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教授全方位解读上海高校自主招生

2013-11-13 13:20评论(0) 浏览(133)

 
 

晨雾

 
 
 
 

 

   

 

 

晨雾 / 转贴

 

   晨雾按语: 熊丙奇教授的这篇讲话是讲上海高校自主招生的,但是其大部分内容对全国各省考生的自主招生都适用。晨雾强烈推荐考生和家长们认真阅读。文中晨雾适时插入了“晨雾点评

 

  上海高考网:有家长问: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究竟如何?复旦千分考还考不考?上海交大究竟是多少自招名额呢?其他学校又是多少呢?

  可以这样告诉大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准确地告诉你,今年千分考考不考,也不能告诉你考试科目究竟是什么?因为中国的政策变化太快,而且我们也批评我们的教育部,批评各个学校,但是他们到现在为止就是没有把今年的方案拿出来。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在于就是学校也没有自主权,说是自主招生,但是是没有自主权的自主招生。

  但是我现在告诉大家一点的就是:不管学校怎么变,你们是不变应万变,这是对大家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办法。如果大家去揣测,哪个学校多少门,你们这样的话,会失误的。包括学校的招办主任也不可能告诉你这个结果。对于自主招生来讲,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按照以我为主来进行准备。因此我想跟大家讲一些大家一定要准备的东西:

  一、自主招生的类型

  我们现在自主招生有三种类型:复旦的千分考,交大的自主招生,但是自主招生的不止这两所学校。我们现在有三类自主招生:

  第一类是复旦和上海交大的预录取。

  这一类是2006年开始的,当年是各个学校300个学生进行自主招生,被认为是面试就可以直接招生入学,当然后来教育部否定了通过面试就入学的这种决定。当时这两个学校决定只要参加面试,被录取的学生不要参加高考。当时我还参加了这个政策的决定。但后来教育部是反对,是需要获得预录取的学生还要参加高考,但是高考成绩仅仅作为参照。那么当然这个就是可以不受一本线的约束。那么这是我们全国范围内最优惠的一类自主招生。后来是到2008年,对两个学校的名额增加到500名。再到后来,应该讲这两个学校的自主招生的录取名额现在都增加为700名。包括交大在内,他们就把5%的自主招生名额都涵盖在预录取中了。这是第一类自主招生,是全国范围内最优惠的自主招生,也称为预录取,只有复旦和上海交大有,其他学校都没有。

  第二类自主招生是5%的自主招生。

  5%的自主招生呢,就是这个学校拿出他们招生计划的5%进行自主招生。像2003年开始,当时是有22个学校,现在全国范围内总共有90所高校进行5%的自主招生。名额大概在全国范围内是4万名左右。占所有招生计划的5‰。虽然这个计划不多,但是影响力比较大,因为它涉及到的都是比较好的学校。其中上海就有8所学校,就是除了复旦和交大之外,还有6所学校,就是同济、华师大、华东理工、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总共6所大学,他们有5%的自主招生名额。这是大家要注意的。除了上海的这8所之外,全国的其他城市,还有82所,这82所,有部分是在本省进行,有的是向全国各个地方进行,因此大家要注意。这是第二类自主招生。

  这一类自主招生,它跟我们的上海的复旦跟交大的预录取是不一样的,复旦和上海交大预录取,它是最优惠的一类改革。而这类自主招生呢,它实际上是给学生录取分数上的优惠,上海学校呢是在一本线上即可录取,外地学校呢,是在他们的录取分数线下20分到60分之间的录取优惠。所以说你们要知道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不是说只要是自主招生,都是一本线上都可录取,没有这回事,大家要注意。这是第二类自主招生。

  第三类自主招生呢,就是各位家长和同学关心的,事实上包括就是上海纽约大学的自主招生,以及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

  上海纽约大学的自主招生,跟我们其他学校的自主招生略有不同,它有校园开放日,给学生自主招生的机会,然后参加提前批的录取,在提前批里填报志愿。那么他们现在已经基本开始启动了。

  香港地区高校的自主招生,是放在高考之后。虽然香港大学自主招生中也会在3月份4月份在我们这里进行有关的测试,但主体还是放在高考之后,就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学校会自主提出达到多少高考分数,你可以申请他们的自主招生,然后同学可以自动提出申请,填好表格提交,学校再结合高考成绩和他们的面试考成绩进行录取,录取时间是在我们上海市6月28日高考成绩公布以后,到7月3日之间这段时间内完成。如果你们关注香港地区招生的话,这个是可以争取的。

  这是我们三类自主招生。不要只盯着少数的两所学校。这是第一个事情。

  二、第二个事情是自主招生的优惠,有哪几类优惠。

  56:20这也是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的。虽然我们很关心自主招生,但是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自主招生的优惠是什么,跑到很多学校,最后只选了一所学校,而且有可能还被放弃。比如说,去年,我看到有位学生,获得了同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但最后放弃了,为什么?后来他们发现,自主招生,如果要获得自主招生的权利的话,填报志愿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有更多的选择。因此,你们现在需要了解自主招生的优惠是什么,最后以便于你们做谨慎的决策。

   晨雾点评:熊丙其教授讲的三类自主招生,除了第一类的复旦上交预录取只适合上海以外,其余的都适合全国。)

  自主招生的优惠条件,针对三类自主招生来看,也是有三类自主招生优惠,各种自主招生优惠是不一样的。

  第一类优惠是复旦和上海交大,这种预录取优惠。

  他们的优惠条件就是,在通过笔试、面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这一同学就获得了预录取的通知。获得预录取通知的学生,其实就是在我们高考志愿填报之前,4月底去跟复旦和上海交大签约,签了约之后,这个学生不再填报高考志愿。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这个同学就自动被录取了。如果没有被录取,意味着你的成绩可能在二本线或者二本线以下,要重新再填报志愿,那是非常悲剧的事情。一般来说,在一本线上或者比一本线差一点点,基本上都可以被录取。这是预录取。预录取的学生,心理上达到目的之后,你就不用再考虑填报志愿的事情了。这是最大的优惠,但是需要各位家长们注意的是,由于你获得预录取机会之后,你就不能够再填报志愿,意味着你放弃了所有其他学校的选择,包括香港地区高校的自主招生也放弃了,包括你获得交大的预录取之后,你复旦你就不能填报了。这也是要你做好一个选择的。除非你选择出国留学,只有出国留学的学生,才能够否定预录取,否则,你是没有机会选择中国的其他高校。一直有的学生说,宁愿我不要预录取,也有的,比如说有的学生说:我还可以零志愿填北大、清华,预录取后,零志愿我也不能填了。这个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当然你可以先去参加,获得之后,再做决定。这是第一类优惠。

  第二类自主招生优惠是5%自主招生优惠。

  获得5%自主招生资格的同学,参加笔试面试获得5%自主招生资格之后,即便你参加多所学校,然后再5月份的时候,是要填报志愿的,就在5月10号到12号之间我们是要填报高考志愿的。填报志愿的时候,你必须选择一所自主招生的学校填在A志愿。如果不填报在A志愿,意味着你放弃自主招生的机会。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上海的学生算是比较优惠的,在外地是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你跟学校确认了,你如果不填在A志愿,你第一批学校都不能录取,只能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是非常悲惨的。就比如说,像江苏地区,是高考之后填志愿,一个学生分数可能考了江苏省第一名,状元,那他前面已经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他已经签了约了,他是不能再放弃财经大学了,只能填上海财大。外地市这个明确规定。上海呢是,你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5月份填报志愿,你可以选择你是不是放弃。如果你放弃的话,你就可以把它填到B、C、D、E志愿,如果你想获得自主招生的话,必须把它填在A志愿。举个例子,假设你参加了华师大、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自主招生,这三个学校都跟你签约了,都说你可以达到一本线就可以录取,你必须主动选一所学校,放在A志愿,其它两所就放弃了。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把这个学校放在B志愿,意味着你自主招生机会没有了。比如说一个同学获得了同济大学的自主招生机会,他说我A志愿填上海交通大学,B志愿填同济大学,就意味着你自主招生的机会你自己放弃了。因此你要决定去的学校,你才去选择自主招生,而不要盲目的去乱选择。这也是我们现在自主招生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也写了很多的文章批评这样的政策,但是现在没办法。就是说自主招生变相地来说是抢生源,就把你故意圈进来之后,然后你不能再选择其他学校。这是第二种优惠。

   晨雾点评:“在外地是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之后,你跟学校确认了,你如果不填在A志愿,你第一批学校都不能录取,只能填报征求平行志愿,是非常悲惨的。”熊丙其教授的这句话讲得太绝对了,不能全部概括上海以外的各省,至少我们知道北京就不是这样。例如北京考生获得了某校的自主招生资格,但是高考第一志愿不填报这所学校是允许的,只不过就是放弃了这所学校的自主招生优惠资格而已。请考生和家长们关注本省的高招志愿填报政策,以本省的规定为准。)

  第三种自主招生优惠是校内优惠加分。

  校内优惠加分就是你没有获得一本线上即可以录取的优惠,而是校内优惠加分。校内优惠加分是专业录取加分,各位家长和同学,不要小看这个专业录取加分,因为现在实行平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之后,每个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它是呈现扁平化,就是最高录取分数的专业和最低录取分数的专业,它们相差分数不大,有的学校可能相差10分,像上海交大,分数相差20分,因此如果你获得校内优惠加分,加5分,加10分的话,基本上可以进入这个学校的较热门,甚至最热门专业。这是校内优惠加分。

  校内优惠加分,几乎现在所有的高校都有,除了8所自主招生高校外,上海其他高校,比如说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他们没有自主招生,但是他们也有校内优惠加分。还有比如说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有这种做法。

  获得校内优惠加分的同学,填报志愿的时候,现在有的学校,比如讲,学校说:你获得校内优惠加分了,你必须把我们学校填在A志愿,你把我们填在A志愿的话,我才可以给你5分或者10分的优惠加分。那么我可以告诉各位家长,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你如果获得校内优惠加分,你们可以把这个学校填在A、B、C、D的任何志愿,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学校告诉你,你必须填在A志愿是在忽悠你们,是骗大家的。这个你们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注意,因为这个时候,选择自主招生,跟我们志愿填报都很有关系。所以说,学校的校内优惠加分,你多多益善,A、B、C、D四个学校都拿到,那好你都会享受到优惠加分。不放弃任何机会。所以说有的学生说,我宁愿获得同济大学校内优惠加10分,哪怕我再用A志愿进上海交大,这个反而更加好,否则你没有获得的话,你放弃它,那你少了一次机会,校内优惠加分也没有了。这是第三类优惠。

   晨雾点评:“你如果获得校内优惠加分,你们可以把这个学校填在A、B、C、D的任何志愿,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学校告诉你,你必须填在A志愿是在忽悠你们,是骗大家的”,熊丙其教授的这段话讲得非常精彩。确实是站在考生家长的角度讲话。晨雾同时鄙视那些为了招徕生源随意忽悠考生家长的高校。晨雾提醒,在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区,上述规则未必适用。需要详读高校自主招生简章。)

  这三类优惠跟我们选择学校和后面填报志愿紧密相关,对大家做决定很重要,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三、最后讲我们自主招生的途径

  自主招生现在基本上,很多都已经开始逐渐启动了,各位家长和同学想必也开始关心了。自主招生总共有三种途径:

  第一类途径是直推生:

  在北京大学叫“校长实名推荐”,在中国人民大学叫做“校长直推生计划”,在上海交大何复旦大学变成“校长直推”。各个学校名字不一样,但实际上它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就是大学把相应的名额分到每一个中学,有的学校20个,有的学校10个,有的15个,直接给他们,让这个学校直推,直推进大学。

  这个一般来说,学校在操作的时候,都会根据这个学校学生三年来的成绩,还有他参加竞赛的表现,给出这个名额进行公示。获得直推的学生,这一学生,对复旦大学来说,不参加千分考,对上海交大来说,不参加3A考,对其他学校来说,也不参加笔试,直接进入面试。这是直推。如果说在座的学生,如果你在学校里面能够获得直推的计划,那么你就相当于进入了面试。而进入面试之后,这些学生几乎获得最差的优惠,就是一本线即可录取。也就是说,获得直推之后,你就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这是直推。这在复旦大学叫望道计划,在上海交大呢,也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但是呢,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途径。

  这个途径有的额家长,可能现在就开始运作了,是不是能够把自己的孩子能够搞到直推。那我可以告诉大家,这几年也有学生运作,运作的结果就是,最后就是整体的资格取消,因为弄虚作假。弄虚作假的过程就是修改学生几年来的成绩,后来被人检举,检举的话,一旦被查到,问题是很严重的,这是被作为作弊处理。因此大家还是应该客观地根据以前几年的成绩来进行对待。上海在前几年就出现这样的事情,曾经有个媒体想报道这个孩子的名字,后来我说,最好还是不要去报道,因为这样对孩子的未来伤害太大。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自己去做。

  这是第一个途径。学校在操作的时候是比较严谨的,几乎都是公开的,因为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这个名额,所以说,也很难进行操作。

    (晨雾点评:“直推生”难舞弊的原因还不仅仅在于操作过程严谨,最主要的是操作过程透明。一个中学也就这么一两个名额,推荐了谁,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要让人服气。想造假都难。“直推生”模式目前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弊病是,推荐的考生都“太优秀”了,他们几乎都是无需“直推生”待遇就能考上名校。)

  第二一类自主招生是推荐生

  推荐生和直推不一样的是,也是学校把具体的推荐名额给大学,大学按照相应的条件给予推荐生资格。拿到推荐生的学生,100%的几乎都可以获得这个学校的笔试机会。这是大家要注意的。因此,每个学校都会这样去做,但是大家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是考虑到每个大学学校他的自主招生形势。复旦大学千分考,他是海选模式,因此他不存在推荐生的问题,都是学生自荐。其他的所有学校自主招生,都有推荐的模式,必须争取到推荐名额,然后拿到推荐资格之后,去参加这个学校的自主招生笔试。这是第二种途径。

    晨雾点评:熊丙其教授这里说的推荐生就是我们常说的校荐生。获得校荐资格基本上就等同于初选通过,获得笔试资格。)

  第三个途径是自荐,就是自己推荐。

  那么我刚才讲了,复旦大学是千分考,千分考其实就是自荐、海选,你们自己愿意报名都可以。所以说,复旦大学千分考每年都有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上海就有6000多个人,只要想去考一考的,都可以去试一试。这是一个。其他学校呢,自荐是你自荐之后,学校对自荐生进行遴选,不是所有自荐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机会,大概能够获得自主招生笔试机会的是10%左右

  那么有的家长或同学会问了,自荐生和推荐生在学校里面,他的待遇如何?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推荐生和自荐生,只要入围了,待遇都是一模一样。这个过程中,自荐生的筛选主要是按照推荐生的条件来进行筛选,就包括你中学学校成绩、你的竞赛表现,还有就是你的其他的综合表现,比如说参加志愿者服务啊等等来进行筛选。筛选好之后,进入了笔试流程,就跟推荐生一样。像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大、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都是如此。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推荐生与自荐生分开来,然后推荐生进入笔试程序,自荐生也是选择部分学生进入笔试程序。最后是按推荐生和自荐生,分别确定自主招生资格。像华东师范大学就是这么做的。具体说究竟怎样做,他们究竟给多少名额给自荐生,他们没有公开,所以说这个可能也是打闷包的。但是没办法,你们只是按照这个程序走就可以了。这是大家要注意的。

  这是三类自主招生的程序,不同的程序是不一样的,获得直推的同学,直接进入面试程序,你们准备面试就可以了。获得推荐的同学,你们是可以直接获的自主招生的机会。而自荐的机会,每个同学都可以去尝试,只要时间不冲突。那么这几年有一个问题就是,自主招生时间都是很冲突的。学校故意放在一天,让你们挺为难。我们也知道这个事情,批评过很多次的。我们三大联考放在同一天。2013年的时候,华师大、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又是放在同一天,三个学校只能选一个。我们也是不断的呼吁,希望给大家更多的机会,但是大学很为大家着想,希望大家不要太累了。其实这都是一个谎话、借口。是故意考大家,让大家进行选择。那么这个过程中,你们自己要做一个选择。好吧,这是三个途径。

   晨雾点评:我们既然已经知道高校故意把笔试安排在同一天“撞车”,我们对此又无法左右,这样索性我们可以多报几所自荐学校,不再纠结他们是否笔试撞车。等到初选结果出来之后,真的获得了两所以上高校的笔试机会,再权衡自己参加哪些高校的笔试。)

  四、那么对自主招生来讲,整体完成自主招生,总共有四个流程:

  这四个程序呢,也需要大家注意。刚才跟大家讲一个时间节点,但是希望每一个家长知道这四个程序,这些程序节点要注意什么。

  (一)首先第一部分,第一步是我们准备材料。

  其实各位同学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开始进入准备材料阶段。不管你是推荐、还是自荐,材料准备,都应该现在做起来,不应该要到11月份12月份再做。材料准备阶段,对大家来讲很重要。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你们提供四个方面的材料:

  第一个材料是你们基本的学业信息,身份信息和学业信息。

  就包括你高中三年来的学科成绩和专业里面的感觉。这一部分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呢?实际上决定了你自己能够大致进什么学校。其实我们虽然说自主招生,但是实际上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基本上通过高考也是可以进去的,只有少数学生可能是有有例外的,比方突出表现。举个例子,比如讲,我们上海交大,在选拔一个学生,如果是自荐的学生,来推荐的话,我们是看他怎么样,是不是给他笔试几乎,就是看他在哪个学校,以及在这个学校里面的成绩。比如说假设是南洋模范中学,如果这个学生排在前40%,我们就认为,他就是参加高考也是有机会考进交大,因此就可以给他笔试机会。那么如果上海中学,如果一个学生排在前70%,那么我们认为高考的话,他也是可以把上海交大放在A志愿的,因此也会给他机会。其实我们就是根据这个学校往年的高考录取情况,已经这个学生在这个学校的排位情况,来决定他是不是裸考也可以进入本校,来决定是不是给他自主招生机会。

  其实大家要知道,这件事是非常清楚的。因此这个我们的基本的学校成绩是要提供在年级里面的排名情况。一般来讲,大家都知道,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都是根据这个学校往年的一本率,和这个学生在这个学校里面的排位情况进行选择。同样自主招生也是基于此类情况进行判断。所以这是第一个材料里要准备的信息。这个是在学校里面,你们就可以获得的。

    (晨雾点评:熊丙奇教授的这句话很重要:“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基本上通过高考也是可以进去的”。根据经过多年的招生积累的经验数据,高校大致了解一些重点高中每年大致排名多少可以考入本校,因此在确定初选名单的时候,就要参考这个数据。因此考生在进行自主招生选校的时候,也要大致依据这个原则。除非你是奇才怪才等特殊才能。)

  第二一个是竞赛的信息

  这个是自主招生中比较看重的。竞赛的信息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参加一些学科知识竞赛,这些我们成为硬性竞赛的成绩。就包括我们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那么这些,你获得全国一等奖,那么很显然,是进入复旦或上海交大的直推推优的行列,那至少如果是要进入上海交大,获得推荐的话,一般是市级的二等奖以上,这样的一个条件。那这就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奖项。

  那么除了这个一线学科的知识竞赛之外,另外的就是一些我们认为的比方软性的竞赛,或者能够反映出你的其他综合能力的一些奖项。为什么相对于学科竞赛来讲,这些软性的奖项不是那么引起高度重视?第一个原因,这几年我们发现,在所有学生获得的奖项之中,只有学科技能的奖项相对来说,比较硬一点,就是大家说的比较有说服力一点。其他的奖项其实都是有水分的,现在弄虚作假太严重,比如说艺术类奖项、体育类奖项,你们的综合奖项,包括评三好学生、评优秀学生干部,都会被权势交易所笼罩,所以现在越来越不会被重视了,越来越把它边缘掉。包括我们高考加分,现在也都是这个趋势。所以大家看中的就是学科竞赛的奖项,而其他奖项也可以作为其中的一方面来印证你的能力和素质。

  这是第二方面。在准备这一方面的时候,你们要准备原件和复印件,在递交学校的时候,你们都递交的是复印件,但是最后可能要验你证件的时候,需要你提供原件。那么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证书作假也非常普遍,也是很严重的。因此大家要注意。在这里面有注意,希望大家一定要把自己最能够展示自己的奖项列上,不是奖项越多越好。有的学生提供的奖项,我随手看了一下,是什么20-30项,连街道的什么奖项都提供上去了,这是没有用的。这个是一定要注意。

    (晨雾点评:熊丙奇教授讲得很实在。高校老师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也知道当今社会造假有多么严重。所以除了学科竞赛以外,其他奖项的重视程度十分有限。)

  第三一个是推荐信

  现在大部分比较好的学校,自主招生时都要推荐信。推荐信呢,有的同学是一封,有的同学是两封。就要求是学校的老师,或者你认识的一个社会知名人士来提供。这是推荐信。那么推荐信呢,主要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展示出你在某一方面的特点和你的优势。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推荐信推荐你的时候,一定还是要客观真实,不好把你推荐成一个像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一个优秀的人了。还有一个是尽量客观。最近有一个人出国留学,通过一个朋友找到我,叫我帮他写推荐信。我说我可以给你写推荐信,没关系,你把你的具体情况给我,我来看一看你的情况。没想到他们说,我把推荐信写好了,你只要签个名就可以了。那么我说我看一看推荐信。我本来就跟他不认识,我也没跟他有交往。他把我写的跟他有很深刻的交往,深层次的交往。我说这是不可能做的事情,因为我是反对这种带有一个弄虚作假的不诚信的东西。一方面是我不愿意,第二方面这是对你孩子是有害的,为什么?待会儿我会讲到这个推荐信非常重要,牵扯到到后面的面试,我们的面试的老师干什么的啊?他也不是很神通的,他就依靠你提供的材料来发挥。跟你没有关系的,你如果写进去了,万一老师问到了,对吧?这是推荐信,希望大家可以找人写,但是一定要写的客观真实,能够反映出你的个性特点。

    (晨雾点评:比较可行的推荐人应当是班主任或者相关的任课老师。有些家长喜欢找一些自己朋友圈子里直接或者间接认识的名人做孩子的推荐人,其实这是最不可取的。除非推荐信内容能提供十分合乎逻辑的证据证明考生与名人有过十分密切的接触。例如考生的某项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验受到过某位名家的指导。)

  第四一部分就是一封800字到1000字左右的自荐信。

  这个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提供。那么这个自荐信,往往我们看到的不是自荐信,都是父母来写的。因为大家有时候会亲自写。希望这个时候,我们来告诉大家,自荐信建议我们每个同学自己写,而且希望大家的是真正是借这个机会,认真思考一下自己过去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同时规划自己大学的学业生涯。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很多的学生,缺乏对自己的认真的反思,也缺乏对大学学习生涯的规划。我们这几年可以注意到,自主招生的学生,不管在后面填报高考志愿,还是在进入大学之后的学校发展,都要相对于比一般的学生更好。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自主招生的学生,在准备材料期间,认真地对自己进行了反思,或者相对来说,自己考虑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时候,我学习什么?选择什么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在这里面都要进行一个思考。那么这样的话,大学是对你来讲,是有所准备或者思考的。

  这是第一部分,就是准备材料阶段。准备四个方面的材料:一个是我们的学习成绩,一个是竞赛表现,再一个是推荐信,还有一个是自荐信。这个对我们每一个家庭来说更关键,千万要注意,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反思自己的过程,也是在准备未来的自主招生的面试过程,面试的所有题目,可以告诉大家,有50%甚至50%以上的题目全部来自于你这样的一个材料。根据你的材料来,甚至包括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还有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那么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比如有学生说我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的汉语言文学,那老师会问了,你为什么选择汉语文学,我们汉语文学这个专业很差的,复旦大学的专业比我们好多了,你为什么选我们?你要思考好吧,你要说的上海交大听得比较好听,或者你就把你的想法说的比较客观,对吧。这也是很重要。

  好这是第一个阶段。

  (二)第二个阶段就是笔试

  那么自主招生的笔试就是我们现在所有家庭都很关心的,自招笔试现在总体来说是包括三个形式:

  第一个是复旦大学千分考,这是全国范围内独一的,十门课程,然后是三个小时。

  除此之外,还有两类。

  一个是联考。

  这个在全国范围之内,总共有三大联考——一个是清华和上海交大所在的七校联考,一个是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所在的11校联考,还有一个就是同济大学所在的9校联考。这个是联考。

  再一个就是我们每个学校自己单独进行的笔试。

  那么不管是复旦大学的千分考,还是三大联考,以及每一所学校自己进行的笔试,可以告诉大家的一个概念是,这些考试都是大同小异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学科考。因此现在有不少的考生和家长有一个想法是,我准备高校的自主招生会不会影响高考?在准备自主招生和准备高考之间左右为难。那么我告诉大家,你们不要去左右为难,因为我们现在的自主招生的笔试,其实就是难度稍微高于高考的,一次灵活性更高的高考而已。因此你们以准备高考来准备自主招生的笔试。是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现在的一个笔试,它的难度,高于高考,这是毫无疑问的,低于竞赛。那么有的家长还有媒体,就曾经质疑过,自主招生为什么笔试,它的难度比高考要高,为什么?然后这个增加学生负担。我想说这是胡乱的质疑,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自主招生本身的一个本质。自主招生笔试可以比高考难,这是毫无疑问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高考的人数,上海高考人数5.5万,全国高考人数多少?912万人,上海的一本率多少?27%。全国的一本率是多少?8.5%。自主招生真正的对象是谁?自主招生真正的对象是能够达到一本线的学生,因为我们自主招生最差的优惠是达到一本线以上,因此我们考察的是一本线以上的学生,在上海其实就是前27%的学生。上海现在统一考生是5万5千人,前27%的人数就将近1万7千多人,其实我们每年参加自主招生的人数就是1万7千多人。因此,我们不是针对5万5千人考试,是针对1万多名考生的考试。因此当然它的难度是要高于高考。所以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你们千万别疑问为什么难度要比高考要高。但是它的难度肯定比竞赛低,那这是为什么?因为如果是太难了,对大家的区分度是不高的。就像我们的后面的分数是比较低的,就像你们上海,对于上海交大的笔试,三门课的分数,才多少呢?150分,可以进入复试,而这个分数是三门课在一起的总分,每门50分就可以了。而这个分数在全国范围内是低的。江苏考分是多少呢?195分。这其实可以看到,我们自主招生在全国范围内优势是很大的,这是因为我们名额比较多,这就是对待笔试。你们现在,我一直在讲,只要成绩能够达到一本线上的学生,你们都去自主招生去。千万不要考虑到,我的分数能不能行自主招生,不要这样考虑。也就是讲,假如你们学校一本率是80%。你在前80%,你就可以去自主招生,不要认为你是天方夜谭。你都可以去,因为这给我们一本线上的学生都提供了机会。有些学校,尤其是我们上海的,比如说郊区的学校,这几年在自主招生吃亏,为什么吃亏?我告诉大家是你们不知道自主招生,而且你们对自主招生产生一种误解。就是告诉学生们,准备自主招生就是要浪费时间,其实你们把学生路堵死掉了。因此凡是我去做自主招生讲座的学校,自主招生后来的名额就增加了,因为很多同学选择把握这个机会。所以千万要注意,没有任何的矛盾,这事一定要注意。

  这个是笔试,你们就是准备一个灵活性更高的高考,而且这样大家是参加自主招生,准备自主招生的笔试的同学,往往在高考中表现也比较好,为什么?就说这几年我们的数学和物理,高考会出的很难,但是这些学生准备了自主招生之后,就能应付这个考试。我去一个高中走讲座,校长说,我们今年高考不理想。我说为什么不理想,他说我们上课的难度太低了,高考难了,就应付不了。所以大家说今年的高考对四校的学生特别有利。你们就会发现这个原因所在。好吧,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准备自主招生笔试时浪费,参加自主招生笔试时浪费,没有这回事。这是笔试。

  (三)第三一个就是自主招生笔试之后,面试

  一般来说,笔试时间应该是在2月底3月初。然后面试呢,在3月底4月初。因为我们是4月底就要确定好,然后5月份就要填报志愿。

  那么对于自主招生面试,在我们现在所有考生和家长是最没有底的,甚至现在也有一些家长,甚至送学生去参加所谓的面试培训班。

  那我可以告诉大家,面试我们的考试题目总共也分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你们看了之后就知道怎么去准备,还可不可以准备。

  面试的题目,第一个是我们时政类的题目。

  一般在面试题目里面占到1/3左右。所谓时政题目,就是我们国家社会发生的时事政治的时事。这个时事给各位同学,你们学习的政治是一样的,你们的政治是要求背诵的,时间、地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但是面试是告诉你这个时间发生什么事,而是要你去分析时政的价值、意义,是开放式的,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讲到这个网络在治理谣言,那请问你认为这个网上发微博,转发500次,然后就以这个寻衅滋事罪问罪,你认为这个是对的还是错的。这个需要了解一些时事,那你要有自己的观点。你也可以认为是对的,也可以认为是错的。比如说现在李天一案,你认为这件事情反映了什么?对你们未成年人有什么教育价值和意义?还有这件事件是不是反映出舆论影响了司法?如果他不是这个名人的后代,是不是不可以判10年?那你如何去问答这个问题。这个就反映出你对社会的了解,对社会的观察。这是一类。

  第二类题目,实际上就是学科知识的运用题目,这个学科知识的题目,跟我们平时学习的学科知识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平时学习的学科知识要运算,要计算,要运用。而这个呢,它基本上是反映出你的思维、想象,跟学科知识相关,但是不是要求你背知识点,去计算什么东西了,而是给你一个方法,比如说告诉大家你统计一下,上海的这个公交车有多少?不需要你给他具体的答案,说多少车辆,需要你用一种统计方法。比如说还有一个例子,上海自贸区,你说自贸区里,哪些项目它是开放的,哪些项目不会开放。你从国家那个社会管理学方面来论证一下。这就是要你用到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跟我们社会连在一起。这就是学科知识方面的题目,这里面主要是反映出你们自己的这样一个想象力。要告诉大家的是,在面试里面,基本上学科知识不会涉及,因为在笔试里面,你以前的学科知识已经反映了,而这里面主要是反映你的思想和思维。

  第三个方面的考试题目是你价值观的题目。

  就是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里面包括公平、诚信,还有就是慈善等等。比如说针对我们现实社会中人情冷漠,比如说老人倒在地上,周围都没有人去扶。那问你,如果有老人倒在地上,你会不会去扶?有个学生说,我就不扶,那他说的有道理。他说:说不定这个老人生病了,那我扶起来之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反而故意怎么办?那我扶起来干什么?我建议打110,那保护好?如果是夏天,给他打把伞什么的。这可能就是好的答案。如果你扶,简单地讲到,我就是这个助人为乐、道德美德之类的,那可能就是一个很低的分数。所以都是一定要注意的,就是你的大的观念。

  还比如讲就是香港地区大学的自主招生,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假设你同寝室里面,有个同学是同性恋,你怎么看?有些同学,听见就脸红了。你要注意,这是一个,现实是一个多元社会,多元的世界。你不要看,现在有关的内部调查显示,上海的大学生里面就有相当比率的同性恋,只是没公开而已,或者说大家觉得很敏感而已。但现实中就有这个问题啊,在这个多元世界里面,这是一个话题,对吧,国外已经开始不会觉得敏感,但是我们现在还会觉得敏感。这些也会多出来,也会考试你,考察。

  这三类题目,你回去之后,有的是可以准备的,有的是不可以准备的。

  可以准备的部分,时政部分,这要求什么?

  要求我们同学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关注周围的时事,甚至建议你们多读一些报纸的评论,比如说文汇时评啊、解放时评啊、新华时评啊、人民日报的评论,长期观察。这里不需要你们背住时评的结果、观念,需要你们干什么?需要你们学习到观察事物的一些思维方式。这个准备是需要长时间准备的,不是说你是突击的。

  这个准备对你们来讲,其实就是在准备高考的作文。

  其实你们的高考作文老师,也会这样告诉你们,你们要选择材料。现在高考作文是一个开放式的材料作文,你们也可以看到我写的关于高考作文的一个分析的文章。这个是会成为一个趋势。我大概在2012年写了一篇文章,也被作为一个作文题目。有些人说啊,那个熊教授的那个文章,我们要经常看,我说你不要去看,去看就没有了。关键是你们自己,要长时间养成这样的一个习惯。然后呢,时间不要太长,每天30分钟,浏览一下,但同时自己要保持思考。这样一下来的话,其时,预备高考的材料作文也是游刃有余的。你可以看看全国去年、前年的全国30个省市作文题,那有些是全国统一考试,17个作文题目,你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跟时政题目有很多是有密切关系的,或者是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这个请大家要注意。你在准备这个的过程,也就是准备高考作文材料的准备过程。这个你就要准备了,而且现在就要开始准备。

  然而对于学科知识的运用,那个准备基本上是没办法准备的,因为这个面太广了,这个主要是反映出你平时的思维习惯。好吧,这个是大家要注意的。

  再一个就是对于我们的价值观念的准备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中长时间的准备。

  我们现在的学生,缺乏独立性、缺乏自主意识、缺乏责任心,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现在社会的高度关注。那我们是不是对自己负责,我们是不是对未来的大学有很好的规划,我们是不是有自强自立的精神,有平等公平的理念,都值得关注。这个是需要长时间要考察的,有些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他的责任感缺失,自立自强意识不够,这些都可能会在面试过程中把你自己的本质面目暴露出来,而这个不是可以虚盖或者掩盖的。好吧,这是大家要注意的。

  在面试的时候,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学生,可能很关注自己的仪表,关注自己的言谈举止,包括手势,该怎么坐啊,坐姿该如何啊。

  现在很多培训公司培训机构就搞这个事。那我告诉大家,这个没有必要去培训,当然你愿意去也可以。因为有的学生培训完之后,然后面试的时候,穿着一个很正式的职业装,跑来了。那么来了之后,把自己穿的职业装,弄得很拘束。然后呢,在面试的时候,坐在凳子上,他也是在考量自己的屁股究竟放在多少的位置上合适,身体的姿态啊,表现得非常僵硬。其实没有必要,我们希望的你就是学生,你就是一个17岁18岁的学生,你穿着学生服装就可以了。然后你自然地表现出你自己就可以了。我们只不过观察的是你真实的想法,你要表现真实的状态,而不是那种被塑造出来的那种言谈举止。我想我们这种自主招生,听过的同学,也就会了。对吧,大家要注意。

  所以说自主招生,面试部分是可以准备的,也有不可以准备的。我们应该围绕可以准备的部分去准备,而不是去胡乱地去乱准备。这是自主招生的面试环节。

  自主招生面试和笔试,我们都应该以准备高考的心态去准备。

  那么这样的话,就不会导致我们在高考和自主招生当中,究竟该怎么办,左右彷徨。

  (四)在面试之后,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其实就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的环节。

  面试之后,我们无非得到几个结论:一个是恭喜你,你可以过了;还有一个就是对不起,欢迎你在高考时报考我们学校。对吧?其实这两个结论可能都会影响到我们同学。

  这几年我们在自主招生之后,会发现有自主招生后遗症。

  怎么个意思?就是有些学生,自主招生过了,然后觉得自己还行,得到了学校的认可,然后是开心,放纵自己。甚至有的学校,比如我知道南洋模范中学,有段时间是把自主招生学生赶出到一个地方,专门的一个地方去读书去,因为他们在原来的地方神气活现的,影响其他同学。而那些自主招生的同学,其实后来马上就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过后一旦放纵,甚至有的同学连一般线都没有过。就是这个问题。因此,自主招生过了之后,不要认为自己就肯定进入了大学了,然后开始在那儿去觉得享受中学生活了,你们还是应该保持自己原来的状态。这一点很重要。而更加关键的一点是有的同学参加了很多学校的自主招生,是屡战屡败,最后还是没有一个好的收获。这时候其实父母心里面也焦急了,那其实孩子同学们心里也难过。那父母也有这样的想法,那这个自主招生,如果过了嘛,是好事,如果没过,打击了他的信心了怎么办?这一点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

  我认为,这里面,我们家长的心态一定要调整好。

  首先要注意的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舆论,什么舆论?如果不参加自主招生,获得学校的自主招生机会、资格,你们进入名校的机会很渺茫。你们是不是听到这种说法?那么这个说法之后会产生大家的焦虑感,就是一旦我参加这个学校的自主招生,没有获得资格之后,好了,我马上就推论,没有机会了。

  那我告诉大家,自主招生当然是一个好机会,但是,如果参加自主招生,你没有获得这个机会,你们参加高考的机会跟自主招生学生是一样的。

  这不是安慰你们,我们从道理上来进行分析,复旦大学,它现在留给裸考的学生只有100多人;上海交大,留给裸考的学生只有200多人。相对自主招生的学生来说,这确实是很少,但是你们要知道,那些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学生,可以这样讲,95%的是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高考成绩进入到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也就是说他们只不过是先一步进入这些地方,他们没有再来跟你抢余下的名额。因此,如果自主招生努力了,但是没有好的收获,千万不要认为高考中我就没有希望了。高考中我们有希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有不少的学生,也是通过裸考进入了大学,而且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产生了一种不好的想法之后,最后就会影响心理。当然有一点是,假设复旦大学把所有裸考计划全部取消,那你是没有希望了,对不对?因此这几年,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一直在反对他们全部实行全员自主招生制度。这是很多人在奇怪,说你为什么?你不是主张自主招生吗?你为什么还要反对他全员自主招生呢?其实很简单,我不是反对自主招生,我主张的是给学生多元的选择,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我自己是鼓励的,一个学生拿到复旦、交大、同济、北大,五六个学校的通知书,再来选择好的大学。那才是真正的选择。因此我们希望复旦大学有自主招生,同时有裸考,这样的话,给学生多一点的选择。而这个建议国家和上海市教委已经接受了,因此复旦大学的裸考生计划,我相信是不会取消。给每个学生更多一点的选择。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一定要调节自己。

  第二一点就是。对自主招生来讲,我们有些学生成绩非常不错,比如说在某所学校是第一名、第二名,但是参加自主招生之后,却没有获得自主招生机会。这些学生心里肯定会失衡,那么很多家长可能也会由此质疑自主招生制度是否公平和公正。

  那么这里面,其实大家要注意,自主招生的评价指标和高考的评价指标是不一样的。

  高考其实只有一个指标,就是分数。你分数高,你肯定被录取,不录取学校要出问题了。但是自主招生,分数占得比重。其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100%的指标。因此如果你成绩很好,但是在自主招生中没有被录取,很正常。你的机会就在传统的高考中。而那些可能平时参加活动比较多,表达能力比较强,然后善于突出自己的这些学生,你的自主招生机会可能就比别人远远要大一些。因此这个事情,大家要进行一个理性的分析,而无需去产生那种负面的意见。

  因此根据我们在过去那么多年来看,自主招生现在已经进入了第11个年头,从过去10多年的情况来看,自主招生的同学最后获得成功,几乎都是心态的比拼。谁认识到自主招生的积极的价值,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的比较好,最后在自主招生中都取得了成功。

  因此我觉得,所有的考生和家长,你们要做的是:第一,都去积极地去参加自主招生,第二个就是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主招生中可能会面临的挫折,第三一个就是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做好自己的时间的安排。

  如果说,每个人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主招生,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收到积极的成果。因此最后祝所有的考生和家长,你们都能够把握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实现你们的大学梦想!好,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2013-10-08 高考网 / 高考上海站 > 自主招生&保送生 > 自主招生动态

http://sh.gaokao.com/e/20131008/52537f790416f.shtml

 

 

2

 
阅读(1885) 评论 (5) 收藏(11) 转载(54)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  

    和荷2013-10-08 22:45:50 [举报]

    恭喜!您这篇博文在圈子“大学生家长圈”由“和荷”加为精华博文!
  •  

    生命的_礼物2013-10-08 22:50:18 [举报]

    博主您好!《考生家长圈》加精此文,请到圈子首页查看。继续期待您的佳作!
  •  

    凤凰展翅12012013-10-09 10:56:10 [举报]

    晨雾老师,您好! 博文里所讲到的复旦、上交预录取优惠(签订协议后,不用再填报高考志愿),只是针对上海市考生有效?还是对全国各地考生均有效呢?

    博主回复:2013-10-09 12:04:43

    由于熊教授这次讲话是面对上海考生家长的,所以本文提到的复旦、上交预录取对仅提到与上海考生有关的事项。实际上,复旦、上交的这种所谓“预录取”方式的自主招生的全称叫“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仅对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区开展并分配定额,按照两校的2013年的试验章程,复旦名额为:上海540名,浙江130名,江苏130;上交名额为:上海500名、江苏和浙江各100名。这项特殊的自主招生试验对其余省区没有开展。
    复旦、上交针对上海、江苏、浙江以外的省区进行普通意义上的自主选拔,名称叫做“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一个叫“试验”,一个叫“试点”,一字之差,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上海、江苏、浙江以外的省区的考生如果关注复旦和上交,只能参加其“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不能参加其“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其中的上交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就是华约联盟中的一员。而复旦原来在北约联盟,2012年退出北约自己单干。
    熊教授讲话中与复旦、上交相关的“预录取”方式的自主招生上海、江苏、浙江以外的考生和家长无需关注。

  •  

    凤凰展翅12012013-10-09 13:47:59 [举报]

    晨雾老师,高校对外公布的获取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人数,未分文科和理科(孩子所在学校往年获取资格的基本是理科,文科很少)。我的问题是:高校是依据什么分配文、理科通过自主招生的人数和比例呢?和文科、理科统招计划有相关性吗?
  •  

    PeteM2013-10-10 20:49:45 [举报]

    现在高校自主招生不知道要使中国几百年来的“科举”考试制度引向何方?!如果那些所谓的平时考试成绩都很好的学生搞什么“直推”还用得着“直推”?也就是他们根本就不惧考试!为什么还搞所谓的“直推”或加分“优惠”?“改革”者称是为了避免“一考定终身”,然而我国以前这方面的制度并没有造成所说的一考定终身局面!来年可以再考且最后很好的人有很多(如俞敏洪、马云等均是经历了多次高考)。所以不要为这些所谓的“改革”再找借口吧!
 
 
 
 
 

 

 
 
 
  
 

 

 
 
 
 

 
 
标签:
高考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