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如何培养优秀孩子

2016-09-21 10:44评论(0) 浏览(62) 转自:宝儿老师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学习,让孩子的成绩优秀。
第一,寓教于乐,培养兴趣。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天性。但是我们不少的学校和家庭为了让孩子早日成为“精英”或优等生,增加了作业量,哄骗或威逼着孩子去做,有的甚至一做就是几个小时。殊不知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高中的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最多也不超过30分钟,这就是说孩子做作业30分钟后,必须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其“换脑子”转移兴趣。因此,这个时候应不失时机地把孩子的学习内容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娱乐游戏之中,如运用问答式、猜谜法、比赛法,这样既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又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如果人为地增加作业量,哄骗或威逼着孩子一做就是几个小时,孩子厌学也就不足为奇了,长期发展下去,难免会进入恶性循环,这样的孩子不但没成为“精英”或优等生,反而成为了“问题儿童”。教育不应只强调死记硬背所教的内容,而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第二,明确规范,培养习惯。首先要让孩子明确学习文化知识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有每天按时完成老师所留的作业,才是讨人喜欢、人人喜爱的好孩子;然后再逐步结合一些古今中外刻苦学习成材的事例进行强化,进而使孩子完成作业成为其自觉的行动。应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积极方面,及时、真诚地予以赞扬,尝试着成为孩子的朋友,当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与褒奖,从心理上得以强化。
第三,加强辅导,适时调节。学习是需要方法和有规律可循的,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作业辅导,比如预习找疑难,上课记重、难点,复习联新旧,课内外知识联结(包括直接的观察、实践,间接的辅助书,尽量开阔孩子的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增加学习兴趣)、文理科交错、读写交错等等;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一般在30分钟左右就需要调节。孩子的大脑活动表现为易兴奋、易疲劳,所以要注意休息,才能提高效率。因此,不仅仅注意被动地休息,最好应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使大脑及躯体都得到积极性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对调剂大脑功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还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第四,灵活安排,订立契约。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要过于刻板。比如广播或电视有孩子十分想听或看的,也非常有益的节目,就不妨把做作业的时间暂时变动一下,让孩子把这个节目听完或看完再做作业。还可以与孩子商量后提出一些要求,如果他能做到某种要求,就奖给一种奖励物,那是一种“代币”,是用硬纸做成的小圆片,上面写有“1、2、5、8、10”等分值,达到哪种要求就奖给相应的分值,用分值可以换他喜欢的食品或活动等。当然若不喜欢这些奖励经商量后可作更改。制订并把契约贴在墙上以后,每天严格检查,做记录,对孩子做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当孩子按契约做了,就一定要履行契约,满足契约上规定的条件,不能反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会逐渐喜欢做作业了。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5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