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2017-03-20 12:50评论(2) 浏览(57)

做人要有正确的渴望带动生命前行

 

我能够走到今天,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心有一种渴望,希望明天能比今天更好,希望明年能比今年更好,希望之后的五年能比现在的五年更好。

 

因为有了更好的渴望,人生自然会被引领着前行。当然,你心里的渴望到底是什么,要先弄清楚。有正确的渴望,也有错误的渴望。比如一些政府官员落马,他们也是有渴望的,但不是渴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不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是渴望钱越多越好,就走偏了;也有很多企业家或者商人希望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但是他的渴望是钱越多越好,至于钱是怎么来的,就不管了,最后也走偏了。有渴望很好,但是这个渴望要建立在正向的志向上,保证做人做事不能偏离正轨,才能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宽。

 

我当然希望中国的年轻人都立志高远,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够定一个终身目标,比如当伟大的政治家或者伟大的企业家。但是,我觉得大多数人在一开始是不可能把自己一辈子到底想干什么弄清楚的。我现在的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更加很难想清楚五年以后会怎么样。但我今天必须努力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什么,并且把我理解的正在发生的变革运用到新东方未来的发展中。

 

向我探讨的年轻人中,我一直不太欣赏那种好高骛远,想一口吃成胖子,没有任何基础就想做下一个马云的人,甚至他长得可能还不如马云好看,这样的人我认为成不了大事。不管现在的社会变迁多么迅速,人和事都依然是一步一步叠加做成的。新东方尽管做得不算太大,但是到今天为止,除了商业模式变革曾给我带来紧张感以外,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危机,我觉得这跟我愿意每天都取得一点儿进步是有关系的。

 

我曾谈过人有两种生活方式,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尽管活着,每年也在成长,但毕竟只是一棵草,即使充分吸收了雨露阳光,也长不高。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痛苦,更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怜悯你,甚至可能压根就没有把你放在眼里。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踩到泥土中间,依然能吸收泥土的养分,顺利成长起来。在长成参天大树以后,远远地,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能享受你带来的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和成长的标准。

 

希望每个人都渴望做一棵树,立于天地间,不悔于己,无愧于人。

 

书都没读过,怎么仰望星空

 

我不知道大家在上学的时候有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这里说的读书不仅仅是指学习专业知识,更是指读天下之书,读各种各样能够开启智慧、启发理想、燃烧激情的书。我能走到今天,并不是因为我的英语水平有多高,也不是因为我在大学的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在五年的本科生活中,读了近800本书。从大学毕业到今天,我大概又读了两三千本书。现在我还是以每年60本左右的速度在读书。

 

我人生中有三件幸福的事:有人爱,有事做,有期待。对一本好书的期待常常让我觉得幸福。每次出差我都会带上一堆书,虽然实际上根本没有时间看,基本上只是背来背去。朋友嘲笑我带书不看的愚蠢,我自己想想也觉得好笑,但下次出差还是接着带,好像没书在身边,灵魂就没了安全感。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值得牵挂,我就满足于自己对书的牵念,并乐此不疲。

 

人的进步是一辈子的事情。在北大上学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开始,有很多事情特别让我感动。比如,我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校园里陪他散步。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我在大学看得最多的就是美学书。他写了一本《西方美学史》,是我进大学以后读的第二本书。

 

为什么是第二本呢?因为第一本是这样来的。我第一次走进宿舍时,有个同学已经在里面了。他当时正躺在床上看一本书,叫“第三帝国的兴亡”。我就问他:“在大学还要读这种书?”他把书从眼睛上拿开,看了我一眼,没理我,继续读他的书。这一眼一直留在我心里。

 

那时我才知道,进大学不仅仅是来学专业知识的,还要读大量其他类别的书。所以,我在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而且读了三遍。后来我去找这个同学,说:“咱们聊聊《第三帝国的兴亡》吧。”他说:“我已经忘了。”

 

我进大学以前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所以看到同学们一本一本书在读,我就拼命地追赶。最后用了五年时间读了近800本书,虽然依然没有赶超我那些同学。我的班长王强就是一个书癖,那时他每次买书我都跟着去。当时北大给我们每个月发20多块钱的生活费,王强总是把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一半用来买饭菜票。买书的钱绝不用来买饭票。

 

有一句话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我有幸得以认识和见识那么多良师益友,他们影响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不过,不管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还是明师指路,都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所有上述这些事情都只是基础,我们必须开悟、通透,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人生道路上。

 

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获得成功或者活得充实,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重复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个性,个性成命运。我们的个性并非都是天生的,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应急反应都是基于过去养成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决定命运的是我们面对事情的态度,而非事情本身。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握住有限的生命,我们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一年读100本书的秘诀

 

有不少人曾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读书怎么能读得这么快?我翻书翻得很多,但认真读书有时很难。我一年认真读的书大概二三十本。算上不认真读的书,一年有100多本书。我读书的方法主要有三类:悟读、精读和泛读。

 

所谓悟读,就是认真领悟,一句一句认真阅读和理解,最后甚至通过反复阅读背诵出来。这样阅读的对象一定是顶级经典著作,是对人类文明和智慧带来重大价值的著作。这很像是古代的学习,要求学子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一样。只不过对于那个时候的大部分人来说,背和悟是两张皮,很多人在还没有领悟能力的小时候先死记硬背啃下来,等长大后有了人生阅历,再像牛一样,把背过的东西慢慢反刍和领会。

 

今天我们已经不一定非要把四书五经都背出来,但像《论语》《中庸》《孟子》这样的书依然值得深度理解,并把好的部分背下来。这一类著作还有很多,像《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以及一些宗教经典。读这样的书,一天只要读一段就行,要反复咀嚼,反复朗读,直到有所领悟方能罢休。拿起这样的书,必须先凝神屏息,保持心态平和,不能有杂念和烦恼留在心里。

 

所谓精读,就是碰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书,在文笔、知识、思想高度上都对自己有启示的书,可以多读几遍。比如我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了四到五遍,书中魔幻现实主义的描写方式、流畅的文笔、人物命运的描述,都让我有爱不释手的感觉。阿来的《尘埃落定》我也读了三遍,文笔铺陈上和《百年孤独》有类似的手法。岳南的《南渡北归》厚厚三本书百万字,我也读了两遍,对于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总是心有戚戚焉,久久不能释怀,拿起了放下,放下了再拿起来。一个人一生总应该有十本左右的书是反复阅读的,通过深度阅读,提升自己的情感度和智慧度。

 

所谓泛读,就是泛泛阅读。我认为世界上大部分的书,泛泛阅读就可以了,主要是为了增加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思维的宽度。在出版物和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书中的内容是重复的,甚至是无效的。

 

当我拿到一本新书时,一般都会先随意从中抽取几页阅读,如果读出点感觉,就会从头往后按顺序翻阅。凡是觉得啰唆不值得花时间的地方,就一扫而过;凡是需要认真阅读的段落,就放慢速度仔细读。有的时候读到好的地方,也会用笔做标记,这样读完了可以把重点再读一遍。

 

这样的阅读,我的速度大概每分钟一页左右,一般300页左右的书4个多小时就能读完。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够每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的原因。但泛泛阅读也不是读过就算了,书中如果有给你灵感和思考的地方,要重点标注出来或者扫描存档,以备日后的学习和引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只要自己感到舒坦就好。每个人读书的偏好和喜欢的内容也不一样,所以读书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不用亦步亦趋,别人的观点最多作为参考。可能一个人推荐的书,另外一个人常常读得惨不忍睹。对我来说,一杯清茶,一缕阳光,窗外竹影摇曳,窗内书香浮动,就是人生最惬意的享受。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3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