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意“两个顺序”

2016-09-08 21:20评论(0) 浏览(38) 转自:王新玉

我在这里所说的“两个顺序”,就是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观察顺序,是观察时所运用的顺序,它包括:1、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2、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3、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4、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5、从里到外,或从外到里;6、从中间到两边,或从两边到中间等。写作顺序,是写作时所运用的顺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所指的写作顺序,主要是写记叙文的四种顺序,它包括:1、时间先后顺序;2、地点转移顺序,即空间顺序,包括游览顺序;3、事情发展顺序;4、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

古人曾说:“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我们要做到这两点,首先,必须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才会观察清楚事物,从而获取需要写作的素材,做到“言之有物”;接着,必须要按一定的顺序去写,才能表达清楚所写的内容,做到“言之有序”。可见,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尤其重要。下面,我从阅读和写作教学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去注重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

一、观察顺序的训练

1、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观察顺序的训练

凡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规范优美的文章。我们在讲读这些范文的时候,应该从作家的观察顺序去指导学生的这方面训练,从而让学生学习作家观察事物的方法。

首先从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出发,引出观察的重要性,然后再学习观察顺序。例如,我在教《燕子》一文时,先抛出第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只用了廖廖几句话,就给我们描绘出活泼机灵的可爱的小燕子形象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是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抓住了小燕子的特点,再加上作者按照了一定的观察顺序去观察,才给我们描绘出了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接着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作者是先观察小燕子的哪一部分,再观察小燕子的哪些部分呢?(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整体;一对轻快俊俏的翅膀,再加上剪刀似的尾巴——部分。)再接着我又抛出第三个问题:这一观察顺序,我们叫它什么观察顺序呢?(从整体到部分)除了这一观察顺序,还有其他的观察顺序吗?通过这个问题,就把其他的观察顺序传授给了学生。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作家的文章中,知道观察顺序的重要性,而且也就掌握了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再通过多篇课文的相关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就会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去。

2、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观察顺序的运用

要把观察的有关知识转化为学生在写作中的运用能力,那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学生对植物和动物比较感兴趣,先让学生用一种观察顺序,去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让他们把观察到的植物或动物写一个片段。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去观察同一事物,再写出不同的片段。只是在描写片段时,一定要特别强调两点:1、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完一部分,再写第二部分。学生在这点上容易犯错误,没有写完第一部分,就去写第二部分,写第二部分时,觉得第一部分还没有写完,又去写第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观察顺序,模糊不清。2、一定要知道,大的观察顺序里,可以套用小的观察顺序。例如,我们去观察一棵大树时,可采用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而到近处观察时,又可以使用从下到上,或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

在作文教学中,只要坚持对学生观察顺序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习惯,而且会养成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会写出质量高的作文。

二、记叙文的四种写作顺序的训练

1、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顺序的训练

一个人,如果要把事物表达清楚,不管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言,都必须使用一定的顺序。而选入教材的文章,脉络清晰,写作顺序一目了然。起初,我还是选定课文陈述写作顺序的重要性,然后在分析课文时,将记叙文的四种写作顺序介绍给学生。由于我所接手的学生,年级不同,所以各批学生选的例文就不同。我现在教的这批学生,选的是《观潮》一文。当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能把自己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写得如此壮观,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知道:不仅是因为作者通过观察,抓住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而且是因为作者在写作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才达到了如此效果。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作者先写了什么,然后再写了什么呢?(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情景)再接着我提出第三个问题:这种写作顺序,我们称为什么写作顺序呢?(时间先后顺序)除了这种写作顺序,还有其他的写作顺序吗?通过这个问题,就把其他的写作顺序传授给了学生。

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以后,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顺序,就是预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记住四种写作顺序,并且能分析出课文的写作顺序。

2、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写作顺序的运用

古人说得好,“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要做到“言之有序”,必须这样去做。我先训练学生用一种写作顺序,去写自己所定的作文,通过一个学期的练习后,学生得到一个作文题目,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可以用几种写作顺序去写呢?讨论之后,学生再用自己喜欢的写作顺序去写。如此一来,学生的作文就达到了百花齐放,绝不会千篇一律。有许多同学,知道旁边的同学用这种写作顺序,他会特意用另一种写作顺序。如写《考试》这个标题时,如果按事情发展顺序去写,先写原因,然后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是非常容易写的。但是,有的学生为了避免雷同,运用了时间先后顺序,先写考试前,然后写考试时,最后写考试后,同样写得很成功。

综上所述,观察顺序和记叙文的四种写作顺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这“两个顺序”的训练和运用。

我在这里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放在一块儿谈,一者是学生容易把这两种顺序混为一谈,不能清楚分辨;二者是这两种顺序紧密相联,只有观察到位了,才写得出优美的文章。

分享到:
分享 转载(0)
3 喜欢

评论