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不求甚解”

2014-01-24 20:21评论(0) 浏览(91)

再谈“不求甚解”

孙双金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读书境界。不求甚解,但求会意,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样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啊!

      可不知哪一年,哪一天,哪位书生曲解了陶公,以为“不求甚解”是一种要不得的读书方法,认为“不求甚解”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果真如此吗?我们试作一辩。

甚,是过分,过度的意思。甚解,就是过度的理解。不求甚解,就是不追求过分,过度的理解。孔子曰:“过犹不及”;哲学上讲究“度”,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何为“中庸之道”?就是不偏执,不过分,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读书要求解,但不能求甚解。求甚解,就是真理再往前走一步;求甚解,就是越过了哲学上的度;求甚解,就是偏离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求甚解,它超越了什么度呢?

      它超越了儿童的认知程度。儿童刚刚步入学校,求知的旅程刚刚开始,万里长征只迈出了第一步。知识的体系刚刚建构,人生的经验才开始积累。在人生的起步期,他们何需求甚解,怎么能够求甚解呢?

      它超越了儿童的思维程度。儿童期的思维是从动作思维迈向形象思维。他们的大脑尚处浑沌期,心智未开,懵懵懂懂,他们的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尚未萌芽。在这样的“浑沌期”对他们大谈什么微言大义,深度解读,是不是看错了对象,搞错了“季节”?虽不能说“对牛弹琴”,但起码可说是“自作多情”。

求甚解,它偏离了什么规律呢?

      它偏离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规律是什么?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老师的教,七分得益于自己的学。”鲁迅先生认为,学好语文没有什么诀窍,四个字:多读多写。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说,假如我是语文教师,我只做两件事,就是让学生大量地课外阅读,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诗圣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学习不是靠质取胜,而是靠量取胜,厚积薄发,日积月累,聚沙成塔,量变发生质变。没有大量的阅读积淀,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没有长年累月的写作实践,仅凭语文书上有限的文章在那里求甚解,明大义,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那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它偏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什么?就是遵循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儿童亲近语言,大量阅读,重视积累,喜爱表达。为什么儿童第一次拿到语文书阅读起来兴致勃勃,乐此不疲,而当老师讲解课文时却变得兴致寡然,味同嚼蜡呢?因为老师自以为是的讲解和分析倒了学生的胃口,败了学生的兴致。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只求适解,不求甚解,广泛阅读,大量积累,那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理想的效果。

      好读书,不求甚解,只求适解,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让我们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走上这条充满阳光,充满鲜花,充满快乐的阳关大道吧!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