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农村娃”缘何“难入名校”?

2011-09-05 19:26评论(3) 浏览(734)
 

文:沈智宏

    据媒体报道:新一届北大新生中约有20%来自经济困难家庭,这20%中近70%来自农村;清华大学的县级生源仅占1/7;东南大学近四年来,农村户籍学生比例分别为36.4%、 34.1%、34.8%、3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五年农村户籍学生比例分别为42.8%、42.2%、40.5%、44.1%、40.5%。名校中农村孩子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一系列数据虽然不出自官方发布,但也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农村孩子难以入名校”?此问题,发人深思。众多人士发表评论,观点不一,有的浮光掠影,有的浅尝辄止,有的深度探讨,有的一语中的。但“农村孩子难以上名校”确实是事实。

    说说高考制度。今天的高考制度,高校是按照行政区划安排招生计划的,发达省份、直辖市可能因为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的缘故,安排的招生计划自然多一点;而以农村人口居多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招生计划就少得多(应该也是“高考移民”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于是才会出现全国统一高考、一张试卷,考生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分数相差二百多分的尴尬情境。当然,仅仅用分数去评价学生、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是不科学的,但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之下,分数考得高就是硬道理。老百姓就信这个理儿。“高考制度是在目前社会情境下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专家不也这样解释吗?自然,高考制度有弊端,不能一考定终生,也不能一张试卷定终生,于是有了高考制度的破冰,“春招”、“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应运而生,种种举措,好评如潮。但这些似乎不能解决“农村娃难以上名校”的问题,就说“自主招生”吧,农村孩子又有谁能为“自主”做好准备,买得起单呢?何况名校真的能“自主”、怎样“自主”呢?对农村孩子而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高考才是真正的实现梦想之路,可又遇上让人费解的“政策加分”,难呀!

    谈谈教育均衡。今天的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倡导教育均衡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政府早就发现了这一问题,近几年对城镇、农村的教育关注较多,建学校、配设施、拨经费、给政策,农村的学校越来越靓,越来越安全。但这应该不是教育的全部,最起码不是教育的实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水平才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和根本保证。今天的农村师资力量又如何呢?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最严重的还是知识老化,虽然最近几年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使这种状况得以缓解,但“青黄不接”的矛盾又显现出来。

    思思农村现状。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之下,第一代“农民工”趁农闲到城市赚取财富、寻找发展的机会,他们只得把孩子留在农村接受学校教育或非“亲子”的家庭教育。几十年之后,还是这“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第二代“农民工”依然要将孩子留在农村接受教育。不过情况不同的是,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关注。今天,那些留在农村的孩子因为其家长的原因,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毋庸讳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虽然,他们获得了政府、社会、学校的高度关注,收获了来自各方的爱,但哪一种爱能代替父爱母爱;虽然他们有来自城市的父母的鼓励和嘘寒问暖,但怎样也抵不上朝夕相伴;虽然家里有吃有穿,但谁能给孩子真正的快乐、真正的童年。这种情况下,想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都不易,还“奢望”考名校,真的勉为其难。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希望“农村娃难以入名校”问题,也像这自然万物一样能够改变。

分享到:
分享 转载(1)
0 喜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