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与孩子沟通的四种高效方法

2014-03-12 12:17评论(1) 浏览(100) 转自:付大容
(一)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

  家长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哪怕孩子还小。

与孩子沟通的四种高效方法

是别小看孩子,要信任孩子

    有的家长认为,十来岁的孩子啥都不懂,小毛孩一个,我是大人,是父母,怎么可能平等呢?我教他就得听,我要求他就得做。孩子需要尊重,但得不到,在大人面前他们总没有平等对话的机会,被动地接受父母的管束,有话不能说,有意见不敢提,久而久之自己的想法不敢或不愿与父母交流。这样当然就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上海有个13岁的中学生被人怀疑偷了一辆自行车,父母知道后第一反应就是动手打人,孩子一再申辩自己冤枉和无辜,父亲根本不信,只是强调丢了家里人的面子,没脸见人,结果孩子自杀了。假如家长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品德,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局。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父母不要将孩子仅仅看作孩子,还应将他们看成是已经有独立意识,能独立分析和判断,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正在逐步成熟的人。父母应该是应该开明、民主、善解人意的,朋友导师。

  要充分的肯定孩子,公正地评价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特别是孩子的同伴的面批评孩子,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

    许多父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为子纲”,父母是绝对的权威,不论正确与否,子女必须绝对服从,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往往是单向的,我说你听,我吩咐你照办。有的父母出于疼爱孩子,担心孩子的身体,担心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的品行。所以,一天到晚无微不至地关照着自己的孩子,上学前反复叮嘱,放学后又不停地询问,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内心感受。长此下去,不仅让孩子感到父母“烦人、罗嗦”,父母的威信也因此降低了。这些习惯对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十分不利。

  与此同时,要给孩子留下心理空间,不要把每事都问当作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我认识一个母亲,自己是个教师,对十四岁的女儿管得很紧,看得很严,问得很细,母女关系越来越紧张孩子在自己房里的书桌上贴了一张字条:不经本人允许,翻阅桌上的东西是不道德行为;还在抽屉上装了一把锁,日记本也买带锁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气得骂女儿把家人当小偷防范。就是这位母亲,千方百计侦察女儿的行为,偷看女儿的日记,私拆女儿的信件,偷听女儿的电话,凡有女儿的电话,都追问是什么人打来,是男是女。为了气她妈妈,女儿总说是男同学打来,这更不得了母亲接下来就问是什么关系,谈什么内容,结果当然就是大闹一场不欢而散。

    人生的路毕竟靠自己走,得到父母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自尊自信的人,他们和父母的关系也才能和谐发展。事无巨细样样过问才放心,孩子没有行为的空间和心理空间,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引起孩子极大的不满和反感。冲突就势所难免。其实人与人之间应该适当保持距离。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希腊神话中说宙斯有个“潘多拉魔盒”严格禁止别热闹偷看,越是禁止,越引起别人的好奇,她的侍女潘多拉出于好奇偷偷打开,结果将灾难和不幸都降到了人间。对初中生的所谓早恋问题父母就不要过分敏感更不要用单纯禁止的办法来消极防范。否则物极必反,事与愿违。

  是在物质上、精神上全面关心帮助孩子

    物质上的关心帮助,往往很容易很自觉地做到,单孩子精神方面的需要,却往往容易忽略。许多父母关心的是孩子身体是否健康,学习成绩是否优秀,而与孩子感情交流少,情绪的变化留意不多,使孩子精神方面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间长了,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矛盾冲突由此而来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