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在上梅的日子

2015-11-28 23:00评论(0) 浏览(112)

                         飞虎队在上梅的日子

                                   向光辉 罗贵雄

 

     1941年,陈纳德率领的美国空军志愿队——飞虎队有近40人来到新化支援抗日。当时,他们驻扎在当时的新化县上梅中学教师宿舍,后来芷江机场扩建成之后,这支飞虎队分队于1942年离开新化移师芷江。见证了当年飞虎队队员的92岁晏石成[1]老人和82岁罗崇顺[2]老人还健在,对于这段抗日的尘封往事,两位老人仍历历在目。

 

          抗日湘中飞虎队  古樟树下绿军营

      晏石成老人回忆,当时他正在上梅中学读初中。有一天,同学邹息云兴奋地告诉他:“美国飞行员来了,住在老师的宿舍楼5舍。”他当时还有点不相信,于是和同学悄悄躲到5舍边的古樟树后去看。果然看到5舍有一些穿军服的高个子、高鼻子、白肤色的年轻人在里面住,也看到洛伽庵有穿军服的人在里面住。他们说的话,晏老当时基本上听不懂,原来这就是美国支援中国的飞虎队。这些飞虎队的队员中也有些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肤色的军人,看起来蛮像中国人,但是他们却说一口英语。他们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很热情,他们平时很少随便走动,但只要一出来,遇到谁都会很热情地主动打招呼,会向你挥手致意。晏老说:“我们这边的人听不懂他们讲的话,当时,有的人想到一个办法,为表达对他们抗日支援我们的敬意,就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向他们致意;美国的飞虎队员们会很高兴,有的队员还乐得呵呵笑,也伸出自己的大拇指笑着回敬我们。”

       晏老记忆最深的是,飞虎队队员们对学生特别好,会每隔一个月给困难学生发放豆粉和奶粉。当时,飞虎队的飞机常不时地向上梅中学大操场投放物品,这里面有不少豆粉和奶粉;老师组织我们学生也帮着飞虎队的队员去搬,我们看到这些豆粉和奶粉都是用洋铁皮桶桶装的,大概一桶一斤到五斤重,上面印着英文。虽然,那时我们也学了些英文,但是桶上的英文,我们也是大多不认识。当时,我和同班的史筠(原名康传书)也参加了搬运。搬完了,飞虎队的一位叔叔微笑跟我说:“Thank you !”,然后伸出双手拥抱了我一下。“Thank you(谢谢)”这句我们懂,阎戈南老师(当时中共地下党员,新化县特别支部书记,原名杨黎原)曾教过我们的英文课,这句英文我们常读,知道是“谢谢”的意思,我边用左手擦拭着脸上的汗珠,边用右手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向他们致敬。这位飞虎队的飞行员叔叔也乐呵呵地像我一样伸出自己的大拇指向我微笑着致意。

     每到飞虎队叔叔们给我们学生发豆粉、奶粉的时候,只要是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领,每个人可以领一桶豆粉,一桶奶粉。当时,邹息云就领过,我当时家庭条件还算好,所以我没有去领;我尝了同学邹息云领的奶粉和豆粉(当时人称“汤粉”)[3],当时,那是很时髦的东西,我们也是生平头一次吃这样时髦货,豆粉味道还不错,里面放了盐,有点咸味;奶粉却有点腥,不像现在有的的奶粉还有甜味。

 

             抗日救亡资水滨   联欢增谊崇阳岭

     晏老回忆,抗战爆发后,上梅中学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进步思想成为学校的主流,学校办得生气蓬勃,成为省内一所有影响、有特色的学校。“九一八”事变后,全校学生义愤填膺,自动要求军训,学校热情支持,以爱国主义思想作为学习动力,很快成立学生义勇军,聘请回乡军人袁名榜担任军训教官,进行军事训练。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节节进逼,一批省内外知名教师、知名学者从沧陷区逃难至新化,云集上梅。当时因战乱,教材供应困难,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当时,上梅中学语文教师初源(原名李曼青)与孟树德(均系中共地下党员)还合编的《战时文选》,这是一本积极宣传抗战的语文课本,选文章70多篇,其中鲁迅的就有9篇。举凡当时积极主张抗日的巴金、郭沫若、艾芜、杨朔等,都入选有文章,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的抗日爱国热情高涨。晏老特别喜欢这样的语文课,读之使自己的抗日决心油然而生。

 

     飞虎队来上梅中学之后,很受上梅师生的欢迎,师生们马上行动,主动空出教师宿舍来给飞虎队的队员们住,还给队员们配备好了必需的日常用具。平时,上梅的师生还主动和飞虎队的队员交往,有的学生还给有的飞虎队队员的带杯子糕和铲子粑呷,飞虎队的队员有时就把自己的巧克力糖给学生呷。当时,我也吃过这种糖,还不知道这个叫巧克力,只知道这种糖味道浓香,到口易化。

     晏老接着说:“抗战时期,上梅中学的抗日热情是高涨的,可以说是当时新化抗日动员的中心,飞虎队来学校驻扎后,我们学校的师生常和飞虎队的队员搞联欢活动,联欢会上我们唱《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抗日歌曲,平时,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唱《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抗日歌曲,校园内抗战歌声是此起彼伏,慷慨激昂。在联欢会上,我们就唱这些高昂的歌曲,我也喜欢唱;有的学生就朗诵《战时文选》里郭沫若的诗篇,我记得我就在联欢会上就朗诵过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有时,我们还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和飞虎队的叔叔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飞虎队的叔叔就表演口琴、吉他,跳踢踏舞等节目。在联欢中,我们不仅和飞虎队的叔叔们融洽了感情,而且还学了英语、长了见识。有时,飞虎队的有的队员,还和我们高年级的男生,一起在当时简陋的篮球场上打篮球,飞虎队的叔叔们球技不错,我们一些爱好篮球的师生就站在旁边,不时发出喝彩声。那时,日本鬼子的飞机不时来新化上空盘旋,甚至在新化不时投下炸弹;飞虎队的队员们听到飞机声或防空警报声,会马上带我们疏散,我们都盼望着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1] 晏石成,男,1924年生,湖南新化人,中共地下党人,著名诗人,原萸江诗社社长,原邵阳师范学校校长,现居新化十五中。

[2] 罗崇顺,男,1934年生,湖南新化县上梅镇城东街崇阳岭28号

 

[3] 豆粉当时人称“汤粉”,里面成份有大豆粉、麦粉、干牛肉、茶叶粉(助消化),盐等,可冷开水泡着吃,是当时美国军队的一种干粮。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