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学点滴

  •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笔者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一、读材料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

    2016-01-09 17:37
    9 喜欢
    评论(0) 浏览(113)
  • 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说: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不是抑制了青年人的创造性,消灭了他们的好奇心,而是使人变得虚伪,说假话不再脸红!一时间,又引起人们对中国教育的反思。有评论称,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在于功利压倒了德育,评价体系错乱的大环境下,作弊、造假就不足为奇了。有观点认为,放宽教育领域、融合民间资本,或许能够成为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尝试。 对于张维迎的叹息,中国学者罗志渊11月5

    2016-01-07 21:56
    10 喜欢
    评论(1) 浏览(147)
  • 一、信息技术对中国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对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创新和构建终身教育学习的教育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信息技术教育负责人苗逢春曾在报告 中指出,ICT对落实“教育2030年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杠杆作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ICT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曾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要用信息化

    2016-01-07 21:49
    9 喜欢
    评论(0) 浏览(152)
  •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同学,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 种情况都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的思路,做到课堂听课不走神?以下 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

    2016-01-05 21:52
    4 喜欢
    评论(0) 浏览(112)
  • 关于孩子的快乐成长有一个大的误区:把快乐局限在学习轻松、无忧无虑的层面,局限在愉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一些家长常说的话是,孩子只要能够快乐幸福就好。问题是,要让孩子今天快乐很容易,但要让他未来也快乐幸福就有难度了。因为人生的一大无奈是,我们常常需要先把不喜欢做的事情做好,才能有机会做喜欢做的事情。而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专门培养。   适当的强制让人坚强进取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争取那些需要辛

    2016-01-05 21:44
    5 喜欢
    评论(0) 浏览(122)
  • 在课堂面对学生,我有时会想象着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姿态。再过二三十年,当他们回顾中学时代时,会有哪些遗憾,会有哪些庆幸呢?   和毕业多年的学生谈阅读,我们话语交叉部分不是很大,除了专业背景因素,也有趣味的不同。但我不解的是:他们对子女教育的判断有些是违背常识的,和我当年对他的教育不一样。这就是说,我当年教学的价值是有限的。他们直言:老师教我们时,家庭对孩子教育基本是听学校的;现在家长QQ群里的危

    2016-01-05 21:27
    3 喜欢
    评论(0) 浏览(61)
  • 最近,有一位老师对他的学生们说了一番话,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戳心。   我今天的讲话,主要是对那些我放心不下的同学说的。我想说:不要当趴在窗户上的苍蝇只有光明没有前途!有的同学可能想,我现在还很小,这叫前途无量。我想说,因为你年轻,所以你还有光明,但不能保证你有前途。 如果你做不到我以下这三句话,你只有光明,没有前途,说白了叫前途不亮。   第一句话:不要以为小,就不想努力跑   吃

    2016-01-05 13:50
    4 喜欢
    评论(0) 浏览(130)
  • 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说的就是教师职称评定那点事儿!不久前,有网友总结了教师十大痛,其中职称评定高居教师十痛之首。最近,中国教育报记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采访,教师们纷纷感叹,评职称太难,评职称太痛。 圝圝职称评定本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让教师感到幸福和快乐,为什么如今让不少教师感到纠结和无奈?为什么本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却让一些教师想说爱你不容易? 圝圝从今天起,中国教育

    2015-12-29 19:04
    6 喜欢
    评论(1) 浏览(119)
  •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 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

    2015-12-15 20:02
    4 喜欢
    评论(0) 浏览(115)
  • 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上出既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又充分展示个人教学风格、弘扬教师个性的课?这是深化课程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笔 者以为不妨换个思路,用排除法评课。即从课程改革的第二年起,评课不再将主要精力用于肯定什么、希望什么,而是关注教师有无与课改精神不相适应的旧观 念、旧方法。如果有,就要指导教师将其排除。排除法给教师松了绑,让教师感觉到,只要不违背课程改革的要求,课怎么上可以自己

    2015-12-15 19:57
    5 喜欢
    评论(0) 浏览(64)
1-10 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