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荐读) “爸爸,为什么要上学呢?”儿子上学不久问爸爸。 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吧?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上6六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

    2015-11-20 20:29
    2 喜欢
    评论(0) 浏览(41)
  • 都说,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的一生。但您知道吗?其实,真正拥有这些习惯的人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自己的孩子成绩怎么也上不去。网上,一位从教多年的老师写下了自己的经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好的学习习惯?又有哪些好方法呢?据说,这些习惯,是一位北大状元具有的,您看看,自己能够传递给自己孩子几个?1、记忆习惯。可以让学生采取一分钟记忆的方法。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培养孩

    2015-11-20 20:28
    2 喜欢
    评论(0) 浏览(88)
  • 2015-11-20 20:27
    2 喜欢
    评论(0) 浏览(51)
  • 诠释幸福的前题是理解幸福。毫无疑问,事业、爱情、金钱、友谊都能带来幸福,但这种理解涵盖面大,过于笼统,因而也显得有些肤浅。 事实上,幸福感是一种纯个体、纯心灵的体验,它是外部所有事物在心灵的折射;它是一种诱发,它本来就在每个人心灵深处,当他被触动、被诱发时,幸福就悄然来临。 不幸的人并非真的没有幸福,而在于不善于创造触动、诱发的境遇,不善于捕捉现实境遇中的亮点,不懂得幸福永远是相对的,流动的,可再

    2015-11-20 20:27
    1 喜欢
    评论(0) 浏览(41)
  • 上好一节课不容易,但也并非高不可攀,无计可施。换言之,我自己未必就能上好一节课,但我知道怎样才有可能上好一节课。我认为,要想上好一节课,至少以下几点不可或缺: 第一,精打细算。也就是一节课的时间如何有效科学进行分配,一节课就40分钟,究竟怎样分配才算合理,这一点必须进行精确计算,否则,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必须分秒必争,精心谋划,切忌脚踩西瓜皮,人为浪费。 第二,精耕细作

    2015-11-20 20:25
    1 喜欢
    评论(0) 浏览(46)
1-5 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