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是怎么死的

2013-10-31 11:34评论(0) 浏览(118)

 

      韩非,战国时韩国的公子,贵族,是当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用严酷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其学说在韩国未被韩王采纳,非常郁闷,非常想象商鞅那样找一个诸侯国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战国后期的秦始皇时代,秦国已经拉开了统一的序幕,一次韩非做为韩国使者出使秦国,秦始皇对韩非早有耳闻,对其非常敬重,就把他留在了秦国,待为上宾。韩非曾对秦始皇说,他愿意替秦王出使各国,破解六国的合纵(苏秦时代为六国出的联合抗秦之策),助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完不成任务,愿提头来见。秦始皇非常高兴,可是丞相李斯不看好韩非,他对秦始皇说:“一个人只有先爱他的亲人才会去爱别人的亲人,只有先爱自己的国家才会爱别人的国家,象韩非这样的人,一旦有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别国灭掉自己的国家,这样的人怎么能够重用呢?”秦始皇一听有理,就赐韩非死,韩非无奈之下服毒自尽。

       当然,这中间有李斯的嫉贤妒能之嫌,但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在春秋战国那个动乱的年代,各家学派都在向诸侯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良策,许多人并未有家国的概念,当时的那些风云人物又有几个是在自己的国家来施展自己的抱负,象李斯(蔡国)、商鞅(卫国)、范雎(魏国)、蔡泽(燕国)、吕不韦(阳翟)在秦国服务;苏秦(周)为六国服务;伍子胥(楚国)、孙武(齐国)为吴国服务;申不害(周)为韩国服务等。 一直到后来的西汉,儒学真正推行开后才逐渐对个人和家国的关系确定下来,一经确定便成为中国人的一条基本的行为准则。在民间,多数人在交朋友时,不交那些对父母不孝的人;在国家动乱时,比如抗战时期,对那些帮助日本人管理中国人的汉奸,民众都嗤之以鼻。所以在对待孩子的德育教育上,我认为先不要讲大道理,先让他们学会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及到他人,以致国家。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