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穷马周遭际卖锤媪》。檄:激发。跃:高扬。奋:奋发。这两句大意是:就像水不经激发就不会高扬一样,人不采用激励的方法也不容易奋发。此条从一个方面阐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人是一种活的社会物,它的主体虽是内因在起作用,但人又对社会与环境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惰性,往往需要外因的激励才能猛进。尤其在教育上,学会运用这种规律以加强教育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该名句妙在以水为喻,引发说教。

    2016-12-26 22:18
    1 喜欢
    评论(0) 浏览(45)
  •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本句大意是:读书以精读、熟读为难能。该名句强调读书以精熟为贵,反对贪多不化。读书以精熟为贵,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生吞活剥、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不可能理解书中的要义,因而不可能化为技能,也不可能付之实践。因此,精读虽然数量少,熟读虽然用时多,却是最有效的读书法。此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容易言之于口,故常为世人所称引。 明代理学家 胡居仁 《居业录学问》

    2016-12-26 22:17
    1 喜欢
    评论(0) 浏览(31)
  •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益:增益。本句大意是:只要翻开书本就会有所增益。~是人们劝学的常用名句。它肯定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并鼓励人们认真读书学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被人奉为绝对真理。进入当代,此句虽仍活在日常口语中,但大多使用者都认为,在各种信息充斥的今天。开卷未必一定有益.读书应该有选择,不健康的书不读.对组成自己知识结构无用的书不读。这是对~的一种修正与发展。 宋代文人 王辟之 《渑水

    2016-12-26 22:14
    1 喜欢
    评论(0) 浏览(22)
  • 宋陆游《病起抒怀》。位卑:指职位低下。本句大意是:地位低下仍不肯忘记忧心国事。这是陆游五十二岁时写的诗句。当时作者在范成大幕府当参议官,是个地位不高的闲职所以自称位卑。这首诗写他久病初愈,病骨支离,刚能起床就忧念国事,深更半夜还在挑灯细读诸葛亮的《出师表》,其忧念国事之心,由此可见。~确是老诗人心灵的写照,今天抒写忧国情怀仍可沿用。 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病起抒怀》

    2016-12-26 22:11
    1 喜欢
    评论(0) 浏览(45)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这几句大意是:世上奇异雄伟、珍奇怪异的不平常的景象,常在险峻遥远、人迹所绝少到达的地方,因此,不是有志气的人是不能到那里,不能观赏到那奇特的景象的。作者从普通的自然现象人手,分析了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七绝》)的事实。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险峰的结论,很富有哲理性。没有坚定的志向,没有坚忍不拨的毅力,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就无法攀登险峰也无法取得任何成就。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016-12-26 21:48
    1 喜欢
    评论(0) 浏览(54)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立:确立。令名:好的名声。这两句大意是:人担心的是志向没有确立,何必忧虑好的名声不能传开去.~二句指出了志向、事业、名望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有了坚定的志向,加之以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届时何愁没有美名?所以人们应首先关心志向是否确立,而不应担忧名望如何。相反,有些人胸无大志,不学无术,却唯恐自己名望不济,四处招摇撞骗,沽名钓誉,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名流,实

    2016-12-26 21:48
    2 喜欢
    评论(11) 浏览(45)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立:确立。令名:好的名声。这两句大意是:人担心的是志向没有确立,何必忧虑好的名声不能传开去.~二句指出了志向、事业、名望三者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有了坚定的志向,加之以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届时何愁没有美名?所以人们应首先关心志向是否确立,而不应担忧名望如何。相反,有些人胸无大志,不学无术,却唯恐自己名望不济,四处招摇撞骗,沽名钓誉,把自己打扮成社会名流,实

    2016-12-26 21:46
    1 喜欢
    评论(0) 浏览(48)
  • 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比喻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会有时:定当有时机。云帆:像云一样的大风帆。济:渡过。沧海:大海。这两句大意是:施展自己宏伟抱负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要大显身手。这是李白在仕连上遭到挫折时所写,慨叹世路艰难,同时又对前途充满信心。可用来表现虽处逆境却仍希望有朝一日现状会得到改变,将要一展宏图的心愿。

    2016-12-26 21:45
    2 喜欢
    评论(6) 浏览(31)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弁传》。竞:终于。本句大意是:有志气的人终于会把事业完成.耿弁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大将,开国功臣。他在南阳时曾建议刘秀讨平齐地强敌张步;后来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击败了张步,齐地悉平。刘秀认为耿弃的功劳大于西汉韩信当年平齐的功劳,称赞耿彝说: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舍,~。从此,~成了著名格言,用以说明只要有志气,事业终于成功,干百年来为人所习用。荀子《劝学篇》说。懊

    2016-12-26 21:35
    2 喜欢
    评论(9) 浏览(29)
  • 其实没有更多的建议,俗话就是说:好好学习。我们笼统的讲好好学习,实际上全部就在个人,全部在你自己。今天的教学已经是跟国际接轨了,所谓跟国际接轨了是更强调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和自己的主动性。那种填鸭式的、灌输式的、讲课式的已经没有了,提倡独立思考。那我觉得同学们的独立思考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怎么面对学习。你在大学你不觉的,我们都是这样的。出了校门你回头过半年过一年你就会开始觉得,大学时光挺好的,那时候真

    2016-12-26 21:34
    1 喜欢
    评论(0) 浏览(30)
  • 其实没有更多的建议,俗话就是说:好好学习。我们笼统的讲好好学习,实际上全部就在个人,全部在你自己。今天的教学已经是跟国际接轨了,所谓跟国际接轨了是更强调学生自己的自觉性和自己的主动性。那种填鸭式的、灌输式的、讲课式的已经没有了,提倡独立思考。那我觉得同学们的独立思考最重要的就是,你自己怎么面对学习。你在大学你不觉的,我们都是这样的。出了校门你回头过半年过一年你就会开始觉得,大学时光挺好的,那时候真

    2016-12-26 21:3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34)
  • 春秋孔子《论语子罕》载颜渊语。夫子:指孔子。循循然:有步骤的样子。诱:开导,诱导。本句大意是:孔老夫子善于有步骤地、耐心地教导别人。此名句原是孔子的大弟子颜渊对老师的教育方法的概括与称颂。循循然善诱人六字,语简词雅,为我们刻划出一个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可谓妙笔传神,因此为后人所传诵。在流传中又演化成为循循善诱的成语,用作对师长教育耐心,方法得体的评价。

    2016-12-26 21:28
    0 喜欢
    评论(0) 浏览(41)
  •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徒:空。这两句大意是:传授知识不追求数量与速度,只以使人精通与熟练掌握为贵。此条阐述一种严谨的教学态度,指出检验教师水平的标准,不是教了多少,而是教会了多少,有多少学生可以达到精熟,即应以学生熟练掌握、学以致用为衡量尺度。这种务实的教学态度,是一种优秀传统,值得发扬。

    2016-12-26 21:27
    0 喜欢
    评论(0) 浏览(54)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君:名词用如动词.表示治理的意思。本句大意是:建立国家,治理民众,教育和学习是首要的。此名句直蕾教育的极端重饕性.把它提到建屋治臣的根本方略的高度,有力地突出了教育的地位,显现出教育在一个国家政治生括中的重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出,重视教育.砖系我茸优良的民族传统.足以成舟我们今无发屉教育事业的借鉴。元代政治暮t后车官至中书平章照事(宰相)曲不忽术荨曾蛤元世祖忽必烈上疏,疏中就说

    2016-12-26 21:26
    0 喜欢
    评论(0) 浏览(41)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本句大意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是互相增益、互相促进的关系。本名句阐述教与学这两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范畴的辩证关系。名句没有把教凌驾于学之上,而是把它们相提并论,从一个新颖的角度阐发了深刻的道理,道出了二者关系的实质,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故而成为从古至今信奉不疑的教育原则。

    2016-12-26 21:25
    0 喜欢
    评论(0) 浏览(23)
  • 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是一种古老的散文体裁。许多散文大家都擅长这种文体,比较有名的作家就有刘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归有光、桐城派诸君等等。到了近代,随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散文体裁,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随笔选材广泛,形式自由,是随时反映见闻感受的一种文体。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教

    2016-12-26 21:15
    1 喜欢
    评论(5) 浏览(35)
  •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 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

    2016-12-26 21:13
    0 喜欢
    评论(0) 浏览(36)
  •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 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

    2016-12-26 21:13
    1 喜欢
    评论(6) 浏览(18)
  • 这个话题,很多人说,很多理论讲。今天,我在这里不谈理论,只讲心得。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仅供参考。 一是孩子在家里要有一个怕的长辈。我见过很多孩子,家长过于溺爱,天不怕地不怕,要星星家长不敢给月亮。问题是,家长的经济条件是有限的,养成了放纵习惯的孩子的欲求是无限的。当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欲求时,这些熊孩子轻者打打闹闹,撒泼放赖;重的做出过激行为,有的甚至自残或者伤害亲人。所以,家长必须在孩子小

    2016-12-26 21:08
    2 喜欢
    评论(8) 浏览(42)
  • 母亲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一次吃饭,总是先吃上次剩下的菜,当顿炒的菜反而不动筷,于是又剩下,下次再吃,周而复始,形成了恶性循环。 前天,我看桌上又有一盘豆腐,已经隔了快一天了。虽然还没有变质的味道,但肯定是不够新鲜了。于是我说:你不能这样啊。现在刚炒的菜不吃,下顿又吃剩下的,顿顿吃剩饭,这是何苦呢! 闺女突然对我说:爸爸,你不孝顺! 我说:我怎么不孝顺了? 你上课的时候说了,不能对父母大声说话

    2016-12-22 20:40
    5 喜欢
    评论(1) 浏览(38)
81-100 共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