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脚印

2016-05-06 12:28评论(0) 浏览(52)

      本文已发表,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象征类散文:寂寞的脚印

               张赛贤2015年6月创作

    那或深或浅的一行脚印,从家门口一路延伸,直至远方......

从小,我就是一个不太爱和别人搭腔的小孩,直至现在,以我十七年的人生经历而言,我仍没有找到和别人频率一致的节拍,说话、思考问题总是和别人不在同一个频道上。我常常思考,是什么让我愿意独处而不愿意与人交流?我的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就是这些深深浅浅地印在上学路上,归家途中,去田野打猪草的田梗上,去村外林子拾柴禾的山径上的一个个脚印,它们,是我最亲密的伙伴,它们,愿意当我忠实的倾听者。

那年春节,父亲打工回来说要将门口泥泞的小路硬化成水泥路。那年,我十二岁,已经独自在家生活了二年。家门口的泥泞小路,是我下雨时趟水的好玩伴,是我雨后用脚作画的天然泥塑场,是我晴天用脚使劲跺起灰尘,看五个脚趾头在厚厚灰土地中一个个亲密挨着而后哈哈大笑的游乐场。

二年前,我哭泣的揪着父亲的衣襟,不想让他远离。那时,我的脚印还只能在泥泞中留下一个小小的浅窝。如今,一个叫“父亲”的人,突然冒出来,要剥夺我的生活。从此以后,我将去哪里找到我的那些脚印。

新路修好那天,我极不甘心地在未干的水泥路上跺了几脚,看着软软的水泥从鞋底往上泛起,直至跃过我的鞋面,嵌入我的鞋口,一种快感油然而生。而后,干脆痛快地顺着一路走过去,反正会换来一顿痛打,索性豁出去了。

等到父亲第二天走亲戚回来时,路面已经干在差不多了。在他的气急败坏中,在我的皮开肉绽中,我呲着牙胜利地笑了。我庆幸地感谢这个叫“父亲”的人突然冒出来的主意,现在,我至少留下了点什么。以后,我可以一个一个脚印数着雨天在里面蓄积的水花,晴天在里面堆积的尘土了。它们,是属于我的,它们,是我的私人财产,谁也搬不走、抢不跑了。儿时手里的一点好吃的,书包中的一支铅笔,一个作业本,常常被同龄孩子们抢走的场面给我留下的记忆太深了。现在好了,我不用担心,我可以高枕无忧地带着我的这些脚印安然入睡了。

十六岁,我读高中。开学那天,一个人背着行囊,锁好大门,反身,即看见这一行脚印,它们,从门槛下,一路延伸。仿佛,我看到了那个瘦小的小男孩在雨中赤着脚淋着雨数着脚窝的身影,听到了那个瘦弱的身体里发出的喃喃自语。

十八岁的今天,又是一个春节。

父亲仍然在外忙碌未归。斜靠在家门口,这一行脚印依旧清晰地向前延伸,只是,它早已放不进我那像个男子汉的脚了。时间老人将它消磨地或深或浅了,我的这双脚,也早已丈量过更多更宽的土地了。虽然,仍未习惯在大庭广众下大声说话,仍未习惯在班会活动上与同学们大声讨论,然而,我因为有过更多更深地脚印,对于当年的这一个个寂寞的脚印中所蓄积的怨恨与愤懑也早已释然了。

初春时节,寒意袭人中竟然闻到了丝丝青草的清香。看着一路路行走在路上提着大包小包走亲串友的乡邻们,暖暖的阳光白而亮地照在他们身上,恬静而美好。从门槛下一路延伸开来的脚印中,竟然有晶莹的水珠在灼灼其华,像一串璀璨的星星,从门槛下,一直化开去,化开去......

 

前一篇:
阅读一座村庄
后一篇:
做温暖的教育
分类:
随笔写作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5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