11-28 18:57评论(0) 浏览(306)
 11.16校车交通事故震撼全国,同时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再一次敲响警钟。特别是在偏远农村,交通相对闭塞,每村有一或两辆车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大部分是农用车、三无车,成全村人外出代步的唯一工具,每当遇到赶集,周一、五时,司机们玩起了“背篓装笋”、“锅里炒肉”等高难度装载技术,让车在马路上飞奔,使你看得心惊胆战。

   11月17日周四第一节课,田校长又一次站在全校师生面前,一本正经上起交通安全课,以惨痛交通事故告诫同学们,在来校返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乘坐车辆的要求等,别看这是老调重弹,但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在今天听起这堂课,给同学们只有难忘,因为这节课太有必要,太及时了。

    交通事故常常给我们亮起“红灯”,停停走走,但血的教训永不会终止,人要出门,社会要发展,哪能让车轮停止滚动的时刻。学校交通安全是领导与班主任对学生常扯话题,来返校时的多个不准与注意,在学生耳边都长起了茧,但学生乘坐的是来校最理想的代步工具。长期以来成了学校、相关部门所要排除的社会痼疾,面对它“无法根治”的特点,只能用教育来防患于未然。

   学校要加大力度宣传教育,老师每天希望学生高高兴兴到校、家长盼望着儿女平平安安回家来,从这可看出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学校可通过每周一次的提醒,定期给学生上交通安全课,班级发交通安全小卡片等教育方式,让学生从中懂得交通小常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必要的交通规则,对于农村学生要多宣传不准坐农用车、三无车;坐车时注意安全,不准坐车时爬到车顶等。只要宣传教育到位,是可以减轻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伤害,减少事故的发生。

   “哎,杜绝交通事故,是不是要求学生走读呢?”有的班主任长叹道。由于农用车、三无车相当的普遍,当地百姓习惯成自然了,也并没有感到什么安全隐患,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事,只有把危险降到最低,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这一切皆有可能。对于杜绝交通故事是不是让学生走读的说法是没必要的,安全事故 不是走读就可以避免,农村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3公里以外的学生,周一来校,周五回家,走读有可能造成来回路上安全事故:半天不到校,天黑不回家的现象。其实担心是有必要,但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到位,学生就会少一份危险。

    危险无处不在,安全隐患时时有,只要我们平时去发现,及时排除,随时教育,学生的安全就会降到最低,交通安全牵系着千家万户的心,同时它不光属于学校责任,关系到全社会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及时制止。别让隐患车、问题车,像一颗定时炸弹在路上奔跑;别让11.16交通事故重演,让安全伴随着我们的子女,让他们像花儿一样绽放。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