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不是一两天就成就的

2015-12-23 11:19评论(0) 浏览(43)
优质课不是一两天练就的 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2/21 13:55:32 教师的教学功力如何,通常是通过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体现出来。什么是优质课呢?根据自己的理解,优质课是经过认真备课,把教学功力用在优化的教学过程的典型反映和集中体现,由学生的学习所得来证实的有效活动。它不是一节课就能评定出来的,现实中我们经常开展的优质课竞赛,实际上只是某位教师教学有效活动的一个关键点,基本能反映平常的教学功底,其中,不乏照抄照搬别人成果和作秀的成分。 我在管理学校的十多年中,在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工作方面,自己边学边做,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鼓励老师积极参加校内的教研活动,经过校内选拔再送参加县级以上单位的上课竞赛,学校一直办有校刊,多年的艰辛历程告诉我,一部分能站稳三尺讲台,上课优质常态化的人廖廖无几,其原因是教师必需具备以下基本功:学生要熟悉,理清教材编辑意图,备课要优质,极强的讲解能力,灵活处理课堂过程的智慧,能快速找准学生学习的困惑点(即辅导能力),归纳总结中事半功倍的复习,肯钻会学的自我研修,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个性。 自我研修是上好优质课的前提条件。有的人,为了评职称、评优评先,就翻找资料、网上查阅、请名师指导,忙得不得了,一旦事情办妥,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种急功近利的治学态度,是难上出优质课来的。在岗的自我研修,就是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经过反复权衡和比较,发扬光大其长处,舍异其短处,在教学中向自己的失误学习,把由自己想当然而出现的错误记一记,用心记住自己传统思维与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路相悖的不良方法;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在钻研、备课、辅导学生等方面的优势,学习他们教学课堂中的组织、讲解分析、课堂练习的搭配等教学技能,要深入别人课堂,同时也要请他们听评自己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每位同事都是自己的老师,在业务的学习自修中,始终要承认存在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要弯下腰身向学生学习,在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一科的知识容量是难能比上老师的,但学生在某个特定方面的学习,肯定有闪光点和独到的见解,每当这种情景出现的时候,除了及时鼓励学生之外,自己要即刻记住难得的教学第一手材料,同时,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也是自己学习提高的培训教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许多人总是埋怨没有时间读书学习,在学校,教育教学任务重确实存在,但找不出时间学习,恐怕是一种借口,主要是没有养成看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不管看什么书,都是间接学习别人经验的一种活动,别人强的地方,就要借鉴,有一颗不断充实自己的进取心,就能很好地看进书,就能常年与书为伴,能从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也能找到自己教学难题的巧解良方;利用现实的网络媒体,与天下的良师益友共同学习与探讨,这是有效快捷的自我研修路径。 精心备课是上成优质课的基础。做任何事情,难在设计阶段,一堂课45分钟,如何把知识点传授好,怎样才能掌握重点,又能处理好难点,还有师生互动,课堂练习处理,课堂组织,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公平教育等等,所有这些要做的事,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就很难,因为备课是课前的一种“猜测”和纸上谈兵的方案,尤其对优质课竞赛更是如此。能备好一节优质课,准确的说,是我们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自我完善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结果,它不是业外人想的那样简单,也绝非一时的奇思妙想。精心备课“精”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善于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弄清学生的困惑之处,然后再在备课中“对症下药”。其次,老师要熟读教材。教材包括教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配套的练习册,相当多的老师认为教材就是教本,要弄清每道例题、练习题、习题、复习题、思考题等的意图及在本章节的地位和功能,要重视章前引例、阅读与思考、教学活动、实验与探究、拓广探索等的讲解和辅导,特别是对拓广探索题的恰当处理(许多题是提前章节超前安排的)。再次,脉准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备好有利于学生身心成长、能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的智商和情商的上等课。按办学和教育功能的目的要求,每位老师都应该上优质课,课堂中的每一节课也必须是优质课,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做不到,然而,现实中很多课堂变成敷衍了事。优质课应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态,可是,当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平时里课堂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期终追求高分数为终极目标,把教育宗旨弃之一旁,备课时只准备考试的内容,其它概不涉及,只要考试的指挥棒不折断,备课的重心就永远为急功近利的教学服务。如何备好有利学生今后发展的课呢?例如,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在备课时,不能就列方程、解方程而备课,方程在实际生活的大量存在及便利的应用,方程是人类社会的生活元素与数学的有机结合,是反映多彩社会浓缩在数学里的等式,因此,在备课时,应从生活素材转化为数学(方程)知识的数学教育方面思考,在急功近利的基础上,添加上数学教育的成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多加思考,这样的课,才算是优质课。 能讲会说是教师课堂教学必备的本领,是上好优质课的关键。语音悦耳,具有亲和力;课堂巧用语言技巧,容易引人入胜;如能风趣幽默,则是引发课堂学生兴趣的高级催化剂。上乘的语言表达能力,会给老师插上成功的翅膀,是教师在课堂成就优质课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时时处处充溢着交流的语言,别开生面的导入需要机灵的语言,环环入扣的知识讲解需要智慧的语言,归纳结课需要精练准确的语言。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多元化,平铺直叙的普通式,抑扬顿挫的启迪式,分组讨论的互动式,高级讲授的幽默式,解惑点评的反馈式,引人思索的提问式……语言是教师传输教学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良好的语言能力是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和条件,优美的语言是造就优质课的关键。 优质课是优秀教师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充分展示个性的优等课,是智慧和艰辛劳动的结晶,是引领教学潮流的活动。拥有扎实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他们不会满足现状,不会墨守陈规,也不会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的后面照抄照搬,他们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手边的教材着手,从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学来的新理念去思索,尝试开发自己以及别人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这需要精湛的业务能力,更需要胆量。在目前以分数衡量工作业绩的教师工作的大环境,没有几人敢做冒险的事,由优秀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具有独特性效果、忘我辛劳而钻研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优质课,除了反映优秀教师过硬的教学业务能力外,则是展示优秀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人格魅力、感召力、内化力等方面的风采,从高层次讲,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招牌,是对教育教学的贡献。 优秀教师之所以成优秀,就是集自觉自修、精心备课、苦练讲课本领、勇于创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他们不畏困难、忘我工作,以培养有长远发展能力的学生为已任,以炼就过硬教学能力为工作目标,日复一日地认真讲课,在高标准的要求中,去寻找自己教学的最高境界——优质课。 优质课不是靠投机取巧获得的,也不是专家评讲和包装出来的,而是由教师过硬的教学功力支撑的。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