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温塘康氏

2016-01-19 22:18评论(0) 浏览(298)

DSC01417.JPG

康氏宗祠简介

  温塘镇琦华房康氏宗祠始建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至民国二十八年落成。由康氏七世祖有信公后裔第四房琦华公派下后嗣康历稼(字祥昌)、康代乔、康朝琅三君主修,其材料均采自公山,款项分二部筹集,一部自殷实之家捐输,一部自各房会产,除材料外共费银洋万余元。宗祠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规模宏大,是一个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四合院。高大的门楼与正厅遥相呼应,阁楼式的厢房列于两旁,明柱回廊,古色古香,宗祠文化蕴含其中,肃穆庄严,高贵典雅。正门上方有追随护国大将军蔡锷的幕僚、当地有名绅士康历干先生手书的“康氏宗祠”四个烫金大字,门联上书“寇靖鄱湖武功载纉,侯封沫土文浩昭垂”。一字型牌头顶端有一巨型雕塑雄鹰展翅,武士卫兵分列两旁,屋檐瓦角雕龙画凤,蔚为壮观。可惜文革时期遭到部分毁坏,曾多次动议拆除,幸被康氏族人力阻才幸免于难。迄今为止,琦华公祠是梅山地区康氏宗祠保存最为完好的宗祠之一。

  一世祖南八之孙康公季一,由江西泰和县梅子坡圳上因避五季之乱迁湖南湘乡万家园,旋徙安化县龙坳,复移新化县温塘镇。季一公从江西迁徙楚地湖南之后,其后人留下了诸多遗迹。就祠堂而言,琅、珍、理、琦四房有总祠,又有分祠,如琅房支祠、彭甫(11世)公祠(理房)、听彝响堂、珍理两房、珍房支祠、琦华公祠、理祖公所、历华公祠、福五房支祠、必荣公屋、甫荣房支祠、甫祥公支祠、福十六房支祠,响堂和公所比祠堂小些,功用也和祠堂一样,作为祭奠之所。但现存和能看到的不多。

  这些祠堂主要分布,如甫荣房支祠在吉庆、琅华和琦华公祠在温塘、珍房支祠和理祖公所在田坪、福五房支祠在安化、福十六房支祠新化县乌石溪。

  其一,目前在安化县清塘铺镇龙坳村,有季一公的墓碑突兀在乡间美丽的稻田村落里。清塘铺镇龙坳村虽然隶属益阳市,但和隶属娄底市的吉庆、温塘、田坪相距不甚太远。娄底市西部和益阳市西部居住着5万多康氏族人,瓜瓞绵延。季一公的墓茔成为这里康氏后人各房每年清明节祭祀之地。

  其二,新化县温塘镇康氏祠堂——华琦公支祠。始建于1932年温塘镇中心小学内的康氏宗祠,为当时的跟随蔡锷将军进行讨袁护国的康力干所建,该祠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70平方米,为四合大宅院式,砖混结构,大门及两侧有“寇靖沫土文浩昭垂,侯封鄱湖武功载缵”的石刻对联,内部结构分为上下两层回廊,中轴设大殿、天井。建祠人由于受当时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在建筑风格上与传统宗祠有所不同:一是布局大气;二是门窗呈明显的西式风格;三是祠堂不但用于祭拜先祖,同时又当教书育人之所。目前仍有教室12间,仓储室和备课室各2间,这格局一直沿袭至今并保存完好。祠文曰:“我琦华公派衍四房,子孙繁衍于陂头全境,男妇约数千人,徙居各乡各县各省者无论矣,每思祖宗祭祀无合飨之堂,子孙众多无相聚之地,心焉忧之,因议决建筑华琦祠宇于温塘,询谋签同公,推余与从侄代乔等总理其事,经始于民国二十年秋,落成于民国二十八年夏,时历八载始告成功……”

  其三,田坪镇康氏宗祠。该祠堂为新化县康氏珍理两房琦支系捐资兴建。解放后被用做田坪当地政府办公之地,现在除了部分建筑残存外,其他能隐隐约约看到地基尚存。珍理两房祠文“......合建宗祠,上可以妥先人之灵,可以联族人之体意,固甚善也。祖先辈光远公等于前清乾隆十六年会商,两房父老共建宗祠于桃茶村之田坪,面南坐北,桃源水绕其前,如玉带然。祠右卫为通衢,路旁建有焚字炉。祠前高峰耸拔,势若参天……”

  其四,位于田坪镇的龙潭桥。龙潭桥有一个传说,村民为感激小青龙献肋架桥之恩,遂将此河以龙潭命之。树桥历经大汉湍流、盛唐烟雨,至清道光年间已渐至枯竭。咸丰六年(1856年)岁次丙辰秋,康氏后裔道光巳酉科恩举人康历鹄率人集周边五团七区民众之智物,历时三年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建成龙潭桥。桥长50余米,宽5米,长24扇,桥面由约二寸余厚的木板铺就,桥身两侧的支柱浑圆庄重,一字儿排开。在桥身中央西侧,供奉有三国时智勇超群的名将关羽塑像,身后有双龙抢宝图,东侧设有香炉。目前桥身部分斑驳失修,有些残损。新化县人民政府于1994年宣布此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祠堂和遗迹见证着新化县康氏族人的过去,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湖南新化康氏族谱]

  一世祖南八,字百万,江西泰和县千秋乡圳上谷村人,子一:发诏,又生三子:和仲、政仲、明仲,三公由江西泰和县梅子坡圳上因避五季之乱迁湖南湘乡万家园,旋徙安化龙坳,复移新化陂头村温塘。后裔有析安化、宁乡、邵阳、湖北、四川等省县。至1949年,已传30代,仅新化县就有24000余人。派语:

  南诏仲发季,福友华祥瑞(海),

  甫万廷显国(正),世天(仁)兴光文(明),

  永(历)代朝伦(纲)纪,忠厚钦承兆,

  敦本开基绪,储才启俊英,

  诗书能迪哲,礼让可仪型,

  传家遵典则,祖德定长新,

  诰命垂周史,清廉贯古今

DSC01418.JPG

  附:神仙岭

  翻越新化县温塘镇的神仙岭,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新化至“小南京”蓝田(今涟源)的古驿道,此古道有网友坚称“是茶马古道,或者是茶马古道的延伸部分”;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冷水江市周虹等40余名“知青”所修的盘山碎石公路(最近新铺了水泥路)。公路开通后,古驿道如蛇皮蜕在绿野荒野中,早已失去应有的光泽及生机。

  黄巢起义军吃“救兵籽”

  《圣经》里说,神创造了人。而在梅山地区温塘镇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是人们创造了神。神仙岭位于温塘镇的正东面,海拔只有888米,约3平方公里,无幽壑险峰,无名泉飞瀑,那么是什么魅力吸引着人们呢?——是漫山遍野的石头以及优美的传说故事。在这里,我不知如何称呼这座石山。是石林?不对,并不成林。是石雕?也不对,纯属天然,无人雕琢。只能称其为石艺,是石头艺术吧。

  在这1平方公里石艺重点景区,我们可以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来描绘。只是要将“牛羊”改为“石艺”了。从远望去,苍苍茫茫的神仙岭如一口巨大无比的菜锅,倒扣在绿野荒野上。有了石艺,绿野荒原也就有了生机和韵味:石头有的如巨龙腾飞,有的如灵猿啸涧;有的如情侣对歌,有的如仙人揖别;还有的如牛羊啃草,有的如将军布阵……百看百味,常看常新。每一方石头,都极像印象派大师手下的杰作。

  在这些粗犷的石头边,还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回味,如风中傲立的野菊,金灿灿地开放;藤上芳香摇摆的黄腊,裂嘴傻笑;还有缀满枝头的火棘,红彤彤地呈现……火棘果土名叫救兵籽(粮),相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余部进驻梅山地区时,被官军围困,起义军弹尽粮绝,靠吃火棘果等来援军,从此重振雄风……

  举刀开膛以取心脏

  起义军与救兵籽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那神仙救人的故事以及神仙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感到极具亲和力与人性至善美。在神仙岭(那时应该还不叫神仙岭)上,住着老婆婆幸福快乐的一家,但老婆婆不幸染疾,看了好多郎中也不见效果,有一云游僧人开出一秘方:割亲人的肉和心做药引。孝道的儿子割下大腿上的肉入药,老婆婆的病立马有些好转。

  这天,儿子按医嘱举刀开膛以取心脏。说时迟那时快,一男一女仙人应该是以光速、超音速从上天飞抵神仙岭吧,可能由于惯性太大,着地时用力过猛,在山顶石板上各踩出一脚印,男仙脚印约2尺长,5趾历历可数;女仙脚印深2寸,晴雨天都盛了盈盈清水,可映照日月……神仙的出现,一切都会柳暗花明,老婆婆一家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人们为弘扬孝道精神,为纪念二仙,在不远处的石窟里,人们建了一座神仙庙,香火不绝。可惜现在只留石基石门等遗迹了。

  古人类学家研究指出:民间传说故事是人类历史发展文明的部分记忆,是人类追崇、取向、意识的另一种表达。因此,这故事表达了一个孝道、关爱文化的主题。直到今天,梅山地区的人们都有孝道忠良、侠义彪悍的血性和担当。

  离神仙脚印约300米的地方,建有一座关圣庙,占地约300平方。关帝炯炯有神,端坐庙中;庙宇马头墙高耸,外墙上雕塑多种人物,此庙为新建之物。但坪前香火塔高约10米,共5层,拔地而起,全由石块砌成,此塔初步推断为清代末年所建,人们为保护文物,不再在古塔内焚烧香纸,又在古塔旁修建一座新塔。

  蔡锷的部下建西式祠堂

  背靠神仙岭的,当是1931年始建、历时8年后完工的康氏宗祠。大气古朴的宗祠又为神仙岭增添了一层文化厚度。宗祠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70平方米,坐北朝南偏西35°,砖木建筑结构。中有天井,3面有两层环形走廊,中枢上首位是一个大戏台。从神仙岭上朝下看,整个宗祠呈黑黛色的“口”字形,此宗祠为新化县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康氏宗祠。

  宗祠正门上新补了一联:“寇靖鄱湖武功载缵;侯封沫土文诰昭垂。”对联的内容表明康氏家世渊源,文韬武略。宗祠的修建,与当时的跟随蔡锷将军“讨袁护国’的部下、温塘人康力干有关。

  “在蔡锷将军的部队,康力干主管后勤财政……”镇教育办康中山老师说。当时,康力干受到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又是“这方圆几十里读书最多的人,有财、有才又有远大眼光”,所以他主设计的康氏宗祠与其它传统宗祠有诸多不同:一是宗祠大气磅礴;二是在中式结构上又大胆融入西洋建筑风格,如门窗呈圆弧形等等;三是宗祠不但可以用于集会娱乐、祭拜先祖,而且是教书育人之所,即学校。这格局一直沿袭至今并保存完好,目前有教室12间,仓储室和教研室各2间(镇中心小学现在有班级在宗祠内)。

  是康力干,为康氏及其它姓氏子孙带来了接受文化教育的强大光芒,因为康氏宗祠又是一所学校而未“破旧立新”,幸运地保存至今。但主设计宗祠的康力干,后来,他老先生却可怜地走上了不归路。哎!世事多艰啊!

  “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为何神仙岭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远在美国侨居的周虹,离开“知青点”30余年后,穿越重洋,于2009年7月15日,他以佛教圣徒顶礼膜拜佛祖的虔诚,冒着酷暑,弃车执意步行5公里上山,重返神仙岭。他是在找寻30年前失落的青春岁月?是回味30年前的酸甜苦辣?还是神仙岭美丽风光和动人传说的文化内核浓浓融入了他的血液?……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先哲般的神仙岭啊!您应该比我们懂得更多……

分享到:
分享 转载(1)
7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