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在身边

2012-06-21 20:37评论(0) 浏览(111)
 一直想把我妈妈说过的话整理出来,做成语录,因为,她的很多话,都令我受用终身。比如,有一天,她一边织毛衣,一边对单位里那些打算靠毛衣编织书来学习织毛衣的年轻女同事发表意见:“学习织毛衣,还是要跟人学,靠看书学的结果,就是最后连领口袖口都封不上!”


我立刻意识到此中的真意,并默默地把这话记了下来,包括她所举的例子——织毛衣。毛衣是个多好的例子啊,向书本学习,可以织出一片毛衣的质地,但要让它获得一件衣服应有的形状,和别的部分融会贯通,还得靠言传身教。


学生时代所受的教育,其实是把大家置于一个毛衣工厂中,编织出质地,锻造出粗胚,但要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衣服的样貌和灵魂,并且是独属于自己的灵魂,还得靠向人学习。那之后,无数次,我打算向别人求教的时候,就祭出我妈妈说的这段话,一来活跃气氛,二来,也表示自己这样麻烦别人,并非师出无名——我已然把“妈妈曰”和“子曰”视为同样的经典。


我的一点点本事,都是离开大学之后,从身边人那里学来的。以写作为例,托尔斯泰、福克纳、马尔克斯固然好,但他们太完美了,太有系统,像一座太坚固的城堡,没有一个缺口,没有一个门洞,可以让人较为轻松地进入。他们也有技术,但那技术是无迹可寻的,他们也有手段,但那一时半会是效仿不来的,他们提供给我的,是一种可以领会,但却难以学习的视野、情怀,可具体到这种视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种世界观的脉络是如何贯通的,这些大文豪们却从未留下一点破绽,未给出一点下嘴的余地。

相反,令我最受教益的,却是来自身边一些熟人写的东西。哪怕多不成熟,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因为,他们写的东西,往往留下了太多缺口供我入侵。我深知对方是个怎样的人,也知道对方为何会这样想、这样表达,那些熟悉的语气是他们平日里就用惯了的,某个观点显然是从我们的争论中延伸出来的,他们提到的书或者电影、引用的字句,或许是由我提供的,甚至,连文字里的某些伪装、某些矫饰、某些力不从心的部分,都因为熟知而显得纤毫毕现,清晰地显示着他们思维的路径。


由此想到,在别的领域,情况恐怕也多有相似。就算面对的解决对象,是一个程序,或者一道算式,或者一张表格。身边人的成果,是带着全息影像一起来的,看着那些成果,就像看到一件由熟人编织的毛衣,你知道他在哪儿买的毛线,为啥选择那些颜色,为谁而织,又是怎么把领口和袖口连在一起的,甚至,连织物的气味都是自己熟悉的。


和身边人的互相学习,是一种浸润,也是一种善意的互相掠夺,这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那些有成就的人,总会集中地出现在某个时间段和某个地方,一所学校,为什么总有那么几个班级,会爆发式地出现一大批超越平均水平的学生,那是跟身边人相互感染的结果,是风助火势,火借风威。


从身边人那里学来的,不只是技能和常识,更多时候,是一种书本绝难反应出来的生活态度,是师长谆谆教诲也未必显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传递,而这一切,却可以在身边最近的那些人身上得以学习、完成。那些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影响的观念,从来不是来自林肯、培根、富兰克林、卢梭,而多半来自我那些同样也在学习成长中的朋友。在我的朋友宋毅那里,我学习到了对金钱、感情的态度,以及理财的技术;从我的朋友包子身上,我浸染到了一种江湖气,一种豁达和义气,以及对家人的毫无条件的体谅;从我的朋友宋晖身上,我看见了一种并不强烈但却不易受到干扰的自我,一种温和的生活态度。


学习,还在无休止地继续着。而这一切,都源于我妈妈在我十四岁时所发表的织毛衣语录——学校和书本帮我们织出质地,人和事却赋予我们形状和灵魂。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