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部分

2013-01-31 01:02评论(0) 浏览(151)
 ??
??1、基本数据
班级 基本数据统计
应考人数 实考人数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优秀率 合格率 平均分 附加题
平均分
4.2 51 50 37 10 3 0 74% 100% 88 无

2、分大题的数据统计
(1)闭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1) (2) (3) 七
题面总分 300分 200分 400分 200分  200分 100分 100分 100分  400分
全对人数 23 21 3 33 50 37 29 41 21
全对率 46% 42% 6% 66% 100% 74% 58% 82% 42%
总得分 283 177 333 186.5 200 81.5 75 89.5 374.5
得分率 93.7% 88.5% 83.3% 95.5% 100% 81.5% 75% 89.5% 93.6%
(2)开卷
题号 一(1) (2) 二(1) (2) (3) (4) (5) (6) 三
题面总分 100分 150分 100分 150分 100分 300分 400分 100分 1500分
全对人数 3 28 45 10 26 16 35 39 0
全对率 6% 56% 90% 20% 52% 32% 70% 78% 无
总得分 71 135 96 116.5 68 222 343 87 1347
得分率 71% 90% 96% 77.7% 68% 74% 85.75% 87% 89.8%

3、分版块的数据统计
知识版块 题面总分 总得分 得分率
识字与写字 1300 1179.5 90.7%
阅读 1400 1138.5 81.3%
写作 1500 26.94 89.8%
口语交际 700 620.5 88.6%
二 现阶段课标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段语文教学的各项要求,结合此次学业质量测评我班学生薄弱环节,具体总结如下: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8.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9.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10.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安全提示:如果聊天中有涉及财产的操作,请一定先核实好友身份。发送验证问题或点击举报
郫县一中驻校陈丽  17:01:59
2)监测工具与《课程标准》的契合情况分析
   试卷分为开.闭两套试卷,十道大题.从试题的内容上看来直指《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四种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识字与写字的能力
   体现为试卷闭卷中的第一、二、三、四、五大题其中,二、三大题是考察的学生对字的读音、用法的掌握,而一、四大题则是在考察学生写字能力这一层次的考察更侧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试卷的分析发现:我班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扎实,唯一的丢分点在于两个本学段的生字“廷”与“妨”的运用
阅读的能力
   体现为试卷开卷中的第一、二大题其中,一大题是考察的学生对课内文章的掌握,而二大题则是在考察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一题侧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二题则上升到了一种大题的技巧、阅读的能力
   通过试卷的分析发现:课内阅读学生掌握扎实,唯一一个丢分点在于对音变的考察上,学生灵活性不足,导致失分课外阅读成为本次大面积失分的问题其中第1、2、3题为语文基础考察,1、3题考察的是词语的运用,2题则是标点符号----引号冒号的掌握4、5、6题通过解释词语、填短文内容和加标题三种题型考察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写作的能力
具体体现在开卷的第三大题
   开卷第三题笔下生花,考察的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口语交际能力
   具体体现在闭卷的六、七大题
   闭卷考察点在于语文基础之所以将这几题归类为口语交际能力,在于它们是良好口语交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第六大题考察的知识点包括:仿写句子、修改病句以及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转换七大题则是对课文内容好词好句的积累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此次学业质量测评试题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契合度较高,有很强的目的性,体现出了学期检测的价值,各项数据也表明该试题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此外,试题还体现出如下特点:
试题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载体,但不单纯考察知识点,而着眼于学生的长久发展,考察学生的能力
试题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心理,形式新颖活泼,试题目的明确,设计考究,指向性强,难度和区分度适当
试题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将眼界放在了能力的关注上,避免了教死书
3、典型错例及分析
序号 典型错例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辨字组词:
“廷”、 “妨” 、 “峻”  “廷”字超纲的错误率在94%;“妨” 与 “峻”字学生因为平时见得少,积累不足,造成失分
2 按原文内容填空:
“瑟” 、 “蜻蜓”不会写 我班学生背诵掌握较好,4篇文章全对率达42%,而失分则在于粗心以及错别字其中“蜓”字的失分最高!
3 课内阅读1小题:
“沉甸甸”中“甸”的读音97%的学生查字典后答为diàn ABB结构中后两字多读作一声此题具有一定迷惑性:先让学生查字典,字典上只有diàn这一个读音学生“照本宣科”遗忘音变归结原因还是在于知识点掌握的不灵活
4 给句子加标点:
“怎么?我的话错了吗?”34%的学生在“怎么”后填写的是逗号 个人认为是改卷标准没有把可能的答案囊括在内这句话根据停顿的长短,“怎么”后填写“,”“?”都应该是正确的
5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义:
26%的失分 失分的原因在于不够灵活,没有良好阅读习惯只是简单地把词典上的所有解释生搬硬套地放在问题里,没有通过思考,选出属于该词在文中所用的意思
6 笔下生花 两个命题都较好写,学生兴趣浓我班学生此题成绩不佳原因在于:
1.字数不符合要求
2.粗心大意,个别学生错别字多
3.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个别学生没写完
4.笔下生花二小题,应该先把未完题目补充在横线上,平时这方面有所忽视

一共两篇文章
分类:
默认分类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