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束缚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2013-07-23 21:33评论(0) 浏览(308)
 ??

  

    听过一个朋友的孩子的故事:还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对土豆很好奇,天天研究为什么土豆的芽是从凹进去的地方发出来的。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让大家带一个最好玩的玩具到学校来,这孩子就带了一个土豆,结果被老师训了一顿:“怎么带这种东西来?”这孩子以后再也不碰土豆了。听后不由得有点唏嘘,或许一位优秀的生物学家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这就是目前中国典型的教育,中规中矩,完全听老师的话,忽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升学成为所有孩子和家长追求的唯一目标。为什么“创新”一词离孩子那样遥远?怎样才能拉进孩子与“创新”的距离?

  盲从权威是中国孩子缺乏创新的根源

  近日,有媒体披露国际一评估组织去年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该调查还显示,尽管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尽管上述机构的结论仅仅是一家之言,但无需寻找过多的佐证,中国孩子乃至整个民族缺乏创造力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一百多年来,我们既没有给世界贡献一些文化、思想上的创造力,也缺乏改善引领人类进步的创造和发明,在世界公认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即便经过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可以匹敌西方的物质成就,但仅就企业层面而言,也没有诞生一家伟大的有世界级的影响力的公司,没有锻造出响当当的“中国品牌”;在文化思想领域,也没有出现有世界声誉的媒体。而这些都与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息息相关。笔者认为,盲从权威是中国孩子缺乏创新的根源。

  我们注意到,体制内的应试式的教育无形中都在培养的一个“权威”式的标准答案。对于正在受教育的中国孩子来说,标准答案历来只有线性的、非黑即白的,从来缺乏一个值得探讨和商榷的学术空间。在新东方教师罗永浩的新书《我的奋斗》一书中披露,在三年级时,仅仅因为一次与老师的正常争论,他在课后就遭到该老师高一的儿子暴打。罗永浩戏称他所在的教育时期为“教育恐怖主义”,他还列举了中学语文的垃圾题目,例如:“鲁迅先生在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要有这样一句话”,鲁迅没有说过,学生怎么会知道。但诡异的是,这样的题目居然有一个全国性的标准答案,不按照这个标准答题休想升学。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在无形中都禁锢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独立思考,正是创新的必要前提。以美国大学开学前夕选修课程为例,当学生拿不准时,总会有教授说:“justtryit”(先试试看),这就是对“试错精神”的一种鼓励。

  中国课堂教育的缺失

  笔者前段时间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讲的是美国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美国老师采用沿着故事主线,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情节,发现故事的可圈可点之处,并得到一定的启发。如: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设想辛德瑞拉12点如果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会变成穿着破旧的衣服的脏脏的样子,得出要做一个守时的人的结论;老师从仙女、狗和老鼠对辛德瑞拉的帮助中,让学生认识到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人都需要朋友;老师从辛德瑞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地出现在舞会上,教导学生,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抛弃了自己,自己也要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自己机会,自己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最后,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找到了整个故事不合理之处,即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对这一发现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毋庸置疑,这样的课堂是受学生欢迎的,从这样的课堂中学到的东西,是让学生一生难忘的。

  再让我们走进中国的课堂。首先老师问道:《灰姑娘》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生平事迹如何?学生:书上不都写了么?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怎么分段,每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老师: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行不行?为什么?学生:n人开始睡觉……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课。这样的中国式的教育,能带给孩子们什么?

  不可否认,1+1确实等于2,标准答案也确实存在。然而现在,教育的问题是,在教会学生“1+1=2”之后,如何让他们萌发出“1+1≠2”的灵感。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认识到,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而现在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教学计划,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合,用着全国统编的教材,怎么能有创新?上世纪3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应邀访问苏联,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当时的苏联,所有事务,不管什么问题,只能有一种观点,这是事先就确定了的,并且永远也不能改变。因此,每次同一个人谈话,就如同跟所有人谈话了一样。一切都定了格,谁也不能别出心裁。尽管这发生在上世纪的苏联,但束缚思想,禁锢创造力的教训仍值得我们深思。

  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克服盲从权威的思想,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精神、创新精神至关重要。我们无法指望一个盲从权威的民族能拥有持久的增长力,而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的前提是个人精神的充分觉醒。民众拥有更广泛的选择,看得更多,争论得更多,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学习的热忱。每位公民都是成熟的个体,而非偏执的迷狂者。度过创造力、想象力缺乏困境的方法可能并非只靠智慧,它更依赖于公民意识的觉醒。

  在基础教育方面,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时,不用完全没有原因和理由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如果考试不都是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有第二种可能性。如果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不是古板的,而是让学生有兴趣知道为什么。如果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环节没有变成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段,学生画出来的作品不是首先问像不像,符不符合实际,而是先给以肯定,挑出其中的闪光之处。孩子们是不是能从小多些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在公共教育方面,如果我们的公共教育设施能完善一些,如果我们能有免费的少年宫活动、博物馆、画廊、公园……孩子们是不是能自觉地增长见识,接受教育,开阔视野呢?

  在家庭教育方面,如果不是家长们拼命让孩子“早开发”“过度开发”,用拔苗助长式的手段催化孩子。如果不是家长们把竞争提前到0岁,在孩子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上,又添加了各种兴趣班、补课班,让孩子被功利开发弄得神魂颠倒,孩子们是不是能多些童趣,度过一个和谐快乐的童年时光呢?

  美国教育强调玩,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注重分数,而更注重快乐、轻松、趣味。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玩耍和不做任何事情,因为当他们有时间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也有规定:“儿童有权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而中国的家长和老师认为:玩儿就是不务正业,爱玩儿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即使给他们时间,很多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玩。培养出来这样的孩子们,值得我们中国所有的教育者们深思。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