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梅山文化的界定、内涵、外延

2016-04-04 17:39评论(0) 浏览(88) 转自:黎明华

梅山文化的界定、内涵、外延

  

“梅山文化”,顾名思义,是梅山地区的文化,是中华多元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奇葩。然由于梅山地区的“旧不与中国通”,因而“养在深闺人未识”,近三十年来,新化才有人提出研究“梅山文化”,生长在梅山益阳的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曾兴致勃勃地为之题写了“梅山文化研究会”的会名。1995年11月以来,又先后在新邵、安化和隆回召开了三次全国性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外学者、专家写了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与文献资料,使梅山文化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值全国第四次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与首届梅山文化旅游艺术节即将在新化召开之际,本人秉着热恋梅山故土,热爱梅山人民的诚意,不揣孤陋,就梅山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略抒己见,以就正于国内外学者方家。

  

一、梅山的疆域范围与地理沿革

  

要弄清楚“梅山文化"一词的内涵,首先要对梅山的地理位置、沿革变迁以及其民族的组成与融合,有个明确的概念。《汉语大词典》的“梅山”条载:梅山的名称就有七处:有在浙江省绍兴县者、浙江奉化者,安徽含山者,安徽东至县者,安徽金寨县者。其中唯有湖南省新化县、安化县间的“梅山",才是我们所研究的“梅山文化”的真实所在地。该词典云;“在新化者称上梅山,在安化者称下梅山"。并引《宋史·神宗纪》:“熙宁五年十一月,章惇开梅山,置安化县”清代毕沅在《续资治通鉴》宋熙宁五年十一月开梅山条下,在‘安’字后用括号改为‘新’字,因首建新化县在熙宁五年,熙宁六年二月才将下梅山五峒析出来建安化县。

  

梅山的地理位置,以元脱脱氏纂的《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下》的《梅山峒》记载最为准确:“其地东接潭(潭州,当时长沙的称号,辖益阳、湘乡、宁乡),南接邵(邵州,即今邵阳市,当时辖邵阳县),其西则辰(辰州,今辰溪,当时辖溆浦),其北则鼎(鼎州,今常德,当时辖武陵、桃源)、澧(澧州,今澧溪),而梅山居其中”。在“檄谕开梅山”后。说得更具体:“得其他,东起宁乡县司徒岭,西抵邵阳白沙砦,北界益阳四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这块地方包括了今天的新化、安化、涟源、冷水江四县市的全部和新邵、溆浦、隆回的部分。这就是北宋开梅山前后对梅山地理的描述,可做为界定梅山地域的重要依据。

  

“梅山”一词,最早见之唐光启二年(886):“石门峒酋向瑰,使梅山十峒獠断邵州道”。再往前推,据邓湘皋《道光宝庆府志·大政纪按语》:“唐宋梅山峒蛮,其地正在汉昭陵、益阳二县界中。二县皆属长沙,汉之长沙蛮,即唐宋之梅山峒蛮,古今异名尔”。则梅山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至延熹五年(162)冬十月的长沙蛮起义。

  

范晔的《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在叙述“长沙、武陵蛮”之前,加了一段:高辛氏时,犬戎为患,征伐不克,一只“其毛五采,名曰盘瓠”的畜狗,将犬戎吴将军之头衔至阙下的传说。高辛氏之女不使父令失信,因请行,以配盘瓠。经三年,生子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出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则梅山蛮之祖先可远溯至三皇五帝的高辛氏帝喾。

  

至于“梅山"名字的由来,清《康熙新化前志》于肖龙的序言云:“往,不佞读诸史暨传记,知楚梅(言楚梅者所以区别于浙江、安徽之梅山也。本文作者注)隶古荆州,资水北经,禹足迹之所曾至,汉吴王芮裨将梅绢家此,故曰梅,由来旧矣”。此后的《湖广通志》、《湖南考古略》、光绪《安化县志》等皆从此说。至于有学者认为:“梅山”地名可能源出苗语“皋芈"(盛长枫木的土地是芈王族子孙居住的地方),周延虽更广泛;但是根据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所指出的:“本来屈原和现在已经相隔了二千多年,所有实质上的物证都是消灭了的,但在目前仍然是只好信凭着和屈原相去不远的人们的著述”。所以,我个人还是主张‘梅鋗家此’一说。如系“皋芈”,“芈”为楚国先祖之姓,唐宋历史学家是不会不知道的,怎能误“芈”为“梅”呢?

  

二、梅山的主体民族与多民族融合

  

如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所述,梅山(当时称“长沙蛮”)最早的民族当为信奉狗图腾的“猺族”,(“猺”今改为‘瑶’)。唐朝杜祐的《通典》在“盘瓠种”中有同样的记叙,说他们的祖先是帝喾的畜狗,“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长沙、黔中五陵蛮,皆是也。”此后,三国时称“山越",隋称“莫徭",唐宋称“梅山蛮”。

  

汉初,梅鋗从长沙王吴芮居梅林,从此,越人来到梅山。梅鋗为 越王勾践之后,系百越人,属扬越的一个分支。《南越笔记》云:“(扬越人)与其君长避楚走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鋗为番阳君(番阳,在今江西鄱阳东北)吴芮部将,参与灭秦之战有功,项羽因之立番阳君为衡山王,封梅鋗为十万户侯。汉高祖五年,徙吴芮为长沙王。《楚宝》云:“梅鋗从吴芮之国长沙,以益阳梅林为家,遂世有其地”。梅姓越人从此定居梅山,与原来的瑶人进行融合,共同开发梅山,紫鹊界梯田应开创于这时。明代有位来新化任教育长官的杭州人杨祐的《新化怀古》诗有云:“畲田仍越俗,板屋有秦风,”就是指的这段历史。东汉桓帝期间,长沙蛮被汉朝击败后,瑶越人散居湘南、广东、广西、越南等地,留居梅山者仍多。

  

唐初(公元618年前后),一支扶姓白虎夷人由川东、经鄂西北区辗转徙入梅山,与徭人、越人融为一体,逐渐发展壮大,将梅山分为十峒。宋代有左甲首领扶汉阳、右甲首领顿汉凌,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被宋兵前后夹攻,遭屠杀者一万五千人。此后,梅山蛮有部分外迁至湘南桂阳等县。熙宁开梅山建县后,多数瑶人退居新化西南山区。康熙新化前志的序言有云:“北宋熙宁间开复,驱獠远之。以豫章人满,召华族居焉”。大量的江西人入主新化,退居西南山区的瑶人,部分与外来汉人同化,部分外逃至绥宁、城步、广西、贵州等地。原梅山蛮地,只小沙江一带(宋代属新化隆回乡二、三都)尚聚居一支瑶族。小沙江的奉氏与新化奉家山的奉氏原本一家,由于新化奉氏已与汉族同化,后来小沙江奉氏就不再同新化奉氏合修族谱了。所以,古梅山文化是瑶、苗、百越与白虎蛮夷少数民族的综合文化。开梅山建县后,则是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三、梅山文化与荆楚、湖湘等文化的关系

  

有人简单地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梅山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说“梅山文化从属于荆楚文化",“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分支”。也有人单纯考虑这几个文化产生的历史时代,因而说:“梅山文化是荆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祖源文化”。其实;只要弄清了上述梅山地域、梅山“蛮民"与文化的概念,对梅山文化与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的关系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众所周知,楚是我国古代南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始祖鬻熊,芈姓,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周人称为荆楚,为春秋战国时五霸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按地理位置而言,梅山在荆楚地区之内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宋史·梅山峒蛮传》的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说明,梅山虽地属荆楚,而梅山文化自不应从属于荆楚文化。且荆楚文化名人屈原,被放逐来江南,也只沿湘江到过湘潭等地,沿沅江到过溆浦,溆浦虽有西南一角属梅山,但屈原到过的只是当时做为武陵郡治的溆浦(即今溆浦县城).。新化著名学者邹汉勋、邹永修在其所作《屈原生卒年考》时,都没提及到屈原来过梅山。而成书晋代的《水经注》中,把资水经流梅山境内的部分名为“茱萸江”,足以说明梅山自古是不服王化(包括对楚国的王化)而不与当时中原文化、荆楚文化相通的。

  

至于“湖湘”一词,始见于南宋岳飞的《奏乞除在外宫观第二札子》:“奉圣旨,岳飞已平湖湘"。湖湘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和湘江一带,而现代彭大成所著《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一书的《前言》中,虽也有一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千古绝唱——《离骚》,就诞生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外,却把“湖湘学派”的诞生定在南宋。他说:“从南宋胡安国、胡宏父子‘避乱荆门’,讲学南岳开始,‘卒开湖湘之学统’。随后胡宏的弟子张栻继续讲学于长沙岳麓书院,从而形成最初的‘湖湘学派’”。这样看来,早在湖湘文化之前,在汉唐至北宋,梅山文化早已形成和发展了,当然不从属于湖湘文化的范畴。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变革,有进化、播化、涵化(或叫融化)三种现象。在地处荆楚、周界湖湘的梅山,她的文化,不论是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不可讳言地是要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且给予影响于这些文化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的父亲韩云卿写的《平蛮颂》的序言中透露:在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征服了有位叫潘长安的“贼卒”,“诱胁夷蛮,连跨州邑,南距雕题交趾,西控昆明夜朗,北洎黔巫衡湘,弥亘万里,人不解甲”的“伪称安南王”。当然,梅山峒蛮,亦属湘中。这次“夷蛮”大联合的“安南王”使梅山文化走出了狭小的天地,播影响于大中华的西南,也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个“安南王国”,除韩氏这篇碑文外,是没见之任何史籍的。这里引用这段史实,也无非是想说明:梅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也自然会受到荆楚、湖湘等周边文化的影响和给予这些周边文化以新鲜营养的。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4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