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强调思辨 注重能力凸显素养 ——2014年现代文阅读命题

2015-12-25 12:12评论(2) 浏览(150)

2011版新课标在“具体建议”中关于阅读的评价:“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2014年各地的中考阅读命题具有什么特点呢?笔者翻阅了全国各地100多份试卷,探寻了中考阅读考题的命题特点。

一、非连续性文本成星火燎原之势,主题多样。 

    纵观2014年的中考卷,发现一个鲜明的特色,那就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持续走红。自从2011年绍兴卷的《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开了先河,2014年各地的非连续性文本主题阅读成为主流命题。如:浙江省有9个考区6份试卷采用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北京、长沙、株洲、宁德、江西等地持续关注,主题主要涉及城市、生理、边防等,均是最新的社会热点,题材来自现实生活,它已经成了中考试题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题材关注热点弘扬正能量,设题理性注重思辨。

题材弘扬正能量。我们随意抽取几个省市的中考阅读试题,从文体考查的情况看,大多考区阅读考查了2-3种文体,文学作品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科学小品及议论文。文学作品题材大多涉及家庭、道德、亲情、友谊等,传递的是正能量;阅读材料均为社会及当今科技领域的热点;议论文主要是结合现实一事一议。乐山卷散文《寻找父亲》,安徽卷文学作品《红书包》;黄冈卷的“3D 打印的革命性”、益阳卷的“黑匣子,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儿”;北京卷“梦想”等等。

   设题理性。如安徽卷《学者的态度与精神》中提到:“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第一种的生命。”又如益阳市的选文《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第20题:文章第④段从   的角度,通过对阿甘与他女朋友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及其结局的对比分析,论证了       的观点。这些设题都非常理性,答题目的也是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注重探究实践解决问题,品味语言凸显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设题更注重考查实际知识的能力。

1.借助文本,实践知识。

(2014江西南昌卷)文章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扇子,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最后四个自然段中举一例分析。 

   此类题设置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分类别这种说明方法作用的了解。可以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落实答案。后面半题举例是命题的出彩点,检测考生学以致用,深挖文本的能力,侧重知识的实践运用,这是命题的新趋势,新亮点。

2.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2014天津卷)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品味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学生可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类似的设题在全国各地中考卷的文学作品的考查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主要考查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及能力。

   四、能力类题型渐趋综合。  
   近年来,阅读能力的考查从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到加入分析评价、综合领悟,

表现了对阅读能力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如: 
  (1)文章写了哪些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湖南益阳卷)

(2)文章第(28)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

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湖南长沙卷) 
    这些试题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综合理解,学生只有

在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之后,才能从语境出发达到对文意的真正领会。试题从片段化,零碎化阅读向篇章整体化阅读转变,命题角度从琐碎的知识点为主向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转变,特别是对于领悟能力的考查,表现出阅读命题测试角度的重要转变。  

五、预测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仔细梳理积极备考。

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失分较为严重,而现代文阅读是许多考生最感到棘手的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备考: 

1.熟悉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

各地的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要研读考试说明,兼顾各市的考试样卷,因为考试说明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为依据进行编写的,具体要求了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基本明晰了当年中考的变化及要求和范围,实际上明确了初中语文教学和备考的方向。

    2.研做中考试卷,参悟命题规律。

纵观近几年的本地的中考卷,其考查内容、考查形式、试题结构、试卷题量都相对稳定,这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总复习时把握复习重点和命题规律。中考试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所以,研做中考试题,应该是初三复习的必修内容。认真研做中考试卷,了解这些命题特点和各类文本的选文特点,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但是,考试大纲和试卷整体的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每年的考题固定不变。因此,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遵循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复习,点点落实,同时对照近三年的试题,在常考点、必考点上多花一些时间。

3.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迁移。

语文知识是比较琐碎的知识内容,但学生要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建构起系统的知识框架。依据考试说明,对各个知识点逐一落实是巩固课本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环节。通过分知识点复习,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到了考场上才能实现准确的知识迁移。

4.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家国情怀。

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2014年各地中考选材继续保持了强烈的时代感,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内容的人文性,注重题目的生活情景化。所选用的材料涉及艺术、科技、教育等社会各个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所以教师在备考时要引导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活,把握主流的生活现象或领域,在广阔的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一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讲究策略,重视能力,重视素养,凸显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在复习中努力贯彻课改精神,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考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形成,定能有的放矢,积极备战2015年的中考。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1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