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独生子女培养教育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2016-07-13 07:10评论(2) 浏览(582) 转自:家长学校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要认识某一事物,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同类事物的共同点,更要注意它的不同点,即与相邻的其他事物的质的区别。

  我们探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当然要遵循一般家庭教育的规律,更要关注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独具的特点,免得陷入一般化。

  在我国,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的子女向来比较多。中国家庭有培养教育多子女的经验,而缺乏培养教育独生子女的实践经验。中国大批独生子女的出现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才有三十年的历史。到如今,第一代独生子女基本上都做了父母,他们的孩子是第二代独生子女,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在西方国家,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就出现了大批的独生子女,他们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但还要注意到,我国出现独生子女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因此,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探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教育对策。

  一、家长首先要解决的是心态问题。

  所谓“心态”,就是面对客观世界和周围环境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心态影响人的行为,甚至决定成败。

  子女的“数量”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多子女到独生子女不仅仅是子女数量上的变化,独生子女与多子女之间也不仅仅是子女数量上的差异。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儿孙满堂”观念,与现在许多家庭里只有“绝无仅有”的一个孩子的现实,在人们的思想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落差, 许多家长心理上感到“失落”。常言说:“物以稀为贵”。独生子女在家长心目中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家里这“不可多得”一个,对家长的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同时,独生子女在家庭里的“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 ,也对孩子的心态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年,西方国家出现大批独生子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福利的提高,年老之后没有后顾之忧;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付诸于生养孩子上。人们只要一个孩子,都是自主的选择。因此,溺爱独生子女的现象很少见。

  我国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与西方不同。首先是我国政府的号召,人们顾全大局,积极响应,才只生一胎,并不都是心甘情愿的 。据了解,大约有70%的家长,在国家人口政策和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能生育第二胎。这就使得人们更加珍惜这一个孩子,舍不得严加管教,甚至出现溺爱的现象。

  中国有这样的俗语:“独柴难烧”。据此推理,也可以说“独苗难栽”。都说独生子女难以教育。其实,独生子女和其他的孩子是一样的,都是普通儿童,没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许多年轻父母反映,独生子女教育是难度大一些,但关键不在于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长的心态不端正。面对这“千亩地里的一棵 苗”,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担心、过度照顾、过分迁就、过高期望,这是独生子女家长较为普遍的心态。对孩子是需要保护、关心、照顾、宽容、爱护,但不能过 分。过分了,教育就会“走样”,效果会适得其反 。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过犹不及”。家长必须首先纠正这种心态上的偏向。心态端正了,科学、有效的教育方 式方法会应运而生,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把独生子女摆在家庭生活中适当的地位。

  独生子女家长多是只关注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问题,很少有人重视孩子的地位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重要。一个人所处的地位,这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存在决定意识。生活在一定的地位,势必产生相应的思想。生活在普通的地位,会产生普通人的思想意识;生活在特殊的地位,势必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意识。一个人所处的地位,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低下,势必会形成萎缩、自卑或嫉妒、反抗的性格。

  独生子女在家长思想上,意味着是“绝无仅有”,“不可多得”,家长一般把孩子看得过重,孩子的地位摆得过高,地位很特殊。就像外国人所形容的那 样,是“小皇帝”、“小太阳”。这两个比喻都是形容独生子女地位的。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独生子女在家庭里,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都是“得天独厚”,一 家人以他(她)为中心,围着他(她)转。在这种环境下,使得独生子女必定渐渐产生,并不断强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家长舍不得管,孩子也不大听从父母 的管教,就像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很容易成为家庭里的“暴君”。

  因此,要把独生子女摆在适当的地位,不能太高,尤其不能特殊化。过去孩子多的时候,父母是“任儿女做马牛”,那不好;现在孩子少了,父母“为儿女做马牛”,同样也是很有害的。走两个极端都不好。

  三、期望不要过高。

  在中国,长期以来,家长形成了这样一种思想:孩子是家长的期望,家庭的未来。孩子从一出生就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过去,中国的家庭里子女比较多, 家长的期望可以由几个子女分担,压力不会太大。现在,家里只有“一个”,没有别的指望,家长全部的期望只能寄托,或者说“倾注”在这“绝无仅有”的一个孩 子身上。因此,往往期望过高,压力过大。

  中国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恰恰又是在我国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社会的时期。社会竞争的压力和生存的难度越来越大,促使家长普遍产生了严重的急功近利 的思想,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对孩子施加巨大的超“负荷”的压力。“井无压力不喷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当的期望和压力是激发前进的动力,而过高的期望 和压力却是进步的“拦路虎”。

  要使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家长一是要解放孩子,卸下强加在孩子身上的重负,让孩子“轻装上阵”;二是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情绪,正视孩子的年龄特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四、要让独生子女早一点进入社会群体。

  以“四二一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作为弱者,就像国宝大熊猫一样,成为被成年人照顾、呵护的对象。这种家庭环境,往往使独生子女变得越来越“独”,越来越“傲”,越来越不合群。

  独生子女的家庭是一个成年人的“社会”,没有儿童的群体,孩子往往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在家里没有与同龄人共处、合作、互助的经历,没有与人“磨合”的过程,这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一个天然缺陷。

  孩子们长大以后,无一例外地都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与人共处。家庭本来应该是孩子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的“演习场”,家长是孩子进入社会生 活的引路人,为孩子进入社会做必要的准备。但这种天然的缺陷和家长不端正的心态,给孩子将来进入社会生活制造了种种障碍。比如,有报道说,刚入学的大学新 生在食堂买饭和图书馆借书时互相拥挤,不知道排队,甚至有学生疑惑:“为什么还要排队?”为什么连这样最普通的社会行为规则都不懂呢?还不就是因为独生子 女在家庭生活中,从来不用排队,有什么好事总是理所当然的“第一个”;在家庭以外需要排队,比如入幼儿园、报兴趣班等,从来都是家长替他们排队。

  为了降低孩子从家庭到社会的“坡度”和难度,较为容易地被社会所接纳,顺利地融入社会,家长要未雨绸缪,及早做准备。小时候,即或是家里有老 人,也一定要送孩子进托儿所、幼儿园,及早参与、适应集体生活;在家里,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孩子与别的孩子多接触,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五、及早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孩子呱呱坠地,与母体分离,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全部为他们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孩子虽然是父母所生所养,但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或私有财产。

  长期以来的农业经济社会,孩子长大了也不离开土地和家庭,中国人向来不大重视子女的独立意识和能力。现在是工业化社会,劳动场所早已转移到家庭 以外,需要人们要具备独立意识和能力。然而,许多家长仍然忽略了这个问题。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养大,孩子与父母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离不开父母,父母离不开孩子。但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家庭、父母到外地,甚至到外国独立生存、生活,这是当今开放社会不可扭转的趋势,做父母的 必须要正视这个现实,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一个人一生中有两次“断乳”。一次是在一两难岁的时候,由吃母乳改为吃饭菜食物。这次是“生理断乳”,是母亲主动,孩子被动,孩子比母亲更痛 苦。第二次是“心理断乳”,是在青年发育期,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主动摆脱成人的束缚。这次“断乳”,母亲是被动的,母亲比孩子更为痛苦。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怕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增强会“失去”孩子。

  经常有年轻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对家长依赖性太大,与家长寸步不离。其实这种说法是把问题给颠倒了。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根本原因是家长离不开孩子,才导致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只要家长离得开孩子,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是很容易培养的。因此,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能不能得到发展,关键在父母而不在 孩子。父母要认识到这问题的重要性,下决心早放手,才会早放心。

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安装人人通客户端

人人通二维码.png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15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