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应成为一种习惯

2016-01-11 14:31评论(0) 浏览(105)

“一个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阅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现如今大多数的父母都明白,但随着孩子进入小学、中学,学业负担不断加重,阅读和学业开始争抢时间,二者间的矛盾也变得似乎难以调和。 作为一位怀揣教育理想的学者,近年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尤其是童书阅读。在不同场合,他都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其阅读史”。他是如何看待学业和阅读的兼容问题的?为什么在学生时代培养起阅读习惯尤为重要?以下是对朱永新的采访: “精神饥饿感”更易在中小学阶段形成 “阅读就像美食一样。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想吃,读了好的书,也会让你不断地去找好书读。”说起阅读,朱永新很形象地用美食打了个比方,他说,阅读会带给人喜悦感、新鲜感,这些最后都会汇聚成精神上的饥饿感,也正是有这种饥饿感作为动力,他每天清晨都比一般人早起两个小时,专心读书。 但正如孩子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朱永新认为,这种“精神饥饿感”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形成,因为科学上一般认为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 新疆奎屯八中的一个名叫塞甫丁·哈斯木拜的同学让朱永新记忆深刻。这个孩子所在的学校参与了新教育实验(由朱永新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旨在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个孩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接触汉语。”朱永新说,但是,从此之后塞甫丁·哈斯木拜就像一个被饿了很久的孩子,再也丢不下图书了。他用了三四年的时间读了几百本书,在2012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十大读书少年中,塞甫丁·哈斯木拜入围成为其中一员。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莉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都一起运行的,而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语言的能力开始退化,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是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 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以后的历程,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 事实上,孩子长大以后,是用在14岁以前所阅读的东西、所体验的东西、所经历的东西、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基本价值观,用感恩、慈善、友爱等这些最伟大的观念和知识在建设。 “所以,孩子早期的经验对成长非常重要。当他们成人以后,他们是用孩提时代所获得的东西为根基,继续去构建内心的成人世界。”朱永新说。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当了小学生家长的妈妈发现,再美好的计划都跨不过上学这道坎儿。在孩子上学之前,这位妈妈一直坚持给孩子读各种故事,也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自打一上学,孩子阅读的时间被一点点地挤掉了,“又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又要保证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舍。”这位妈妈说。 这位妈妈的苦恼绝非个案。在巨大的应试压力面前,如何平衡阅读和学业,是摆在很多父母,尤其是城市父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 “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家庭作业越多,孩子可能会越笨。”朱永新说,重复的练习是孩子最讨厌的事情,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但是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并无作用。 依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种类型: ▪ 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 ▪ 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 ▪ 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是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 不爱教科书只爱课外书,“这种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还是有希望的。” “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朱永新说,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这两套大纲绝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和补充的。 朱永新介绍,在一些进行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中,有些老师可以仅用1个月的时间把课程讲完,剩下的大量时间进行阅读。 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只盯着分数,而成长绝对不仅仅是成绩的增长。“阅读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好,它在给孩子的成长打好精神的底色。”朱永新说。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自主飞翔。” 事实也证明,大量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朱永新介绍了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学校的陈美丽老师班里的故事。陈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了大量的阅读,像《夏洛的网》、《波丽安娜》、《山居岁月》、《中国神话传说》、《希腊神话》等。结果,陈老师班里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大量的阅读而下降,反而比排在第二名的班级高出三四分,比排在最后一名的班级高出了10分,比年级平均成绩高出了5分。 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处在离线状态 即使是充分了解阅读重要性的父母,仍然有很多困惑。 刚过去的那个暑假,壮壮的妈妈一直奔波于各大医院之间,因为壮壮的视力突然变得很差,“有一只眼睛只有0.1了。”壮壮妈说,壮壮今年上一年级,面对即将到来的更加繁重的学业负担,壮壮妈希望尽早恢复孩子的视力。“孩子的眼睛变差就是因为家里有了iPad之后,虽然尽可能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但是,也在上面下载了很多故事还有一些学习软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的家长和孩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股电子阅读的浪潮中。对此,朱永新认为,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提供的内容太过绚丽动感,这对低年级的孩子还是有危害的。“对孩子专注力和宁静的心态的形成都是不利的。” 朱永新认为,网络、电影、电视大多只能带给人们一时的感觉刺激,这种快感是感官性的、短暂的,而阅读带给人们的既有丰富的感官刺激,也有感官之外的无尽想象,还有对天地人生的深入理解,这种快感是全方位的。 “过早‘触电触网’,会使孩子失去思考的能力,孩子会变得只会看不会想。”朱永新说。对于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阅读的现象,朱永新说:“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 他认为,网络上更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是很难获得的,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人类思想的进化,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座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惟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 要让每个孩子方便地得到最适合他们的图书 阅读重要,比阅读更重要的是给孩子读什么。 “我现在就有这样的困惑。”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说,学校每天会利用孩子早晨到校这段时间给学生放古诗,“几十首古诗全部用说唱的方式录制,孩子在家里时嘴里经常叨叨,不过怎么听都不是味儿。”据这位妈妈介绍,别管是“锄禾日当午”还是“床前明月光”,什么样的诗句在孩子嘴里都用欢快的说唱节奏唱出。 “这种方式追求的是琅琅上口,是为了让孩子记住。”朱永新说,但阅读的关键不是背下来,而是体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 “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孩子的阅读也是一个阶梯式的、逐步过渡的过程。”朱永新说,在最初的粉红色的阶段,阅读是以读、写、绘、儿歌、童谣为主,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阅读则表现为大声朗读、复述故事、默读等形式,到了再高的年级,就要开展主题的探讨了。 阅读如此重要,但究竟什么书才适合孩子? 推广阅读“第一人”朱永新的超实用书单 “让每个阶段的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物” (I) 中国0-7岁孩子的阅读书单 ▉ 学龄前基础书单(0基础阅读):年龄段书名 (0-3岁,10本)《中国童谣》《大象杂技团》(“乐悠悠图画书”系列)《可爱动物操》《米米爱模仿》(“米米系列”)《好饿的毛毛虫》《鼠小弟的小背心》(“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小玻在哪里》(“小玻翻翻书系列”)《米菲住院》(“米菲绘本系列”)《波波去购物》(“小鼠波波“系列) 《我要拉baba》(“噼里啪啦系列“) (3-4岁,10本)《外婆桥》(“永远的儿歌小球听民乐”系列)《一园青菜成了精》《你一半,我一半》(“儿童多元智能绘本”系列)《子儿,吐吐》《拔萝卜》《逃家小兔》《数数看》《大卫,不可以》《我就是喜欢我》(“青蛙弗洛格系列“)《和甘伯伯去游河》 (4-5岁,10本)《乡下动物园》(“中国绘”系列)《武松打虎》(“京剧猫”系列)《吃黑夜的大象》(“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妈妈,买绿豆》《神笔马良》《雪人》《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巴巴爸爸的马戏团》(“巴巴爸爸经典系列”)《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电视迷》(“贝贝熊系列”丛书) (5-7岁,10本) 《带不走的小蜗牛》(“小蜗牛自然图画书系”)《小巴掌童话》《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巨人和春天》《进城》《野兽出没的地方》《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苏和的白马》《田鼠阿佛》《犟龟》 ▉ 学龄前推荐书单(进阶阅读):年龄段书名 (0-3岁,15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我喜欢书》《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让我荡一会儿吧》(“小猫当当”系列)《我不怕孤独》(“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爱米丽》(“爱米丽系列”)《做鬼脸》(“聪明的小宝”系列)《小圆圆早上好》(“小圆圆”系列) 《小鞋子,走一走》(“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这是什么形状》(“小酷和小玛”系列)《乔比洗澡》(“乔比洗澡书”)《藏猫猫》(“婴儿游戏绘本”)《蹦》《什么地方不一样》(“创意启蒙胶片书”系列)《打预防针,我不怕》(“可爱的身体”系列) (3-4岁,15本)《我的第一本古诗小童话》《一幅抽象画》(“颜色国的秘密”系列)《小猪尼奴》(“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古利和古拉》《谁的自行车》《菲菲生气了》《小真的长头发》《阿立会穿裤子了》《我不要去幼儿园》《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黄雨伞》《蜗牛的家在哪里》(“科学宝宝图画书”系列) 《你睡不着吗?》《咕噜牛》《家里的安全》(“我的安全养成书”系列) (4-5岁,15本)《老鼠娶新娘》《小丑鱼》(“冰波系列童话绘本”)《九色鹿》《小马过河》(“中国优秀童话书典藏”系列)《安的种子》《100层的房子》《阿文的小毯子》《14只老鼠赏月》(“14只老鼠”系列)《大象能玩撑杆跳》(“我们爱运动”系列)《点》《图书馆狮子》《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我不知道我是谁》《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变焦》 (5-7岁,15本) 《团圆》《镜子里的小孩》《春神跳舞的森林》《小小牛顿幼儿馆》(第一辑)《俺们农村》《想当老师的猫》(“王晓明心情童话绘本”)《雷公糕》(“波拉寇心灵成长系列”)《极地特快》《我的第一套职业体验书我最熟悉的……》《奇趣谜》(“I SPY视觉大发现”系列)《有色人种》《小威向前冲》《梦游妖怪城》(“数学游戏故事绘本”系列)《睡美人》《玛蒂娜学做厨师》(“玛蒂娜”系列)(II)中国7-14岁学生的阅读书单 ▉ 1-6年级基础阅读书单: 学段类别书名 小学低段(1-2年级,10本) 文学蝴蝶·豌豆花稻草人没头脑和不高兴小猪唏哩呼噜猜猜我有多爱你不一样的卡梅拉(我想去看海)科学第一次发现(濒临危机的动物)神奇校车(在人体中游览)人文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中国神话故事 小学中段(3-4年级,10本) 文学千家诗三毛流浪记宝葫芦的秘密安徒生童话长袜子皮皮亲爱的汉修先生科学奇妙的数王国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人文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书的故事 小学高段(5-6年级,10本) 文学西游记城南旧事草房子我的妈妈是精灵夏洛的网科学科学家故事100个昆虫记地心游记 人文孔子的故事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 1-6年级进阶阅读推荐书单:学段类别书名小学低段(1-2年级,15本)文学百岁童谣寻找快活林熊梦蝶 蝶梦熊月光下的肚肚狼格林童话选让路给小鸭子青蛙和蟾蜍木偶奇遇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科学一粒种子的旅行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动物王国大探秘人文笠翁对韵人 小学中段(3-4年级,25本)文学武松打虎孙悟空在我们村子里让太阳长上翅膀小英雄雨来戴小桥全传舒克贝塔航空公司我是白痴雪花人父与子丁丁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柳树间的风彼得·潘时代广场的蟋蟀窗边的小豆豆 科学生命的故事最美的科普·四季时钟系列有趣的科学 101个神奇的实验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人文成语故事图说中国节讲给孩子的中国地理希腊神话故事儿童哲学智慧书(第一辑) 小学高段(5-6年级,30本)文学绘本聊斋寄小读者有老鼠牌铅笔吗?四弟的绿庄园我要做好孩子狼王梦狼獾河铁丝网上的小花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小王子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不老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科学飞向人马座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安德的游戏森林报万物简史(少儿版)科学家工作大揭密 人文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老子说 庄子说世纪三国中国孩子的梦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希利尔讲艺术史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的对话居里夫人的故事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