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教师的青春,被抄教案所吞噬?这样备课才能解放老师

2016-10-06 13:12评论(3) 浏览(71)
转发文章 转发文章 多少教师的青春,被抄教案所吞噬?这样备课才能解放老师 老师们的教学任务中,每学期都有一个老大难——写教案,更准确的说是抄教案。 以笔者的观察,新的学期,一两个月过去,还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他们的备课笔记依然如雪花一样白。 甚者,一些教师为应付期末检查,直到到检查的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着笔,速度也快,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所需写的教案,几日几夜就能写完。 相信各位身居教育一线的教师,对此情况也是了如指掌,熟视无睹了。 是啊,教师们对写教案是麻木的,态度是消极的。按说,教师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备好课,写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准备,也事关教师们的敬业精神,甚至有关师德问题。是我们的许多教师都变懒了吗?他们都是在混饭吃吗? 答案,当然不能作出一刀切的回答,也更不能批判,而应当对这二问给出一些否定意味的回答。为什么呢? 其一,教师们写教案,抄教案,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能让上级的脸上过不去。因此,一些年纪大的,资格老的,因为可以倚老卖老,则就干脆每个学期都不写教案。可见,在领导心目中,教师们写教案也没有大多的意义,只是管理的需要,压迫着年轻老师必须做这无用功。 其二,写教案,特别是抄教案,并不等于备课。因此领导们也三令五申地呼吁大家别只顾着抄,街上买来的教案,顶多只能作参考用。真正的备课,需要教师对所教知识点进行完全把握,设计能够做到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用心地设想课堂情境,还有就是结合学生实际与地区实际的教学匠心。可以说,教师们都会在上课前自觉的按照只一套来,只是因教师的基本功不同,而生出境界的高低。说教师没写教案就是没有备课是说不通的。 其三,现行的对与教师们写教案的要求过于机械化,过于繁琐。写得再好不如教得好,而教得好的人不一定写得好,因为有些东西是无法写出来的,写出来也就变了味道。特别是详细的写出所教的知识点,写出一些问题的答案;简单的教学目标也要反复写出来;等等为写而写,为详细而详细地去写教案则就纯粹是劳民伤财。 一堂课的教学,也就简单的几个方法,有时甚至只需要一种教学方法,何必罗里吧嗦写出那些没用的细节。教师对与细节的把控不应该在备课笔记上,而是在课堂上。因此,要求教师备课不是要求教师拼命去写,而是要求教师做到有见识,头脑灵活,自己能围绕学生转,也能让学生围绕自己转。 因此,教师最重要的备课不是去备哪一篇课文,哪一本教材,而是应当时时刻刻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我们看时下国内的名师,听他们的课,看他们的教案,发现他们写的教案都只是三言两语,只写了一堂课大概的框架。而且真正上课的时候,他们临场发挥的成分也非常多,摆脱了教案的束缚。 因此,与其逼迫的教师违心的写教案,不如逼迫教师们平常多充电,提高自己的素养,一切的致使涵养都充盈心,对教学内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也就远远比临时抱佛教的去我哪一篇课文备课要强多了。 当然,说这一切并不是否认教师要去细度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只是这样做,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9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