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的、地、得用法简析 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 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②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 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

    2016-10-30 21:04
    1 喜欢
    评论(0) 浏览(36)
  • 萌萌是一个聪明活泼的三年级女孩,但就是上课听讲的效果非常不好。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萌萌的眼睛不是黯然无神,就是盯着窗外或者周围其他的同学,要不就是手里不停地摆弄着铅笔、尺子、书包带等物品。若是教室外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了什么声音,萌萌一定是全班第一个被吸引过去的。她回答问题时,常常是一问三不知。不用说,她的考试成绩在班里只能排个中下等。如此不良的听课状况,一旦孩子升入高年级,功课肯定跟不上。

    2016-10-30 21:02
    1 喜欢
    评论(0) 浏览(32)
  • 班上有这样一个女孩,冰雪聪明,袅袅婷婷。 名如其人,人如其名琳瑜。琳者:美玉,喻美好珍贵的东西;瑜者, 玉的光泽,喻优点。 这是一个诗一样的女孩。作文中妙笔生花的语言,温暖轻柔;钢琴演奏中,兰花指间奏出缓缓流淌的音乐;更让我欣慰的是,如花的面容下,竟有着一颗温润的心。 早上,班长告诉我,她想换一期班上的板报办一期时光匆匆 花落无声 的专题板报,来表达同学们一种离别的心境,营造一种

    2016-10-30 21:02
    1 喜欢
    评论(0) 浏览(40)
  • 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我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诸公!您知道北京离昆仑山几里,弱水去黄河几丈么?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棉花是红的还是白的?谷子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草上?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您在半夜里可忽然觉得有些羞,

    2016-10-28 08:52
    2 喜欢
    评论(0) 浏览(41)
  • 我七八岁时入私垫,先读《三字经》,后来又续《千家诗》。《千家诗》每页上端有一幅木板画,记得第一幅画的是一只大象和一个人,在那里耕田,后来我知道这是二十四孝中的大舜耕田图。但当时并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意思,只觉得看上端的画,比读下面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有趣。我家开着染坊店,我向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但那书的纸不是道林

    2016-10-28 08:50
    3 喜欢
    评论(0) 浏览(31)
  • 刘墉 有一天我到某地办事,下飞机之后搭计程车。由于是初次到那个城市,就跟司机打听当地的情形。他除了为我介绍,还发表了不少对时局的看法,两人谈得很投机。 到达目的地,表上是180元。“给100就好了!”他居然手一挥,豪爽地说。 “那怎么成?”我递过去200元,说:“不用找了!”就跳下车。听到他在背后连声喊着“谢谢、谢谢”,觉得好温馨。 办完事,我又叫车回机场。机场到了,计程表上的数字是120

    2016-10-28 08:49
    2 喜欢
    评论(0) 浏览(32)
  • 在我从教生涯的几年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但是相同的,是尖子生对于题目的那种理解和深入。 以数学为例,真正的好学生,这几个步骤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家长们不妨让孩子借鉴一下: 一、学会主动预习 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注意在老师的引导

    2016-10-28 08:47
    2 喜欢
    评论(0) 浏览(27)
  • “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中国教师告别铁饭碗,教师五年一注册” 。面对这样的消息,本人是诚惶诚恐的,因为“高压”“红线”这样的名词是大大的具有恐吓性的,我等胆小,便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看来想要保住手上这一份有些鸡肋的差事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就静下心好好的对“师德红线”进行了思考。一番的调查研究和佛祖坐菩提式静默的思考后。本人居然“顿悟”,发现完成师德指标并非难事,关键点莫过于“放弃”二

    2016-10-28 08:42
    2 喜欢
    评论(0) 浏览(27)
  •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过度”关心孩子的家长,他们帮孩子穿鞋、替孩子收拾玩具。家长热心往往办了坏事。因为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没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什么是狐狸法则? 一个寒冬,狐狸富来普和莱拉相爱了,生了5只小狐狸。一次觅食时,莱拉不幸被夹子打中而死去,富来普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他没有像母鸡孵小鸡那样把孩子们保护在身下,而是让他们自己出去独立生活。 因为富来普知道,没有谁能养他们一辈

    2016-10-27 19:54
    3 喜欢
    评论(0) 浏览(30)
  • 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性同),属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一般性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读”,是指在文章开头交代读了何人何文,有何感发点;“感”,是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谈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一般采用

    2016-10-27 19:52
    2 喜欢
    评论(0) 浏览(30)
  •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可能许多家长和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是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结果造成以自我为中心,忘乎所以。近年来某些官二代、富二代表现出来的劣迹,无不与父母的溺爱和放任不管有关。这种溺爱不仅害了孩子,也危害了社会。 误区之二是强制,用父母的权势逼迫孩子,有的甚至用暴力对待孩子,总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前一阵子热闹

    2016-10-27 19:49
    3 喜欢
    评论(0) 浏览(38)
  • 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 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

    2016-10-27 19:48
    3 喜欢
    评论(0) 浏览(42)
  • 什么是习惯? 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它可以是一个具体行动,也可以是一种思维方式。习惯一旦形成,外力是很难改变的。因为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所以,很多情况下习惯是不受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做起来简单而自然。事实证明,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远比当作任务完成更有效。 我们传统的教育认为学习就是苦差事。“书山有路

    2016-10-27 19:45
    3 喜欢
    评论(0) 浏览(43)
  •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太孤单; 如果你不会教孩子,请教他阅读,书会教他,只要拿起书,他就能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终将离开孩子,不再能为他出谋划策,遮风挡雨,也请教他阅读,未来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们仍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让孩子永远与知识相伴。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有方法可

    2016-10-27 19:42
    2 喜欢
    评论(0) 浏览(33)
  • 据说,有一种病叫“离不开手机综合证”,病症如下: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或出没到一个无信号区域,就整个人不好了,心里七上八下,没着没落……但是作为家长的你到底知不知道,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从下面分享的这个小故事里寻找答案吧! 忙碌了一天,下班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女儿的班主任文老师打来的投诉电话:“思思很不像话,上课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她就当没听见。问她原因,她也爱理不理的。”

    2016-10-27 19:40
    3 喜欢
    评论(0) 浏览(29)
  • 一、基础书目篇(30)本 (一)职业认同类(7)本 1、《孔子传》鲍鹏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给教师的建议》【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孩子们,你们好》【苏】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4、《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5、《过去的教师》商友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6、《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

    2016-10-26 19:33
    3 喜欢
    评论(0) 浏览(27)
  • 问:我儿子是个比较淘气的孩子,在学校也会经常犯些错误,老 师免不了会批评他。我认为孩子犯错被老师批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他 妈妈有时就会觉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太多,担心孩子承受不了。有时对 老师就会有意见。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呢? 答:不犯错就不是孩子,不批评就不是教育。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认可这个 道理,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父母却未必总是能正确地看待这

    2016-10-26 19:32
    4 喜欢
    评论(0) 浏览(55)
  • 面对一个拖延的孩子,很多父母有时会焦虑到抓狂,别的孩子两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自家孩子却四个小时也不能完成。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督促作业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孩子作业拖到很晚势必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又会导致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不高,掌握知识不扎实,作业完成就又出现新的难点与障碍,作业更加完不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自信心不断地被挫败,在家里需要面对家长的催促,在学校要面对老师的批评,逐渐对于作业开始心生恐惧

    2016-10-26 19:31
    3 喜欢
    评论(0) 浏览(37)
  • 文 | 王小波 我过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正在河边放牛。下午我躺在草地上睡着了。我睡去时,身上盖了几片芭蕉叶子,醒来时身上已经一无所有(叶子可能被牛吃了)。亚热带旱季的阳光把我晒得浑身赤红,痛痒难当,这就是我过生日时的情形。    我醒来时觉得阳光耀眼,天蓝得吓人,身上落了一层细细的尘土,好像一层爽身粉。我一生经历的无数次勃起,都不及那一次雄浑有力,大概是因为在极荒僻的地方,四野无人。

    2016-10-26 19:30
    3 喜欢
    评论(0) 浏览(38)
  • 文 | 毛姆 一个人一生必须艰苦跋涉,越过一大片土地贫瘠、地势险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现实的门槛。说青春是幸福的,这只是一种幻想,是已经失去了青春的人们的一种幻想。但是,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灌输给他们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一旦同现实接触,总是碰的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是某种阴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的书(由于必要的选择很理想);还有长辈们之间的谈话(他们是透过玫瑰色

    2016-10-26 19:29
    3 喜欢
    评论(0) 浏览(39)
101-120 共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