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知识

2013-11-23 09:39评论(0) 浏览(102)

时代,课程

2013-11-16 中国教育报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应,人们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有趣、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因此近年来各种“微”事物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这些日益壮大的“微”字号队伍俨然宣示着我们已经步人了“微”时代。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更是非常繁忙,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用来集中学习,因此对学习方式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要求很高,而微课程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故此,微课程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微课程”( Microlecture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 )于2008年秋季首先提出的。2011年佛山市教育局推出“微课”模式,原本45分钟一节的网上公开课,被浓缩成5至8分钟,砍去冗长的前奏后奏,仅保留课堂难点热点内容,短短1个月时间内,就有老师上传“微课”作品1621份,点击率就已突破5万人次。

上海交通大学陈斌教授是最早尝试视频微课教学的老师之一,他是《性与健康》课程的负责人,他介绍说:“由于这门课的内容敏感,在开课之初面临着学生羞于选课,难于发言和没有女生选课等尴尬局面,”为此陈斌教授尝试通过在线平台实施微课程教育方案,他将课堂讲授、分组讨论、情景模拟与课程网站互动等多种线上、线下教学手段相互结合,教学效果明显好转。在该校2013级本科毕业生调查中,学生们推选的最受欢迎的三门通识课程,该课程排名第一。根据该课程拍摄的微电影《校内-校外》还获得了年度最佳微电影的奖项。

 “这个真的非常好!”带着女儿在广州佛山安静地看完演示后,来自湖南的外来务工者刘运娣掩不住心中的激动。她说,女儿上的是外来工子弟学校,相对公办学校师资差了点,但自己又碍于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女儿指导,有了名师远程教育就相当于免费把一个个好老师请了回家。

微课程按其服务对象与课程目标,可以分作以下用途和类别:

服务于教师:教师是微课程服务的主体,针对教师的微课程又大体上可分为课堂教学微课程、班级管理微课程、情感沟通微课程、家 校合作微课程等类别。

服务于学校:与服务于教师的微课程相比,服务于学校的微课程其着眼点在于学校层面的提升,因此其受众不仅包括一线教师,还包 括学校管理者。这一类微课程可分为以提升学校校本教研质量为目的的研究型微课程、以推荐简单而有效的研究工具为目的的工具包微课程、以打造学校特色和提升学校知名度为目的的学校品牌微课程、以 拓展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视野为目的的拓展视野微课程等类别。

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微课程则主要指向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面向学生的微课程可分为学科知识微课程、思维训练微课程、学习方法微课程、社会实践微课程、个性成长微课程等类别。

服务于家长:很多人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可实际上给予孩子最初教育的恰恰不是教师,而是家长,孩子家长,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初场所也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因此,随着微课程开发的持续推进,面向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微课也日益丰富起来。这一类微课程可分为家庭教育微课程、亲子沟通微课程、家校合作微课程等类别。

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