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

    2014-02-15 13:5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7)
  • 10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2014-02-15 13:51
    0 喜欢
    评论(0) 浏览(63)
  • 9

    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2014-02-15 13:50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0)
  • 8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2014-02-15 13:50
    0 喜欢
    评论(0) 浏览(48)
  • 7

    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2014-02-15 13:49
    0 喜欢
    评论(0) 浏览(80)
  • 6

    快刀斩乱麻——迎刃而解

    2014-02-15 13:49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6)
  • 5

    逆水划船——力争上游

    2014-02-15 13:48
    0 喜欢
    评论(0) 浏览(49)
  • 4

    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

    2014-02-15 13:48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6)
  • 3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2014-02-15 13:4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4)
  • 2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2014-02-15 13:4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64)
  • 1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2014-02-15 13:4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5)
  • 古代,元宵夜还有“元宵照井”的习俗,古谚语说:“照井水,面皎美。”俗传元宵夜去观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当空、皎洁玲珑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许多轶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其趣事就是出于元宵。相传,宋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官讳”,他骄横跋扈,不许百姓言“登”,因

    2014-02-15 13:4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3)
  •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

    2014-02-15 13:45
    0 喜欢
    评论(0) 浏览(65)
  •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2014-02-15 13:45
    0 喜欢
    评论(0) 浏览(49)
  •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

    2014-02-15 13:44
    0 喜欢
    评论(0) 浏览(45)
  •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2014-02-15 13:4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62)
  • 元宵儿圆圆心里儿甜甜。画一个圈圈添一个弯弯。加两个点点送你个笑脸。心儿再酸酸也该会缓缓。如果还烦烦再吃斤汤圆  送你一碗元宵: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天天都有...

    2014-02-15 13:38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9)
1-17 共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