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文章

2017-01-04 14:25评论(0) 浏览(45)
转发王嫦红上传的文章 1.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扩展阅读:工匠精神 2.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王艺锭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点评 我们在大多数的时候往往把别人的观点当做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在读书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陷入只跟着作者走, 却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或质疑或求证, 这多多少少都算是珍爱读书时间的动作。 3.师德,该拿什么拯救你 路中林 12月19日,华南农业大学一名教师借组织饭局猥亵女生,现已被停职并接受警方调查。 曾几何时,高校教师以及中小学教师,利用职务之便侵害学生权益的事件越来越多,诸如性侵小学生等案例,其恶劣程度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些害群之马不能代表教师群体,绝大多数人民教师仍相当注重自身形象、具备较高道德素质。但这些败德者的存在显然已破坏许多人心中的教师形象,以至于在网络上“小学校长”曾一度成为猥亵者的代名词。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越来越多教师在道德上不能自律,师德日益沦为可有可无的漂亮话,此种转变让人唏嘘不已。 根据已发布的各类规范、条例,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如教育部、中国科教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了师德底线: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遗憾的是,现实工作中,由于这些概念并不容易量化,很多时候对教师不具有实际约束力。特别是在高等院校,治学环境更为自由,特别是少了家长的监督、反馈,师生之间若产生矛盾,往往由双方自行解决。而教师和学生天然的身份差异,又决定了学生不可能过分强硬地坚持自己的权益。表面上依然尊崇、倡导师德,可在实际工作中,师德却越发不受重视,如此吊诡的局面无疑在警示我们,改变已刻不容缓。 我们究竟要如何拯救日渐式微的师德呢?最直接的方法是彻底改变教师评价体制,大大加重师德考核比重。现阶段学校之间为争夺生源、国家补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决定学校竞争力的首先无疑是其师资。这一点在高校体现得尤为充分,只要有一位知名学者加盟学校,他便可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并获得各类项目资助、成立新的学科点。这种“一人拯救一个专业”的现象在国内并不鲜见。对于如此举足轻重的人,即便道德上有些瑕疵,校方也绝不敢有丝毫嫌忌。认真翻阅已曝光的案例,我们发现,许多道德有损的教师,学术上却颇有造诣。如果这样的教师成为研究生导师,后果可想而知。虽然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主导制,可主导常常意味着全权掌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将来能否在科研圈工作等,都与导师的意见直接相关,而许多学生是付出巨大代价后才选择深造的,这就是不少学生面对导师的无理要求只能屈从的缘故。不是因为他们胆小怕事,而是因为奋起抗争的代价太大、大到会令此前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面对教师的猥亵等无理举动,我们当然鼓励学生奋起抗争,并付诸法律保护自己。可问题在于,这些事后举措并不能彻底弥补学生遭受的损害。让师德有存在感,意味着我们不能单纯从受害者角度建言献策,还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规范机制,真正震慑那些居心不良的教师。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传播知识技能只是教师诸多工作中的一项,参与塑造学生的灵魂才是更为伟大、更为艰难的工作。灵魂卑污的教师不能培养出灵魂高洁的学生,既然选择成为人民教师,他们就必须为自己的失德付出代价,增大对失德行为的惩处力度,势在必行。 4.保利涉黄事件,被消费的岂止流言 邓海建 12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近日查处了3家涉嫌存在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查获涉案嫌疑人数百名。26日,网间曝光出一份疑因该事件被抓的人员名单,数位商界知名人士及网络红人被“点名”。随后,多位名人在微博中公开回应,否认涉黄被抓。保利集团公司回应称,涉事“保利俱乐部”系盗用其“保利”商标,该公司将对此保留追究权利。(12月27日北京青年报) 一份欲说还休的“蜜汁名单”,一个三缄其口的暧昧真相。 保利俱乐部之所以成为事件中心的热词,显然不仅仅是因其名字让人浮想联翩,媒体随后披露的事实更显示:其标榜“北京天上人间之后最高端”,且消费群体有大型财团CEO。一个人均消费3500元的高端俱乐部,一个被顾客留言“女服务员质量很高”的桃色场所——保利集团却在事发后撇清关系,难免让人多有联想。 当然,有了公安介入,真相起底不过是时间而已。此事中令人反思的层面不胜枚举,最表象的疑问是:究竟是否有公众人物涉案,在权威部门铿锵发声之前,为何各色版本的网谣总能神奇“接档”?26日,网间传出一份疑似因此事被抓的人员名单,称其中包括“著名投资人”“中关村某互联网金融公司高管”“某王姓房地产开发商负责市场的高管”“某提了名字就会满大街都知道是谁的女网红”等。甚至伴随着网传名单,有公号在发文时直接配图为空出“徐小平”座位的某活动现场。有指桑骂槐的,有指名道姓的,在网络时代病毒式传播中,“大家来猜谜”的乌合式热情,另无数名人大腕无辜躺枪。 谣言跑在真相之前,于是,连求助打款“捞人”骗局都赶来蹭热度、连疑似警方笔录都“流露”出来博眼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数年前,就有人大代表呼吁,网络谣言使被攻击者百口难辩,找不到救济的方式,公民的尊严、隐私和名誉受到侵害,扰乱了公共秩序和社会秩序。这道理,如今路人皆知。可问题是,为何网谣仍在以消费公民私权的姿态,成全着营销公号的点击率、成全着从众心理下荒诞的窥私欲? 按理说,若以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高阶的,有刑法修正案作兜底;低阶的,还有《治安管理处罚法》来伺候。再说,不久前的司法解释还专门界定了网谣与正当言论的界限,有了具体的违法犯罪标准。但在保利涉黄事件中,为何随手转还是任性如常?为何谣言还是呈现汹涌之势、裹挟子弹和匕首呼啸而来? 也许问题到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徒法难以自行。一方面,网谣治理非一日之功,法治能力与素养更是任重道远;另一方面,面对公共关切,辟谣不是无辜躺枪者的义务,相反,这是职能部门的责任。法律自然有相应的程序,但在舆情纠结之上,公权者起码当有稍安勿躁的提醒,而不是袖手旁观于各种版本流言拔腿就跑。 眼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刚刚总结了2016年耳熟能详的N大谣言,但这些或轻或重的谣言,愣是三人成虎。而保利涉黄事件里,传来传去被消费的岂止谣言?公民合法权益、司法权威公信,都跟着随着“陪绑”。总之,止歇谣言的,唯有权威真相。名人“洗白”忙,谁该辟谣呢? 5.大师先得“养成”,才能“评出” 王钟的 大师,是指在某领域具有深刻造诣、享有盛誉的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的一句演讲词,屡屡被后人引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亦提及了当今大师的稀缺。无论在哪个领域,大师都应当是稀缺品,取得社会认可的地位并不简单。 然而,在前不久,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的《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评审结果公示的通告》,却准备一口气向280人颁发“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仿佛一夜之间,在雕塑工艺、漆器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等近十个领域,一时大师济济,群星璀璨。 这当然是一种幻觉。这次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的评选缺乏历史的积淀,仅跟名称类似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相比,就少了一分权威性。后者自1979年开始评选,截止到2012年共进行了6届,历史上获得这一称号的不过四百多人,其中,不少“大师”如今已经去世。但在2013年,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取消由部门评选,转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但至今尚未举办。因此,各行各业都筹划着办出自己的“大师颁奖礼”,但一次280名大师雨露均沾,未免就失之草率了。 在社会提倡“工匠精神”的当下,大师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已不局限于梅贻琦、钱学森等学者在狭义科研领域对大师的描述。搞火箭发射可以出大师,制作烟花爆竹同样可以出大师,这也契合行行出状元的传统文化。然而,不管在哪个行业领域诞生的大师,都要具备实至名归的大师范儿,通过精湛的技艺与口碑的塑造,先在行业中“养成”,才能经由资质认证来“评出”。 在日本,素有“职人”精神的说法,最优秀的“职人”就是日本的大师。日本同样也有政府评选的文化大师称号,那就是国家认定的“人间国宝”。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评定持以非常审慎的态度,必须是代表某行业领域顶尖水平的人才能获得这一称号,现存“人间国宝”仅有一百余人。 不过,在没有评上“人间国宝”之前,日本这些大师在民间和行业内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的认定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但在国内,大师评选则少了分严谨,多了些泡沫。一些所谓的大师在行业内部尚且没有足够的名气,遑论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影响力;还有一些大师早就脱离一线岗位,致力于经商或从政。很多人把评选大师称号视为捞资本的方式,各类评选机构也乐于往大师称号里注水,以稀释大师称号的含金量为代价获取利益。 大师的地位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大师凭借专业素养修炼出来的。显然,机构评选的大师,与具有大师范儿的大师,不是统一价值尺度下衡量的一码事。当然,作为一种事后的认定,有行业组织或政府机构评选大师对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有助于让大师在生前享受到与其地位相匹配的荣誉和物质回报。一些大师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为人所追忆,这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人们时常怀念以往的学术大师,对于那个时代的大师,从来没有什么组织给他们颁发一个大师的称号。但是,公众和专业领域自然有一杆秤,那些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已刻在了历史的荣誉牌坊上。没有大师评选,同样大师辈出。相反,一些走捷径取得“大师”称号的人,就像是没有在社会土壤里扎根的飘萍,很快就会湮没在时代的烟云中被人遗忘。 6.“枪手”被免,缺考领导何以安然无恙 胡印斌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11月24日,在衡阳电大衡山分校考点进行的“湖南省行政人员执法资格电子化考试”中,报考人员衡山县卫计局局长旷某未到场参加考试,该局法规监督股股长赵某擅自安排该局应急办副主任周某华代替旷某参加考试。湖南纪检监察部门25日通报称,替考的“枪手”主任已被免职,涉事的缺考领导旷某等被诫勉谈话。 单位下属替领导考试被曝光,领导只是被诫勉谈话,而下属则被免职。这一处理结果迅速在网上引发争议。 可见,这事不单单是替考那么简单。其一,替考者与被替者之间的地位不对等,从而可能会存在某种压力机制,即替考者的替考行为未必是出于主观意志。就像网友所说,领导让你去考,敢不去吗?即便是下属主动替考,也可能是鉴于某种现实的考量,依然不能排除此种压力机制的存在。 其二,在这起替考事件中,所有环节全部失灵,领导缺考,下属替考,而监考方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表明,有关各方均把一场本该严肃的考试视为游戏、走过场,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有必要全面检视如何在此类考试中确保严肃、公正。换言之,要么严格规范考试纪律,全面杜绝替考、抄袭等现象,要么就不要较真,把考试搞成一次业务学习也未尝不可。 如果从上到下都认为这样的考试就是一个形式,那么,这样的考试不搞也罢。最要不得的是那种明知没有意义,却还要煞有介事弄虚作假的考试。 然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考试”并不鲜见。很多时候,基本上都是走走过场,没有人当真,也没有人不当真,大家都是本着一种敷衍的认真态度去应付。这一次,旷局长之所以被网友举报,也算一次巧合。由此也可窥见各种形形色色考试的真面目。 多少行政资源在这样泛滥的考试中被消耗,又有多少庄严与认真在这样的敷衍中被流失。若说有所惩戒,并以此严肃考试风气,笔者以为最该惩戒的仍然应该是那位悍然缺考却能安然无恙的局长,其次则是整个监考环节,最后才是那位倒霉的替考者。 上行下效,风行草偃。风气的改变必须从上位者开始,动不动就打下边人的板子,不仅不可能真正改变风气,还会传递给社会一个不良的信号——下次替考要做得周密些。
前一篇:
转发文章
后一篇:
转发文章
分类:
教育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