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鼓励,不要表扬”是误区!最好的鼓励是教会孩子这些

2016-08-05 09:52评论(0) 浏览(1016)

看了一篇“要鼓励,不要表扬”的文章,真是把我看糊涂了,难道赞一句“你真聪明”就真的会把孩子一生给毁了?而一句“你真努力”就足以让孩子在正能量的笼罩下所向披靡? 其实,“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并没有什么绝对可做可不做的。反复看了文章中提到的斯坦福大学实验,我觉得,问题的实质只在于:怎样让孩子正确地归因,正确地评价自己。 表扬孩子聪明,是将成功归因于“天赋”,而天赋是自己不能掌控的因素。反之,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努力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这样一来,夸孩子的分寸就很好掌握了,家长可以直接夸“这件事你做得真好”,把目标定位在具体的一件事上,而不是泛泛地夸“你真聪明”“真乖”之类;然后要指出你做得好的原因,“你很认真”,“你很努力”,最好还要有具体的描述,“我看见你想了很久,终于想出来了!”当你说出这话时,不用直接将“你真努力”说出来,但你对他的努力的肯定已经表达清楚了,孩子也会在自然的交谈中受到鼓励。 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夸孩子聪明,如果孩子从成功中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的聪明,那何尝不是一种喜悦和激励。阿德勒说,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证明自己优越。智力上的优秀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只不过不要把这作为唯一的依靠,除了聪明以外,还需要其他品质。 如果孩子确实聪明,不必怯于承认这一点,大大方方地欣赏自己的聪明,犹如欣赏自己的努力一样。 有些事情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达到和别人一样的高度,那也是很危险。因为你就很可能把孩子的不够成功归因于“你不努力”,巴不得孩子一天25小时都在学习,看见孩子有一点分心就焦虑不堪,而且总是把“你看你,成天都在玩,别人谁谁……”挂在嘴上。过分强调天赋不好,过分强调努力也不好,因为“努力”毕竟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种,并非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以我自己为例,“努力”并没有给我带来绝对的掌控感,当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却仍然写不出自己满意的小说时,我真的对“努力”的魔力产生过怀疑,我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我的天赋不够!要承认自己天赋不够,比承认自己不努力要痛苦得多。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否定!但是,否定也是自我认识的一部分,你终究要面对自己。 夸孩子聪明的后果,可能就是让孩子产生一个“聪明”的自我评价,然后他就去尝试聪明人才能完成的事,如果受到挫折,会对自己的聪明产生怀疑,这是一个痛苦的心理过程。有些人害怕这个过程,就干脆不去尝试,永远活在幻觉中。这大概是表扬孩子聪明的害处。 但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聪明,所有的成功都来自努力,那他是否又有勇气去尝试那些需要聪明才能完成的事情呢?我觉得文章中提到的这个“表扬与鼓励的不同效果”实验,针对的只是一个短期任务,并不一定能代表孩子自我认识的长期过程。至少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我意识不到我有文学写作的天赋,我不觉得我比一般人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我根本不会去碰写作这件事。 至于我的天赋到底有多少,我到底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修正的。我现在已经明白,我不可能写得和马尔克斯一样好,但我还是要写,因为我可以写得和鲁稚一样好,我有我自己的好,我努力写就可以实现我自己。所以,“聪明”和“努力”这两件事是可以兼容的,并非你死我活,不能共存。 我也一直对儿子说:“你很聪明,你有天赋,你要珍惜自己的天赋!”结果,似乎也没有害到他,他很努力,也写出了作品。珍惜天赋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而世界上再没有比意识到自己有天赋更能激励人的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就看你能不能够发现。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也是父母最该做的事。 正确归因,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这才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努力去做,自由自信地面对世界,尝试各种可能性,人生就必定丰盈而美好。 看了一篇“要鼓励,不要表扬”的文章,真是把我看糊涂了,难道赞一句“你真聪明”就真的会把孩子一生给毁了?而一句“你真努力”就足以让孩子在正能量的笼罩下所向披靡? 其实,“表扬”和“鼓励”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并没有什么绝对可做可不做的。反复看了文章中提到的斯坦福大学实验,我觉得,问题的实质只在于:怎样让孩子正确地归因,正确地评价自己。 表扬孩子聪明,是将成功归因于“天赋”,而天赋是自己不能掌控的因素。反之,将成功归因于“努力”,努力则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这样一来,夸孩子的分寸就很好掌握了,家长可以直接夸“这件事你做得真好”,把目标定位在具体的一件事上,而不是泛泛地夸“你真聪明”“真乖”之类;然后要指出你做得好的原因,“你很认真”,“你很努力”,最好还要有具体的描述,“我看见你想了很久,终于想出来了!”当你说出这话时,不用直接将“你真努力”说出来,但你对他的努力的肯定已经表达清楚了,孩子也会在自然的交谈中受到鼓励。 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夸孩子聪明,如果孩子从成功中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的聪明,那何尝不是一种喜悦和激励。阿德勒说,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证明自己优越。智力上的优秀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只不过不要把这作为唯一的依靠,除了聪明以外,还需要其他品质。 如果孩子确实聪明,不必怯于承认这一点,大大方方地欣赏自己的聪明,犹如欣赏自己的努力一样。 有些事情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如果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达到和别人一样的高度,那也是很危险。因为你就很可能把孩子的不够成功归因于“你不努力”,巴不得孩子一天25小时都在学习,看见孩子有一点分心就焦虑不堪,而且总是把“你看你,成天都在玩,别人谁谁……”挂在嘴上。过分强调天赋不好,过分强调努力也不好,因为“努力”毕竟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种,并非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以我自己为例,“努力”并没有给我带来绝对的掌控感,当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却仍然写不出自己满意的小说时,我真的对“努力”的魔力产生过怀疑,我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我的天赋不够!要承认自己天赋不够,比承认自己不努力要痛苦得多。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否定!但是,否定也是自我认识的一部分,你终究要面对自己。 夸孩子聪明的后果,可能就是让孩子产生一个“聪明”的自我评价,然后他就去尝试聪明人才能完成的事,如果受到挫折,会对自己的聪明产生怀疑,这是一个痛苦的心理过程。有些人害怕这个过程,就干脆不去尝试,永远活在幻觉中。这大概是表扬孩子聪明的害处。 但是,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不聪明,所有的成功都来自努力,那他是否又有勇气去尝试那些需要聪明才能完成的事情呢?我觉得文章中提到的这个“表扬与鼓励的不同效果”实验,针对的只是一个短期任务,并不一定能代表孩子自我认识的长期过程。至少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我意识不到我有文学写作的天赋,我不觉得我比一般人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我根本不会去碰写作这件事。 至于我的天赋到底有多少,我到底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修正的。我现在已经明白,我不可能写得和马尔克斯一样好,但我还是要写,因为我可以写得和鲁稚一样好,我有我自己的好,我努力写就可以实现我自己。所以,“聪明”和“努力”这两件事是可以兼容的,并非你死我活,不能共存。 我也一直对儿子说:“你很聪明,你有天赋,你要珍惜自己的天赋!”结果,似乎也没有害到他,他很努力,也写出了作品。珍惜天赋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而世界上再没有比意识到自己有天赋更能激励人的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就看你能不能够发现。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也是父母最该做的事。 正确归因,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这才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努力去做,自由自信地面对世界,尝试各种可能性,人生就必定丰盈而美好。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9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