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她心中有座太行山

2017-03-15 17:46评论(7) 浏览(72) 转自:天广地大

她心中有座太行山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左权县又因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就在这里和左权将军的英名而闻名于世界,这里四面千仞秀,立壁环抱,奇峰突兀,崖危壁陡,陈毅元帅回延安路经这里,留下了《过太行山抒怀》的壮丽诗篇。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哗啦啦的流水绕山湾、太行山儿女多英勇、八年抗战美名扬。”这是一首高亢、燎亮的左权民歌,也是山西省晋中市委常委、晋中市委政法委书记宋瑞珍在工作之余经常吟唱的一首歌,宋瑞珍就是从这美丽的太行山中走出来的一位大山的女儿,这一首激昂、优美的歌声给予了宋瑞珍无穷的力量,也让宋瑞珍所领导的晋中政法综治工作连续五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并连续三年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的光荣称号。   如果宋瑞珍没有从政的话,我想她一定能够成为一位名歌手,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名歌手。她出身在左权县寒王乡,他的父亲宋世昌是一位性格刚直的老共产党员,母亲韩马孩是一位名载史册的抗战交通员,特殊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宋瑞珍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她追求唯美主义的人身态度的影响。在她离开家乡许多年以后,每当她在农村下乡或到老百姓的家中时,都能让她感到有一种家乡的气息,想到的是老百姓怎样才能过上好的日子,在她刚到榆社当县委书记的时候,面对的是贫瘠的土地和2000万元的财政赤字和全县13万人民对她不敢点头信任的眼神,她感到了一种沉重,她在榆社举目无亲,毫无背景,但她用她那女性特有的真诚和她那敏捷的睿智,让榆社的老百姓在短短的的四年内看到了和得到了实惠,也让榆社人民从心里接纳了她。至今,还有好多榆社的老百姓到榆次时都要来看一看宋瑞珍。   有关宋瑞珍的故事和她任市委常委、市政法书记后我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她的一些小事我已陆续地写了一些,但当我有幸和她真正地零距离接触以后,我对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一般人的眼里人们看到的只是她头上的那些光环和她头上的头衔,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这些光环背后的故事。宋瑞珍是一个自始至终都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女性,这也是她人格魅力的所在,关于宋瑞珍,我们不是说得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太多渲染、重复的只是她作为一个政界女性的故事,而太少将心比心地探寻她在现实中,感受的女性所经历过的内心的光芒与痛苦。   2006年的“五一”节,宋瑞珍陪外地的客人到榆次后沟参观,看着那幽静、秀美的如同世外桃园的后沟景色,看着那朴实厚道的农家妇女和那用黄土旋出的窑洞,此时的宋瑞珍又想起了家乡的窑洞和母亲那曾经如花如研的笑容,想起了家乡院落内的枣树,大们外的老槐树。想起了她的童年,从她那真诚的笑容中我感受到的不是一个驰诧风云的政法书记,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女性。   她是一个不善于张扬自我、少言寡语的人,和她在一起你得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才不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所淘汰,她惜才爱才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位才女,她也很赏识那些年轻且才具逸群的大学生,她总是为千方百计地为他(她)们创造一切尽可能的学习机会,让他(她)们在一面学习一面工作的情况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他(她)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能力。那曾跟随她两年的女秘书在读研毕业后调到广州一城市人事局工作,很快就把在宋瑞珍身边工作时所学到的东西用到了工作上,得心应手,受到了她的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宋瑞珍还经常资助那些因家庭贫穷而即将面临退学的女孩,在榆社时她就有六个这样的“女儿”,她的这几个女儿都是她在访贫问苦调查研究中引出来的。   李丽先家住庙岭村,仅有几户人家,宋瑞珍三次到她家,惟恐她因贫困而失学,她说做我的女儿吧,我资助你上学,于是她有了第六个农村的女儿。如今,她的这些女儿有的已经大学毕业,一见到她就喊她妈妈,我就惊诧过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女儿,也有人问过我宋瑞珍有几个女儿,我也说不清。刘有根先生在她的《大山的女儿》一文中写到她时描写“在当前社会风尚气尚未得到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让我感到一个县委书记如何如何地好,我实在难以动情,可我确实被感动了,感动得悄悄流下了眼泪。我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她的感化圈,我只有如实地把她告诉更多的人,否则难以平静”。刘有根先生只是写了宋瑞珍感人肺腑的一小部分。宋瑞珍骨子里和内心中都对家乡充满了感情,太行山就像母亲那柔软的手,像父亲有力的肩膀在扶持着她,这种力量来自大山那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也让宋瑞珍对同事、对部下都充满了关爱。   在我没到过左权的时候,我是在刘有根的散文集中认识左权的,刘有根的散文把左权的山水人物描绘的淋漓尽致,风光秀美。在我对太行山还没有太了解之前,我的印象是太行山就象六十年代时陈永贵描写大寨时的那样: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鸟都不扎窝的穷山窝。但当我有幸随市妇联的女同胞到左权参观公路建设时,我被左权那雄壮、美丽的太行山风景迷住了,且不说祝融公园的美丽,单说龙泉公园的幽静和神秘,以及她那云海般茂密的原始深林就已经让我惊叹不已了。登上雷音寺悬顶,明媚秀丽的干亩灵川胜景尽收眼底。站在海拔2197。4米的南北天池绝顶,只见太行层峦,苍茫如烟;孤松挺拔,气度非凡;草甸似茵,百花争艳。至此,我已经完全理解了宋瑞珍内心的那种来自大山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疲惫的时候,也有困惑的时候,无奈的时候,掉泪的时候,宋瑞珍也不例外,多少次,在月光清冷的夜晚,她一个人轻轻地推开窗子,看着窗外明亮的月光,静寂地享受金黄的遥远的记忆......   1976年,她从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又一头扑回到大山的怀抱。从县委办、地妇联、县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到县长、县委书记,市财政局长无论在那里,无论干什么工作,她都是全身心地投入,拼命工作,从不会耍一点花招。有好几次加班工作,累得吐了血,还有几次开常委会,晕倒在常委会上。白天工作,夜晚陪伴她的是冷冰冰的牵引器,只有这时候她才意识到她本人的存在,她想她的母亲、想她的丈夫、更想她的儿子,为此她也哭过,因为只有眼泪能表达她对亲人的内疚,但她决不轻易掉泪,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是用歌声来发泄她心中的郁闷。“太行山是胜利的山、满山是遍野瓜果甜、太行儿女织锦绣、敢叫日月换新天”。每当她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她总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这首《太行山》的左权民歌。这首歌给她的影响太深了,这是她感情和智慧的源泉。坚韧、坚定、坚强,这是大山的性格,也是宋瑞珍的性格,宋瑞珍以她辉煌的成绩和女性特有的温柔与敏捷的智慧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   岁月无痕,悄无声地覆盖了她以往的辉煌,也给予了她新的业绩。2001年11月,宋瑞珍带着党对她信任走马上任担任了晋中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环境变了,工作任务也由具体变为了抽象。在这个男性十足的政法部门里,她同样用她的真诚与超前发展的思路赢得了政法部门干警的尊敬与爱戴。她让政法部门的领导给每位政法干警建立了健康档案,在“非典”肆虐的时候,对染上非典的干警给以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抓队伍的同时,她针对晋中政法综治工作的现状与实际问题,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晋中”,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抓基础、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治安防控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晋中实际的基层基础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使晋中的政法综治工作走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再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走出了晋中,走出了山西,走向了全国,   “太行山是不老山、改革开放天地宽、太行儿女雄心在、漳水滔滔永向前”。   每当她唱起这首《太行山》的歌曲时,她就像抚摸着太行山的根,她最喜欢用事实说话,她认准的事情,九牛拉不回,她甜美的金嗓子来自大山,她也用她毕生的热血回报着大山,尽管于灿烂中喜欢平静的她,越发让人感到她的魅力所在。   亘古永存的太行山是那样坚韧、广博、开阔。我做为一名普通的干部,却目睹了她在构建和谐晋中时所展现出的赤胆忠心。有一种情叫无私,有一种言行叫无畏,有一种信念叫必胜。也正因为在宋瑞珍的心中有着一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才有她那美丽月光下一个唯美主义的女子的飞翔与梦想。   “太行山是壮丽的山、铜墙铁壁好威严、太行儿女多壮志、稻花飘香赛江南”。她骄傲她的家乡就在太行山上,太行山的秀丽、壮美的景色让她无时不在自豪着,她说她是太行山上的一棵小草,是大山那宽厚、博大的胸怀给予了她生命的源泉。对于这我坚信不移,我是个天生爱幻想的女人,没有太多的追求,在世俗中生存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我在和宋瑞珍接触中,感受到是她的那种豁达与开朗的精神,虽然她并不比我大多少,但她的言行如同母亲和大姐,她对同事和部下既严格管理和要求,又放手使用,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无尽的聪明才智,而她对我毫不留情的批评和教育也让我终身受益。

前一篇:
阅读的力量
后一篇:
师生若只如初见…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36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