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育应慎用评“秀”

2017-03-09 12:10评论(2) 浏览(87)
教育应慎用评“秀”

 

谈乡村优秀教师留不住,我说乡村教师只要有一定知识储备,又善于不断更新知识,并能坚守乡村学校30年者就是优秀。因为教师要做学问,不应该今天用这个政策这样评比,明天又想点子,用那个法规那样选“秀”,搞得时下教师手脚不知如何放,也就无人愿意把冷板凳坐热了。

 

有位朋友批评时下电视评“秀”节目时说:“完全把文化方向引错了,不信你现在可以去小学生中搞一次问卷调查,问他们长大后的志向是干什么?只要你们当老师的人不引导,孩子们都会说要当明星,没有多少孩子说当科学家。”明星在台上蹦蹦跳跳吼几声,远远超过屠呦呦用一生心血获来的诺贝尔奖。以至于在我们的理念里,埋下了山西煤老板和温州房地产商是学习榜样,做一夜暴富的美梦。没有人愿意做学问,更没有人愿意有思想。因为做学问要经受得住孤独,有思想会常遭他人非议。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无需重视的国家,它只生产洗衣机和冰箱,不生产思想,缺乏原创能力,只会山寨,甚至连山寨都山寨不好。

 

现在每个人的微信都建了许多群,我同学群里有“桃李满天下.万家传师恩网络评选”和“最美医护网络评选”……,实际上是让我们这些同学为之投票。我搞不明白这类评选活动是能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呢,还是有其它的什么名利?记得有位美国大学教授在讲到世界汉语热时批评汉语背后如果没有文化,文化背后如果没有思想,思想背后就没有自由精神,这样竖起的标杆,神话会很快消失。这类评“秀”活动背后的文化是什么呢?一股风投票有思想吗?要评“秀”只有一种文化,那就是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文化通过评“秀”,引领人们朝着他指引的方向走。学术文化有不同的声音,就应该少一些评“秀”。

 

“桃李满天下.万家传师恩网络评选”可能是民间自发的活动,官方组织的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以及国家、省、市、县、乡、校级优质课评比,这类评比,正面作用当然有,负面影响就大有土豪强买强卖的作派。比如说,我在群内为老同学推荐的人投一票,等于我被拉,私下给同学推荐的人做了一次交易。我在《盘点我的2012》中写到:“未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只知道当今这个世界,除了通货、私欲两种东西极度膨胀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也在极度膨胀,那就是‘明星’、‘大腕’,还有人在不断地炒作,嫌国家级名师不过瘾,要把能为自己利益集团服务的教师炒成‘国际名师’,这个主张,纷纷扬扬,嘈嘈杂杂,弄得人们司空见惯了,也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细细思量我私下为同学推荐的人投票,胜出者其实并不风光,因为他的胜出等于是有财富没文化。这种有财富没文化的作派,在我们教育里表现为知识被风干了,成为精确的训练和冷冰冰的分数,鲜活的生命也在过程中被扼杀死了。时下的教育问题是过于局限在“知识”上,学生接受教育,知识在增长,但由于知识体系被教师们框架化——标准答案,学生也为过高考独木桥,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大脑逐步接受格式被格式化,在一天又一天消磨自己的生命力,也就没有文化,更没有精神自由。

 

教育问题已经不再是教育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因而文化应自觉革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除了知识,教育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一直在说把孩子培养成有创造力的人,那么创造力从何而来?”创造力是有生命力的人才具备有的,他提出一个假说公式:“创造力=知识×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一个人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受教育的学生都被格式化了,又哪里有好奇心与想象力。

 

要想使学生有“心智模式”,教师就应该敢于破高考格式去教学,要有“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精神,揽月时不把知识烤干,捉鳖时不捞取冷冰冰的分数,刨除功利,实施有核心素养的教育,而不是以考取北大清华的人数评价教师、教育与学校。

 

克里希拉穆提说:“教师的最高职责是面对事实、现在和恐惧,不只是要带来学术上的优秀,更为重要的是带来学生和教师自己的心灵自由。”没有心灵自由,就没有想象力与好奇心,更别说有生命力了。时下我们的教师为自己所教的学生能过高考独木桥,变戏法出高招,把别人教的学生挤下水,以至于把学生都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了古典、浪漫与诗歌。

 

文化要自觉革命,就必须先弄懂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要认同变化。科举近两千年,高考与科举区别不大,为何我们还用千年的教条禁锢人们的心智?比如说自媒体时代,大家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不是闲下来看一些搞笑的评“秀”节目,也不能再站好队等着别人去评“秀”了。

 

认同了变化,就不会功利,因为功利再多,放在那里,只会把人压垮,而不会产生文化。时下推崇的评“秀”活动,似乎在忽悠人们的心智,忽悠人们为了眼前的功利去疯抢,也就出现了群内转发的网络评比。

 

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科学研究不是为了智力上的快感,不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而是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划出一幅简化的和易被领悟的世界图像。所以,推动他的创造性的动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来自激情。

 

由此可见,评“秀”活动最好少一些,即使要举办,也不要忽悠人!
后一篇:
转发教育头条
分享到:
分享 转载(1)
12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